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農資網
 文 章 閱 讀
 
信 息 檢 索
 
到印度做貿易現在能搭頭班車

更新時間:2003-8-20 13:17:13  文章來源:中國農資網 瀏覽次數:13575
 
    “對于中國的消費品生產企業來說,印度廣泛的銷售配貨網絡可以在進入之初幫上大忙;英語是印度的首選商務語言;印度的銀行系統地域廣泛,功能齊全;國外投資者的資本賬戶可兌換,國外公司的原始投資和投資回報都可以方便地匯回國內;印度還有著占有價格優勢、訓練有素的人力和專業管理人才,包括工程師、管理人員、會計師、律師等。” 

  北京報道“印度的工程承包領域是中國商人最感興趣的,現在每天都有很多中國商人來我們這里咨詢,希望拿到承包合同。”印度駐華大使館商務處二等秘書高志遠(K.NagarajNaidu)告訴記者,對于中國商人來說,印度充滿了商業機會。中國商人如果想分這杯羹,應該親自到印度去考察投資環境。 

  高志遠對記者說,2003年以前,由于眾所周知的政治原因,中印兩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之間的經貿往來很少,去年中印雙邊的貿易額只有50億美元。但印度總理瓦杰帕伊的來華訪問作為一個重要的政治信號,給兩國商貿往來帶來了新的轉機。商人們很快便聽到了隨之而來的好消息———他在新德里宣布的多項對華關稅優惠措施,包括106種中國產品對印度出口享有關稅優惠,平均優惠幅度在20%左右,其中化學品、皮革、紡織品關稅優惠幅度最大,達30%。專業人士分析,新的關稅優惠政策有望使兩國雙邊貿易的規模增長30%左右。 

  投資者不論大小,皆有機會 

  實在地說,印度和中國在很多地方都比較像———農業大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勞動力成本低,處于經濟高速增長的階段,而且印度目前正在發展成為一個最有價格競爭力的技術勞務國家。比如,在發達國家占汽車售價30%~35%的勞動力成本,在印度只占汽車售價的8%~9%。并且印度的目標是在今后10年發展成為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大國。 

  雙方互補的地方似乎不多,而且在農產品、軟件以及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等制造業領域,印度已經或正在成為中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但機會總還是有的。 

  大投資:可瞄準能源、礦業、電信、公路、機場建設 

  由于正處于經濟高速增長階段,2001~2002年平均GDP增長率為5.4%,以及有大量待開發的自然資源,使得印度在基礎建設方面存在很多機遇,能源、礦業、電信、公路、機場建設等方面都在饑渴地等待戰略投資者的來臨。以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為例,1996年印度基礎建設報告估計每年需要57億美元的直接投資,但最近5年政府僅落實了大約36億美元用于這些項目,其中的缺口可想而知。過去10年來,政府不斷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各個公營部門企業中不斷減持自己的股權,推行一種提高私有成分作用的政策,并不斷放寬國外投資的股權比例限制。 

  這些年,中煤集團、中國機械進出口總公司、五礦進出口總公司、首鋼集團,以及華為、TCL、康佳等中國企業已經成功地進入印度基礎建設領域,有的甚至已經在印度建有工廠和研發中心。在汽車領域,尤其是摩托車市場,國內的幾個企業也正在準備進入印度。 

  小投資:可投向原油、潤滑油、寶石、化學制品、食用油、肥料 

  面向中小企業的機會應該更多,因為與中國不同的是,印度有著一個超過3億人口的穩定的中產階級市場,他們的購買力雄厚,而且還在不斷增長。這使得印度已經轉型為一個極具活力的消費品市場,而這又必然地帶動了生產資料和技術的進口。印度最主要的進口貨物為原油、潤滑油、各種寶石、化學制品、食用油以及肥料。 

  環境較成熟,政策有誘惑 

  由于印度已經在多年前加入了WTO,因此除了一些有戰略考慮的部門如原子能、國防、除茶業以外的農業種植、鐵路運輸、零售業和博彩業等之外,其他的部門都允許國外投資,允許外國公司在印度設立全資子公司。除電信業(允許49%),保險業(26%),銀行業(49%),航空業(40%)和小型工業(24%)以外,大多數部門允許100%的國外直接投資。其中,貿易部門外國產權如超過51%,則需要通過國外投資促進委員會得到政府批準。 

  這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印度政府對本土的小型工業有一個保護政策,對于這類企業在稅收、保留項目等政策上有特殊的優待。小規模企業(SSU)的定義是固定資產投資不多于1千萬盧比的單位折合成人民幣或美元。政策規定,外國產權允許達到24%。在一個生產為小規模部門保留的項目的小規模單位中,如果國外投資超過了這個限度,就必須得到有50%強制性出口責任的工業許可證。 

  對于那些直接對印度公司的新投資,除了某些特定的經營活動之外,不需要獲得外匯管理局也就是印度儲備銀行的預先批準。這就是所謂“自動批準途徑”。為此印度政府設立了國外投資促進局(FIPB),并且在工商部的工業政策及促進司中成立了工業協助秘書處(SIA),以提供一個單一的窗口,來接受和處理所有需要政府批準的申請,協助企業家和投資者建立項目,并監控項目的實施。 

  對于中國的消費品生產企業來說,印度廣泛的銷售配貨網絡可以在進入之初幫上大忙。估計有超過百萬人的市場經紀人、批發商、倉儲運輸商及零售商,他們從事各種消費品的流通。商家利用這個網絡在大約3800個城鎮和50多萬個鄉村中經營。在城市地區有相當規模的配貨渠道,從大型超市至附近的零售店及小商店,這些是本地供應網絡的一部分,聯系到印度幾乎所有的鄉村。 

  此外,英語是印度的首選商務語言,印度的銀行系統地域廣泛功能齊全,國外投資者的資本賬戶可兌換,允許印度旅游者攜帶1萬美元用于一般用途。而國外公司的原始投資和投資回報都可以方便地匯回國內。其資本市場也很有活力,由23家證券交易所構成,有900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 

  占有價格優勢訓練有素的人力和專業管理人才,包括工程師、管理人員、會計師、律師等。 

  進入印度有捷徑可走 

  無論你是到印度去做進出口貿易,還是承包建設或建廠生產,你都必須注意印度人的消費習慣和特殊國情。 

  中產階級喜愛精致、耐用的消費品 

  高志遠告訴記者,最重要的一個不同點就是,印度的中產階級人士是品質訴求者,價格絕不是他們選購商品的重要因素。這些印度的核心消費層喜愛那些精致、耐用的消費品,而對便宜貨不屑一顧,他們寧愿花很多錢買一個可以用十年、二十年的東西,也不愿用同樣的錢隨著時尚更換十次不同的產品。這對于大多數中國廠家來說是必須改變價值觀的問題,因為你幾乎無法挪動這個古老國度的亙古不變的消費習慣。 

  比如印度人不喜歡吃肉,或是由于天氣熱,或是出于各自的宗教信仰,很多人都是素食者,而且對一切入口的食品都要求純天然,這就注定了麥當勞和肯德基在印度成了徹底的失敗者,他們即使不斷地改變自己也沒能在印度取得進展。 

  茶、牛奶、絲綢消費量大 

  但是印度人對茶和牛奶的消費量是驚人的,當然這方面的生產量也十分巨大。 

  印度人不喜歡穿西服,卻偏愛絲綢,據說每10個印度人中就有兩個穿絲綢,而印度每年絲綢緞的進口量達到了10000多噸,是本國產能的70%,在這方面中國企業倒是大有可為,可以多動動腦子。 

  另外,私人消費如旅館、餐廳服務、家具、家裝等家用產品,以及個人交通工具都有了穩步增長,使印度成為世界最大的大型家電產品及快速換代消費品(FMCG)市場之一。同時,工薪者、專業人員、經商者家庭增加,消費金融業務興旺。 

  廣告需要大制作 

  再好的東西也是需要廣告宣傳的,在印度也不例外。在印度,給產品做廣告也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而印度人對廣告的欣賞水平比較高,相對來說制作費用也比中國昂貴。所以,在印度,你千萬別把在國內的叫賣式廣告照搬過去,因為只要一次,你的產品形象就全完了。印度駐華大使館的中方商務官員潘菁羽告訴記者,印度總理瓦杰帕伊在訪華期間,北京開放了所有的印度頻道,潘看到的印度電視廣告簡直就是一種享受,印度人能歌善舞,廣告的制作水平遠遠超過了中國。 

  初去時最好找一家本地合作伙伴 

  除此之外,印度還有很多的風土民俗,各不同邦也有各自的投資優勢和風險所在,所以高志遠告訴想去淘金的中國商人,初去印度經商最好先找一家本地合作伙伴,成立合資公司。當然印度的公司也有不規范的,找錯了對象就會造成損失。所以你最好先去進行一兩次商務旅游,親自考察一下到底可以做什么,以及有多大的贏利機會。因為那些現在看起來在印度經營得非常成功的歐美或韓日公司,都曾經扎扎實實地進行過長時間的考察。 

  商務簽證如何辦理 

  高志遠給了記者一個辦理商務簽證的指南,首先需要填一份申請表,隨申請必須有一封來自印度公司的邀請函以及一封申請人所在公司的介紹信。信中需要說明訪問的大致目的,要訪問的地方及所要會見的人。一個月的商務簽證通常在申請人按要求提交文件后的3~4天即可發出。簽證只可一次入境有效,持有人自入境之日起在印度境內只可駐留30天。“我們也辦理長期商務簽證。但是辦理這種簽證需要大約6個星期時間。”如果是旅游就要跟旅行社聯絡了。 

  那么,來自印度公司的邀請函又如何得到呢? 

  高志遠說:“來我們這里咨詢的企業,我們一般都推薦他們去找印度的幾大工商協會,因為印度的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私有制企業,政府不可能去引導和管制,這就使行業協會的力量和作用十分強大。中國的企業和他們建立了聯系之后,只需要花很少的費用就可以獲得大量的工商資訊,協會還可以幫你介紹合作伙伴,當然,最終的決定需要由你自己來做,協會只能是適當地為你規避風險。”據他介紹,印度最主要的三大協會是印度工商聯合會(FICCI)、印度工業同盟(CII)和印度工商協會(ASSOCHAM)。在印度駐華大使館的官方網站上可以查到有關這些協會的聯絡辦法。據報道,印度工業同盟將在中國設立辦事處,協助印度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同時為中國公司到印度投資提供便利服務。(韓彥 朱欣) 

  來源:中國經營報 
 
* 本信息僅供用戶參考 *
編輯:小何 歡迎投稿!
討論:我有不同看法打印本頁
 相 關 文 章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