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乳劑(ME) 微乳劑是一種以水為基質,外觀為均相透明的液體制劑。由水—表面活性劑一油構成,它是熱力學穩定的均相體系,粒徑一般為0.1~0.0lμm。
1.1 組成 有效成分:0.5~50%;乳化劑:一般為油性成分的1~3倍,視活性成分親水親油性不同;水:補足至 100%。
1.2 加工 微乳劑一般是將農藥原藥、乳化劑充分混合后,邊攪拌邊慢慢加入水中,攪拌均勻即可。
1.3 技術難點 主要解決制劑的化學穩定性和外觀穩定性。
1.4 特點 與乳油相比,微乳劑具有以下特點: eq \o\ac(○,1) 1 節省了大量有機溶劑; eq \o\ac(○,2) 2 對人和環境安全(無溶劑本身的毒性); eq \o\ac(○,3) 3 閃點高,不易燃,貯藏、運輸安全; eq \o\ac(○,4) 4 揮發性小,減輕了農藥的臭味; eq \o\ac(○,5) 5 成本稍低于乳油制劑,含量越低的制劑,優勢越明顯; eq \o\ac(○,6) 6 藥效好。以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劑和10%三唑磷微乳劑為例。
4.5%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劑室內對苜蓿蚜毒力測定結果
藥劑名稱
毒力回歸方程式
LC 50 (ppm)
毒力比 (R)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Y=3.4904+2.1506x
5.03
1
4.5%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劑
Y=3.6813+2.3162x
3.71
1.36
10% 三唑磷微乳劑防治小菜蛾田間試驗結果
藥劑名稱
藥后 1 天防效 (%)
藥后 3 天防效 (%)
10% 三唑磷微乳劑 1000 倍
72.15
86.84
20% 三唑磷乳油 1000 倍
79.63
91.75
1.5 主要品種 25%毒死蜱微乳劑、40%地亞農微乳劑、20%三唑磷微乳劑、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劑、40%乙草胺微乳劑、2%高氯·阿維菌素微乳劑等。
2 水乳劑(EW) 水乳劑是指液體農藥或與溶劑混合制得的液體農藥原藥微小液滴分散于水中的制劑。它與用水稀釋后形成乳狀液的乳油不同,是乳狀液的濃溶液。
2.1 組成 有效成分:1~60%;乳化劑:3~10%;水:補足至 100%。
2.2 加工 油性有效成分、乳化劑混合后,加入水中,經均質混合機充分攪拌,形成粒徑為數微米的乳狀液。
2.3 技術難點 重點解決制劑的外觀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
2.4 特點 與乳油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eq \o\ac(○,1) 1 用水代替了大量有機溶劑; eq \o\ac(○,2) 2 降低了農藥制劑的毒性; eq \o\ac(○,3) 3 對人和環境安全; eq \o\ac(○,4) 4 閃點高,不易燃燒; eq \o\ac(○,5) 5 減少了在農作物上的殘留; eq \o\ac(○,6) 6 所用乳化劑量與乳油中相當,但卻節省了大量有機溶劑,制劑的成本大幅度下降; eq \o\ac(○,7) 7 藥效相當或稍好于乳油制劑。以20%氰戊菊酯水乳劑和50%乙草胺水乳劑為例。
20%氰戊菊酯水乳劑防治菜青蟲藥效試驗結果
藥劑名稱
藥后第 1 天防效 (%)
藥后第 3 天防效 (%)
藥后第 7 天防效 (%)
20% 氰戊菊酯水乳劑 30g/ 畝
75.82
82.77
81.10
20% 氰戊菊酯乳油 30g/ 畝
71.43
79.04
76.81
50% 乙草胺水乳劑防除油菜田雜草田間藥效試驗結果 (30 天株防效 )
藥劑名稱
棒頭草防效 (%)
豬殃 殃、繁縷防效 (%)
其它闊葉雜草防效 (%)
總闊葉雜草防效 (%)
總雜草防效 (%)
50% 乙草胺水乳劑 100ml/ 畝
94.56
82.59
81.42
83.85
90.777
50% 乙草胺乳油 100ml/ 畝
86.30
74.53
80.95
75.44
82.45
2.5 主要品種 20%氰戊菊酯水乳劑、50%乙草胺水乳劑、45%咪鮮胺水乳劑、4.5%高效氯氰水乳劑、60%丁草胺水乳劑、6.9%驃馬水乳劑、5%S-氰戊菊酯水乳劑等。
3 水膠囊懸浮劑 水膠囊懸浮劑是指將有效成分(芯料)內包在囊壁物質中的粒徑為幾微米~幾十微米的小球體懸浮液。
3.1 組成(界面聚合法) 有效成分、油溶性單體、有機溶劑、表面活性劑、水溶性單體、水。
3.2 加工 加工方法有兩類:一類為物理機械法,另一類為化學合成法,由于化學合成法中的界面聚合法具有:( eq \o\ac(○,1) 1 )粒徑、壁厚易于控制;( eq \o\ac(○,2) 2 )合成高分子囊壁材料選擇余地大。所以工業生產常用此方法。
界面聚合法,首先將油溶性單體和有效成分均勻混合(油相)含有水溶性單體的水溶液(水相)。將油相分散于水相中,水相和油相的界面上發生聚合反應,在油相的周圍形成膜,制成微膠囊。
3.3 技術難點 選擇合適囊材和適宜壁厚,控制有效成分釋放。
3.4 特點 ( eq \o\ac(○,1) 1 )降低毒性,減輕農藥的臭味; eq \o\ac(○,2) (2 )使原藥穩定; eq \o\ac(○,3) (3 )減少藥害; eq \o\ac(○,4) (4 )成本與乳油制劑相當; eq \o\ac(○,5) (5 )延長藥效。
3.5 主要品種 20%毒死蜱水膠囊懸浮劑、20%地亞農水膠囊懸浮劑等。
4 泡騰片劑 泡騰片劑是一種使用極方便的農藥新劑型,是針對水稻田中有水的特定環境下提出的。其外觀為片狀,使用時直接將片劑投入水田中,藥片中碳酸鹽與有機酸在水中迅速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其泡騰崩解,通過擴散劑作用,向周圍均勻擴散,使有效成分接觸靶標,發揮藥效。
4.1 組成 有效成分、碳酸鹽、有機酸、擴散劑、粘結劑、濕潤劑、助流劑、載體。
4.2 加工 將原藥、助劑及各種輔料在混合機中混合,經粉碎機粉碎后,進行造粒、干燥、壓片、包裝。
4.3 技術難點 制劑的泡騰崩解性、擴散性、貯存期內的穩定性。
4.4 特點 a 使用極方便,無需噴霧或拌土撒施,直接將片劑撒入水田即可,減輕勞動強度;b 包裝方便;c 計量準確、易計量;d 無粉塵飛揚,對環境污染小; e 成本較可濕性粉劑稍高;f 藥效與可濕性粉劑相當。以20%芐嘧磺隆泡騰片劑和20%吡嘧磺隆泡騰片劑為例。
20% 芐嘧磺隆泡騰片劑防除稻田雜草試驗結果 ( 藥后 21 天株防效 )
處 理
牛毛氈防效 (%)
異型莎草防效 (%)
節節草防效 (%)
田莆防效 (%)
綜合防效 (%
20% 吡嘧磺隆泡騰片劑 7.5g/ 畝
90.72
87.26
92.25
93.09
93072
10% 吡嘧磺隆可濕性粉劑 15g/ 畝
90.50
88.34
92.45
93.44
91.41
20% 吡嘧磺隆泡騰片劑防除稻田雜草 ( 移栽 ) 試驗結果 ( 藥后 21 天株防效 )
處理
節節草防效 (%)
田莆防效 (%)
異型莎草防效 (%)
稗草防效 (%)
綜合防效 (%)
20% 吡嘧磺隆泡騰片劑 7.5g/ 畝
89.71
92.93
90.41
88.22
89.94
10% 吡嘧磺隆可濕性粉劑 15g/ 畝
89.57
94.50
92.53
86.78
90.47
4.5 主要品種 20%芐磺隆泡騰片劑、20%吡嘧磺隆泡騰片劑、 5%吡蟲啉泡騰片劑、18%二氯喹啉酸·芐磺隆泡騰片劑、25%苯噻草胺·芐磺隆泡騰片劑、25%苯噻草胺·吡嘧磺隆泡騰片劑等。
5 新型乳油 新型乳油是指用植物油或礦物油作為溶劑的乳油。
5.1 組成 有效成分、乳化劑、溶劑(植物油或礦物油)。
5.2 加工(方法同乳油)
5.3 技術難點 選擇合適乳化劑,解決制劑的乳液穩定性。
5.4 特點 ⑴降低毒性; eq \o\ac(○,2) ⑵減輕農藥臭味; eq \o\ac(○,3) ⑶ 閃點高; eq \o\ac(○,4) ⑷藥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