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種子品種 >> 正文
 

甜玉米品種介紹(三)

(發布日期:2005-2-16 10:37:17)
瀏覽人數:
一、甜玉2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育成。

屬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30天左右。含糖量高(約占干物重的20%左右),食之鮮嫩可口,具有特殊香味。可作為青玉米銷售,也可速凍或加工成罐頭。

種植時應與普通玉米嚴格隔離,隔離距離最少400米;密度以2500~3000株/畝為宜;授粉后20~25天是最佳采收期,采收后以鮮穗蒸(或煮)食為佳。在室溫下存放3天或冰箱中存放7天,甜味不致變化;為供應市場和加工方便,可分期播種,以延長供應時間。適于東北南部、華北和南方各省(區)種植。


--------------------------------------------------------------------------------

二、甜玉4號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育成。是國內用于生產的第一個半加強甜玉米品種。1992年通過北京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屬中熟品種。植株生長整齊一致。果穗長大、均勻,籽粒黃色,高產,品質優良,風味好。宜制罐頭,也可鮮食和速凍加工。初步速凍加工試驗表明,保存5個月后食用,風味仍保持采收時的水平。經北京市甜玉米區域試驗,1988~1990年3年結果,青穗產量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6.7%。在大連市已大面積種植。據1990年大連罐頭廠資料,平均1.9個果穗即可生產一個425克的整粒狀甜玉米罐頭。植株高抗玉米大、小斑病等病害。

要與普通玉米隔離種植,防止串粉影響品質;最好選用肥水條件較好的地塊種植,密度以3500~4000株/畝為宜;因屬雜交種,故籽粒不可留作種子;適應性廣,南北方均可種植。華北地區春、夏播均可。


--------------------------------------------------------------------------------

三、甜玉6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育成。全加強甜類型。

中熟品種。株高230厘米,穗位約90厘米。果穗長22厘米,粗4.6厘米,穗行數14~16行,籽粒淺黃色,粒色一致。果皮薄嫩,糯性強,口感好,甜度高。高抗玉米大、小斑病。抗倒伏。1991~1993年參加北京市甜玉米區域試驗,3年平均畝產鮮穗(帶苞葉)1025千克,比第一對照甜玉 4號減產 6.7%,比第二對照 8701增產 56.7%,位居第三。品嘗鑒定結果,甜度30.94分,風味(糯性香昧)20.56分,果皮嫩度17.03分,籽粒色澤8.29分,果穗外形9.27分,總評分86.09分,居第二位。適于速凍加工或鮮食,也可加工成粒狀和糊狀罐頭食品,品質上乘。

種植上要與普通玉米隔離,隔離區不應少于300米,防止串粉影響品質;最好選用肥水條件好的地塊種植;一般密度為4000株/畝;適宜種植區域較廣,北方和南方各地都可種植。


--------------------------------------------------------------------------------

四、中甜2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于1992年育成。

是中早熟加強甜(Se)玉米。北京地區春播,全生育期107天,夏播90天。株高200厘米左右。每株l~2個果穗。果穗筒型,長20厘米,穗行數12~14行。籽粒鵝黃色。口感極好。高抗病毒病、大、小斑病和青枯病。

要與其他玉米隔離種植,以免串粉影響食用品質;每畝留苗4000株。凡能種植玉米的地區均可種植。


--------------------------------------------------------------------------------

五、科甜110

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育成。屬于加強甜玉米(sul sul se se)類型。雜交組合為CA16×YT30。1992年育成后,經過評比、鑒定、品種比較試驗及北京市普通型、加強甜型甜玉米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于1996年通過區試。1997年通過北京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準予在北京市和適宜地區推廣種植。

北京地區春播,播種期至采收期約90天,播種期至籽粒成熟期約126天。植株總葉數20片左右。種芽頂土力較強,葉鞘紅色。第一片葉橢圓形。葉片深綠色,株型較緊湊,葉片挺直。穗位下部葉片較密集,穗上部葉片稀疏,葉距較大。株高1.9米,穗位高0.7米。雄穗分枝12個,屬半緊湊雄穗,穎鞘微紅,花藥帶黃綠色,花粉量大。雌穗苞葉較緊,頂有適度的旗葉,花柱淺紅色,吐絲集中。雌雄開花散粉期相遇,結實飽滿。果穗圓柱型,長約18厘米,粗4.4厘米,14~16行,每行34~40粒,籽粒較深長,穗軸細長,白色。單青穗重210克左右,畝產青穗約580千克,采收后的青穗穗型好,籽粒排列整齊一致。嫩粒顏色一致,金黃色,果皮柔嫩喜人,鮮食甜粘,風味極佳。鮮籽粒中含水溶性多糖38.23%,蛋白質13.86%,脂肪 4.00%,淀粉 30.65%,維生素 A 1.28微克/克。成熟果穗亦呈圓柱型,籽粒淺黃色,千粒重185克左右。根系扎得深,永久根、氣生根發達、堅實,直立性好,抗倒伏和倒折。抗大、小斑病、青枯病、病毒病、粒腐病、絲黑穗病。授粉時期耐干熱風。耐肥耐水。

在土壤肥沃、排灌條件好的地塊隔離種植,足墑下種;播種量1.5千克/畝,播深3厘米;4葉期定苗,留苗密度3600株/畝;8葉期澆水、松土。小喇叭口期澆大水、施重肥;授粉后22天左右采收青穗。科甜110適宜在華北地區、江浙、粵桂部分地區和黑龍江中南部地區種植。


--------------------------------------------------------------------------------

六、津鮮2號

天津市農業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從 20世紀 90年代開始,從“白黃混×711”中選出白粒自交系“寶”。從“承 18 ×墩白” 中獲白粒自交系“石”,又從“東二選”的淺色變異粒中選出純白甜玉米系“早雜”,配成三交組合“寶石×早雜”。1994年開始在全國各白粒消費區試種。1998年通過天津市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999年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主要選育者是邵景坡、付從貴等人。

是國內最早熟的白粒玉米雜交種。京津地區早春覆膜種植85天可食,夏播56天即可。總葉數17片。分蘗性較強。株高180厘米,莖粗2.5~3.0厘米。高70~100厘米時可見雄穗露頂,邊拔節邊抽雄,株高至180厘米時完成抽雄,吐絲時方授粉。雄穗主軸明顯有14~18個分枝,小穗淡綠色,花藥淡黃色,花粉量充足。2~4個雌穗芽,果穗苞葉上有劍葉,雙穗率15%。果穗長22厘米,禿尖0.5厘米,穗粗50厘米,穗行數14行。籽粒白色,1/4甜質型,3/4硬質型。單穗重0.32千克。抗旱性強。葉斑病輕。籽粒營養豐富,口感好。

津鮮2號也屬極早熟型,適于各地(白粒消費習慣區)早春覆膜種植;肥料應全部底施;去除分蘗;吐絲期防治蟲害,以免影響商品價值;因父母本對光溫反應不一致,故在不同地區制種時父本應遲播7~15天。母本與父本行比為4:1,密度以5000株/畝為宜。


--------------------------------------------------------------------------------

七、懷甜1號

北京市懷柔縣種子公司育種部于1993年育成。

加強甜型玉米。北京地區春播,播種~采收83天左右,也即授粉后約20天采收。植株葉數21片。上部葉片上沖,下部平展。平均株高2.55米,穗位1.05米。果穗長筒型,長22厘米,粗4.2厘米,穗行數12~14行,行粒數43粒。籽粒黃色,皮薄,口感好,風味佳。畝產鮮穗750~1000千克。高抗玉米大、小斑病、莖腐病。抗倒伏。粗蛋白含量13.57%、粗脂肪5.37%、粗淀粉36.12%、水溶性多糖36.72%、維生素A 1.28微克/克。

種植中,土地要平整,田間排灌條件良好。畝施有機肥1000千克。足墑下種。畝播量1.5~2千克。播深5厘米。4月底至5月上旬播種。田間管理中應培育壯苗,促苗早發。3~4葉間苗,5~6葉定苗,4000株/畝密度。以鮮食或加工為目的時,在籽粒含水量70%左右時采收,或授粉后20~23天采收為宜。北京、黑龍江、遼寧、山西、內蒙、上海、河北及廣東等地均可種植。


--------------------------------------------------------------------------------

八、京科甜115號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以甜玉-9為母本,甜玉-2為父本于1998年配制成的雜交組合。

屬早熟類型。播種至采收鮮穗需80~85天。植株總葉數為19~21片。幼苗葉片和葉鞘基部均為綠色。第一片葉橢圓形。成株粗壯,葉片半上沖,株型半緊湊。雄穗主軸明顯,分枝15~20個,花藥紫色,花粉量大。雌穗苞葉長,且著生6~8片劍葉,花柱淡紅色。果穗長筒型,大小均勻,長18~20厘米,粗約5厘米,禿尖0.5~1厘米,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40~45粒,穗軸白色。籽粒顏色為黃、白相間,甜質,為完全加強甜型甜玉米。鮮食果穗口感好,皮薄,甜度高,且帶有糯性。抗大、小斑病、絲黑穗病、黑粉病、青枯病。對光溫不敏感。喜高肥水,以菜地種植為宜。適應性廣。

選擇能與其他玉米隔離、有排灌條件的地塊種植,最好選擇菜地;有條件的地塊可施用一定數量的有機肥作底肥,或玉米專用肥50千克/畝。小喇叭口期追施氮肥,50千克尿素/畝;播種時要有充足的底墑(田間持水量為 60%~70%);4~5葉展開時定苗,密度為 3500株/畝左右;整個生長期間保證甜玉米地見濕見干;適宜采收天數相對較長,一般為7~10天。制種時,把父本浸種后與母本同期播種。父母本行比為1:4。母本密度為400O株/畝左右。因父本雄穗發達,花粉量大,故可相對稀植,以3000株/畝左右為宜。母本有先吐絲后散粉的特性,有利于制種。該組合在北京地區參加區域試驗,表現很好。


--------------------------------------------------------------------------------

九、超甜2000

親本組合為 W23 × W24。親本 W23、W24分別為萬全縣種子公司育種中心自選系。該品種于1998年由萬全縣種子公司與萬全縣華穗特用玉米種業公司共同育成。

黃色中晚熟超甜型甜玉米單交種。華北北部春播,出苗到采收鮮穗約需90天。總葉數21片。子葉長橢圓形,葉鞘青色,葉色淺綠。幼苗整齊,生長勢較弱,10葉一心以后,生長勢明顯加強。成株株型壯,葉色深綠,葉片上沖。株高230厘米,穗位90厘米。雄穗發達,分枝多達30個,花藥黃色,護穎青色。雌穗花柱青色。果穗近筒型,長20厘米左右,粗4.5厘米,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40粒,穗軸白色,屬大穗型超甜玉米。籽粒深黃色,粒大,齒深。平均鮮穗毛重350克,凈重200克。莖稈粗壯,根系發達,抗倒性強。抗玉米大、小斑病、青枯病、穗粒腐病。商品性好,鮮食口感脆,風味佳,甜度高,宜鮮食或加工。畝產鮮穗約1000千克。

種植要點:隔離種植,防止變質變色。應與普通玉米及其它玉米有300米以上的隔離區,以免雜粉影響品質和花色;及時去除分蘗,保持幼苗長勢旺盛;該品種屬中晚熟品種,整個生育期應加強肥水管理。畝施尿素20千克,分別在大喇叭口期和花粒期按8:2的比例分開施。適當使用磷鉀肥,可使籽粒飽滿;授粉后20~25天及時采收鮮穗,加工,出售;春播區以3000株/畝密度為宜,夏播區以3500株/畝為好。制種要點:應有300米以上的安全隔離區;華北北部于4月底至5月初春播。覆膜種植可使苗全、齊、壯、勻;父母本同期播種,行比1:4;母本密度4000株/畝,父本密度1000株/畝;1~2葉時超前去雄。適合南北方地區種植。


--------------------------------------------------------------------------------

十、懷甜2號

北京市懷柔縣種子公司育種部于1999年育成。

加強甜型玉米。北京地區春播,播種~采收80天左右,或授粉后21~22天采收。植株葉數20片。株型上沖。平均株高2.50米,穗位1.00米。果穗長筒型,長24厘米,粗4.0厘米,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50粒,籽粒金黃色,皮薄,口感好,風味佳。畝產鮮穗800~1000千克。高抗玉米大、小斑病、矮花葉病毒病、絲黑穗病、莖腐病。抗倒伏。粗蛋白含量13.72%,粗脂肪5.02%,粗淀粉36.01%,水溶性多糖37.32%,維生素A含量1.42微克/克。

種植中,土地要平整,田間排灌良好。畝施有機肥1000千克。足墑下種。畝播量1.5~2千克。播深5厘米。4月底至5月上旬播種。培育壯苗,促苗早發。3~4葉間苗,5~6葉定苗,4000株/畝密度。以鮮食或加工為目的,應在籽粒含水量70%左右采收為宜,或授粉后20天采收。北京、華北、浙江、廣東、廣西、江蘇部分地區及黑龍江中南部地區皆可種植。


來自:中國玉米網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