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種子品種 >> 正文
 

2005年青海審定種植品種

(發布日期:2005-3-7 11:56:02)
瀏覽人數:
一、春小麥品種:3個
  1、通麥1號(原代號91-73)
  品種來源:青海省大通縣種子站和青海省大通縣斜溝鄉采用有性雜交的方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芽銷白色,幼苗半匍匐,葉色淡綠,葉相中間,株型緊湊。株高108.80±6.60厘米。單株分蘗數1-2個,分蘗成穗率36.70-39.20%。穗紡錘形,頂芒,紅色,穗長9.90±1.16厘米,穗密度中。每穗小穗數17.30± 2.43個,穗粒數35.40±4.14粒,千粒重43.90±1.93克,容重716.45±8.74克/升;經濟系數0.38。籽粒半角質,粗蛋白質含量13.01%,全麥粉濕面筋含量30.29%。春性中晚熟,生育期146±3天,全生育期162±3天。耐寒性、抗旱性強,抗青干能力強,抗倒伏性強;高抗三銹,抗白桿病和雪腐葉枯病 。
  栽培要點:每畝施農家肥2.50-3.00立方米,純氮5.00-7.00公斤,五氧化二磷4.80-6.00公斤;播種期以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3℃時播種;中、高位山旱地3月底至4月初;每畝播種量17.50-20.00公斤,畝保苗30.00-33.00萬株。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我省海拔2400-2700米,中、高位山旱地及溝岔水地種植。平均畝產350.00-400.00公斤。

  2、山旱901
  品種來源:青海省種子管理站和青海省民和縣種子站采用系統選育的方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芽銷白色,幼苗半匍匐,葉色淡綠,葉相中間,株型緊湊。株高123.66±8.44厘米,單株分蘗數0.90±0.23個,穗紡錘形,頂芒,穎殼白色,穗長9.84±1.47厘米,穗密度稀。每穗小穗數17.00± 1.55個,穗粒數41.50±2.16粒,千粒重49.12±0.15克,容重760.50±2.50克/升;籽粒半角質,粗蛋白質含量14.01%,濕面筋含量31.40%,淀粉含量65.48%,弱冬性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21±5天,全生育期135±7天。抗旱性強,耐寒性、耐青干、抗倒伏性中,高抗條銹、稈銹、葉銹。
  栽培要點:每畝施農家肥3.00-4.00立方米,純氮3.10-4.00公斤,五氧化二磷3.00-4.00公斤;有機肥結合深翻進行,無機肥作種肥;播種期以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3℃時播種,低位山旱地3月中、下旬,中位山旱地3月底4月初播種,播種量每畝18.00-22.00公斤,畝保苗27.48-33.60萬株。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我省東部農業區低、中位山旱地種植。低位山旱地種植畝產130.00-210.00公斤;中位山旱地種植畝產280.00-360.00公斤。

   3、青春37(原代號990003-1)
  品種來源:青海省農林科學院作物所采用有性雜交的方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芽銷白色。幼苗半匍匐;葉色綠色,葉相中間。株型緊湊,株高90.00±3.68厘米,單株有效分蘗數2.10-0.90個,分蘗成穗率24.30-2.04%。穗長方形,長芒,穗長8.00±0.47厘米,穗密度指數22.00,屬中。每穗小穗數16.00±1.03個,穗粒數41.80±2.18粒,千粒重45.00±1.20克,容重818.00±0.20克/升,經濟系數0.41。籽粒角質,粗蛋白質含量13.32%,濕面筋含量29.90%,粗淀粉63.84%。春性中熟品種,生育期117±1天,全生育期138±4天。耐旱性、耐寒性、耐青干、抗倒伏性中,抗條銹。
  栽培要點:在水澆地種植,畝施有機肥3.00-4.00立方米,畝施純氮2.50-3.00公斤,五氧化二磷3.00-4.00公斤;有機肥結合深翻進行,無機肥作種肥。三月中旬播種,畝播種量22.50-25.00公斤,保苗30.00-35.00萬株,生育期間澆水4-6次。灌好苗水和拔節水,少施追肥。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我省柴達木灌區種植。較高水肥條件下種植畝產535.00-560.00公斤;中等水肥條件下種植畝產400.00-450.00公斤。


  二、青稞品種:1個
  北青7號(原代號89-19)
  品種來源:青海省海北州農業科學研究所采用有性雜交的方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芽鞘白色。幼苗直立;葉色綠色,葉耳白色。株型半松散,株高97.80±3.20厘米,單株有效分蘗數0.29個,分蘗成穗率41.00%。穗全抽出,閉穎授粉,穗脖彎垂,穗長方形,長芒,穗長6.49±0.95厘米,四棱,小穗密度稀。籽粒裸粒、黃色、卵圓形;每穗粒數44.57±2.28粒,千粒重43.65±0.73克,容重726.00克/升,經濟系數0.49±0.07。籽粒半角質,粗蛋白質含量14.07%。春性早熟,生育期114±2天,全生育期139±4天。耐濕性、耐寒性、抗旱性、抗倒伏性中。中抗條紋病。
  栽培要點:結合春耕畝施有機肥1.50-2.00立方米,畝施純氮4.50-6.00公斤,五氧化二磷4.00-5.50公斤。播種期3月下旬4月初,播種量每畝20.14-22.19公斤,畝保苗28.00-30.00萬株,畝穗數30.00-35.00萬穗;播前用1-3%石灰水浸種,預防條紋病、黑穗病發生,三葉期及時松土、除草;結合松土視苗情畝追純氮1.20-2.00公斤。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我省年平均氣溫0℃左右的中、高位山旱地種植。旱作條件下種植畝產200公斤;一般肥力條件下種植畝產240.00-275.00公斤。


  三、馬鈴薯品種:5個
  1、青薯5號(原代號97-1-38)
  品種來源:青海省農林科學院作物所采用有性雜交的方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淺綠色;株型直立高大,株高53.40±6.40厘米;莖綠色,莖橫斷面三棱型。葉色綠色,葉緣平展,復葉橢圓形,互生和對生;托葉呈鐮刀形。聚傘花序,花蕾橢圓形,淺綠色;萼片淺綠色,尖銳形;花冠白色,直徑3.40±0.20厘米;花瓣尖,白色。雌蕊花柱長,柱頭圓形,二分裂,黃色;雄蕊5枚呈圓柱形,黃色,無天然漿果;薯塊扁圓形,薯肉白色,致密度緊,芽眼淺,芽眼數5-6個;結薯集中,休眠期30±4天。單株產量0.70±0.24公斤,單株結薯數3.40±1.35個,單塊薯重0.21±0.04公斤;薯塊中淀粉含量17.26%,粗蛋白含量2.25%,Vc20.52mg/100g,還原糖含量0.17%,蒸食品味好。屬中早熟品種,生育期88±6天,全生育期118±5天;耐旱、耐寒、耐鹽堿性強,薯塊耐貯藏;中抗晚疫病、環腐病、黑脛病。
  栽培要點:該品種結薯較晚,結薯層深。播前每畝施農家肥2.00-4.00立方米,純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5.20公斤,氧化鉀10公斤;在現蕾至開花前追施純氮4.60公斤。播種期4月中旬,每畝播種量175.00-200.00公斤,水地密度每畝4000.00株,旱地密度每畝4500.00株。開花前要及時施肥、培土,施肥和澆水同時進行。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在我省川水及低、中、高位山旱地種植。水地種植畝產2500-3000公斤;中、高位山旱地區種植畝產2000-2500公斤。

  2、青薯6號(原代號6-61)
  品種來源:青海省農林科學院作物所采用有性雜交的方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深綠色;株型直立高大,株高91.20±5.38厘米;莖綠色,莖橫斷面三棱型。葉色綠色,葉緣平展,復葉橢圓形,互生和對生;托葉呈鐮刀形。聚傘花序,花蕾橢圓形,黃色;萼片綠色,尖銳形;花冠紫色,直徑3.40±0.20厘米;花瓣尖,深紫色。雌蕊花柱長,柱頭圓形,二分裂,黃色;雄蕊5枚呈圓柱形,黃色,無天然漿果;薯塊圓形,薯肉白色,致密度緊;芽眼淺,芽眼數5-7個;結薯集中,休眠期35±4天。單株產量0.80±0.23公斤,單株結薯數5.63±1.77個,單塊薯重0.24±0.09公斤;薯塊中淀粉含量18.79%,粗蛋白含量2.12%,Vc25.08mg/100g,還原糖含量0.17%,蒸食品味好。屬晚熟品種, 生育期107±5天,全生育期138±8天;耐旱、耐寒、耐鹽堿性強,薯塊 
  耐貯藏;中抗晚疫病、環腐病、黑脛病。
  栽培要點 :該品種結薯較晚,結薯層深。播前每畝施農家肥
  2.00-4.00立方米,純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5.20公斤,氧化鉀10公斤;在現蕾至開花前追施純氮4.60公斤。播種期4月中旬,每畝播種量150.00-200.00公斤,水地密度每畝3000.00株,旱地密度每畝4000.00株。現蕾開花前要及時澆水,地皮微干時培土,施肥和澆水同時進行。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在我省川水及低、中、高位山旱地種植。水地種植畝產2500-3000公斤;中、高位山旱地區種植畝產2000-2500公斤。

  3、互薯3號(原代號940106)
  品種來源:青海省互助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采用有性雜交的方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淺綠色;株型直立,株高73.20±7.20厘米;莖綠色,莖橫斷面三棱型。葉色深綠,葉緣平展,復葉長橢圓形,互生和對生;托葉呈半圓形。聚傘花序,花蕾橢圓形,綠色;萼片淺綠色,短裂形;花冠乳白色,花瓣尖,尖端白色,基部淺黃色。雌蕊花柱長,柱頭圓形,無分裂,綠色;雄蕊5枚呈圓錐形,黃色,有天然漿果;薯塊圓形,薯肉淺黃色,致密度緊;芽眼中等,芽眼數7.80±1.39個;結薯集中,休眠期45±5天。單株產量0.36±0.09公斤,單株結薯數4.10±1.17個,單塊薯重0.09±0.01公斤;薯塊中淀粉含量17.64%, Vc13.68mg/100g,還原糖含量0.39%。屬晚熟品種,全生育期165±2天;耐寒、耐鹽堿、抗旱性中;薯塊耐貯藏;抗晚疫病。
  栽培要點:播前每畝施農家肥3.00-4.00立方米、純氮17.45±2.75公斤、五氧化二磷3.45±1.15公斤、氧化鉀7.50±1.50公斤;在現蕾至開花前追施純氮。播種期4月中下旬,每畝播種量175公斤,畝保苗3500-4000株,苗齊時要及時除草松土,苗高10-20厘米時要中耕培土,并畝追施純氮2.30-3.50公斤。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我省東部農業區川水,低、中、高位山旱地及海南州共和縣環湖地區種植。高水肥條件下種植畝產2500-
  3000公斤;一般水肥條件下種植畝產2000-2500公斤。

  4、臺灣紅皮
  品種來源:青海省種子管理站和青海省互助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從甘肅省定西地區旱農中心引進試種而成。
  特征特性:幼苗平展,深綠色;株型直立半展開,株高31.30±7.12厘米;莖淺紫色,莖橫斷面三棱型。葉色深綠,葉緣平展,復葉橢圓形,互生和對生;托葉呈鐮刀形。聚傘花序,花蕾橢圓形,紫色;萼片淺紫色,短尖形;花冠藍紫色,花瓣尖,尖端白色。雌蕊花柱長,柱頭圓形,無分裂,深綠色;雄蕊5枚呈圓錐形,黃色,有天然漿果;薯塊長橢圓形,薯肉黃色,致密度緊;芽眼中等,芽眼數9.20±2.30個;結薯集中,休眠期30±5天。單株產量0.42±0.06公斤,單株結薯數4.97±1.41個,單塊薯重0.09±0.02公斤;薯塊中淀粉含量17.27%, Vc14.28mg/100g,還原糖含量0.345%,粗蛋白2.31%,干物質22.04%。屬中熟品種,全生育期126±3天;耐寒性強,耐鹽堿、抗旱性弱,薯塊較耐貯藏;中抗環腐病。
  栽培要點:播前每畝施農家肥3.00-4.00立方米、純氮11.00-14.13公斤、五氧化二磷6.90-9.20公斤、氧化鉀6.00-9.00公斤;在現蕾至開花前追施純氮4.60公斤。播種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每畝播種量175.00-200.00公斤,畝保苗4500-5000株,苗齊時要及時除草松土,苗高15-20厘米時中耕培土,并畝追施純氮4.60公斤。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我省東部農業區川水地區種植。高水肥條件下種植畝產2000-2500公斤;一般水肥條件下種植畝產2000-2300公斤。

  5、夏波蒂
  品種來源:青海省霍普蘭德科技有限公司和青海省種子管理站從甘肅省定西地區旱農中心引進試種而成。
  特征特性:幼苗開展,綠色;株型直立半開展,株高41.50±4.67
  厘米;莖綠色,莖橫斷面三棱型。葉色綠,葉緣平展,復葉橢圓形,互生和對生;托葉呈倒卵形。聚傘花序,花蕾橢圓形,綠色;萼片綠色,披針形;花冠淺紫色,花瓣尖,尖端白色。雌蕊花柱中長,柱頭圓形,無分裂,綠色;雄蕊5枚呈圓錐形,黃色,無天然漿果;薯塊長橢圓形,薯肉白色,致密度緊;芽眼淺,芽眼數9.30±1.70個;結薯集中,休眠期30±2天。單株產量0.43±0.01公斤,單株結薯數4.35±0.26個,單塊薯重0.10±0.01公斤;薯塊中淀粉含量16.26%, Vc15.47mg/100g,還原糖含量0.27%,干物質21.11%。屬中熟品種,全生育期120±3天;耐寒性中等,抗旱性弱,薯塊貯藏性中等;抗環腐病。
  栽培要點:播前每畝施農家肥3.00-4.50立方米、純氮8.60-11.50公斤、五氧化二磷3.50-6.90公斤、氧化鉀6.00-9.00公斤。播種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畝播種量175公斤,畝保苗5000-5500株,苗齊時要及時除草松土,苗高10-15厘米時要中耕培土,并畝追施純氮2.30-4.60公斤,現蕾開花前,進行第一次澆水,生育期澆水2-3次。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我省川水及溝岔水地種植。高水肥條件下種植畝產2000-3000公斤;一般水肥條件下種植畝產1500-2000公斤。


  四、蠶豆品種:2個
  1、馬牙
  品種來源:青海省湟源縣種子站、青海省湟源縣農技推廣中心對農家品種采用篩選提純而成。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淺綠色;株高135.00±8.50厘米,單株有效分枝數2.80±0.21個,有效分枝率80.00%;葉姿上舉,株型緊湊。每節最多小花數6-7朵,花序長1.30±0.20厘米,主莖結莢7.30±2.10層,主莖莢數9.20±1.50個,單株莢數14.60±4.90個,單株有效莢12.40±1.40個,實莢率81.00%。莢長8.00±2.40厘米,莢寬1.80±0.10厘米,單株雙莢數1.10±0.10個,每莢1.90±0.08粒。成熟莢黑褐色,籽粒乳白色;種子長2.33±0.22厘米,單株粒數20.00±4.80粒,單株產量26.00±1.43克,百粒重135.00±5.00克;籽粒粗蛋白質28.20%,淀粉47.30%,粗
  脂肪1.48%。生育期129±2天,全生育期166±2天。抗倒伏性中等; 中
  抗輪紋病、褐斑病。
  栽培要點:播前畝施農家肥2.00-3.00立方米作底肥,畝施純氮1.10-2.00公斤,五氧化二磷3.50-7.00公斤。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畝播種量1.60-1.80萬粒,畝保苗1.50-6.00萬株,寬窄行種植,3窄1寬。生長期灌水2-3次,8-10層花序時摘心打尖,用藥劑及時防治病蟲害。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我省海拔2500-2900米的川水及中位山旱地種植。一般水肥條件下種植畝產250.00-300.00公斤;高水肥條件下種植畝產300.00-350.00公斤。

  2、青海12號(95-323)
  品種來源:青海省農林科學院作物所采用有性雜交的方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綠色;株高104.66±1.93厘米,單株有效分枝數2.10±0.22個,有效分枝率94.00%;葉姿上舉,株型緊湊。主莖始花節4.40±0.42節,始花節高11.79±0.87厘米,終花節19.10±0.85節,終花節高91.20±1.89厘米。總花節數15.67±0.89節,每節最多小花數8±1朵,花序長4.95±0.93厘米,主莖結莢9.80±1.02個,單株有效莢14.60±0.33個。莢長10.92±1.04厘米,莢寬2.22±0.15厘米,單株雙莢數1.60±0.30個,每莢2.20±0.07粒。成熟莢黑色,籽粒乳白色;種子長2.30±0.16厘米,單株粒數14.51±0.68粒,單株產量28.76±6.60克,百粒重198.20±2.40克,經濟系數0.41;籽粒粗蛋白質26.50%,淀粉47.58%,粗脂肪1.47%。生育期113±2天,全生育期143±2天。抗倒伏性中等;中抗褐斑病、輪紋病、赤斑病。
  栽培要點:播前畝施農家肥3.00-4.00立方米作底肥,畝施純氮2.50-3.00公斤,五氧化二磷4.00公斤。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種,畝播種量1.20-1.30萬粒,畝保苗1.10-1.20萬株,寬窄行種植,3窄1寬。生長期灌水2-3次,12層花序出現時摘心打尖,用藥劑及時防治病蟲害。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我省海拔2000-2600米的水地及中位
  山旱地種植。一般水肥條件下種植畝產300.00-400.00公斤;高水肥條件下種植畝產400.00-450.00公斤;旱作條件下種植畝產250.00-350.00公斤。


  五、豌豆品種:1個
  草原20號(原代號AY749)
  品種來源:青海省農林科學院作物所采用系統選育的方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幼苗半直立,深綠色;株高54.40±5.10厘米,單株有效分枝數2±1個;羽狀復葉,綠色,頂端卷須;托葉綠色;總狀花序,花柄上著生1-2朵花,花白色,旗瓣、龍骨瓣、翼瓣均為白色;硬莢,刀形,成熟莢淡黃色,莢長6.90±0.30厘米,寬14.00±1.00毫米,莢內籽粒自由排列,田間不裂莢。單株莢數15.91±3.10個,單株粒數54.30±9.30粒,每莢粒數3.50±0.30粒,單株產量15.60±3.30克,干籽粒千粒重269.90±13.90克,干籽粒粗蛋白質20.82%,淀粉47.40%,青苗含可溶性糖分2.74%,粗蛋白質7.69%,Vc31.40mg/100g。生育期101-110天,全生育期120-125天。耐旱性中、抗倒伏性強。
  栽培要點:播前畝施農家肥1.50-3.00立方米作底肥,全生育期畝施純氮2.00-3.00公斤,五氧化二磷5.00-6.00公斤。畝保苗5.00-6.00萬株,播前結合整地進行土壤處理,防治地下害蟲;有灌溉條件的地區在始花期、結莢期澆水1-2次,生長期結合除草松土2-3次。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我省川水;低、中位山旱地及柴達木灌區種植。中等水肥條件下種植,干籽粒畝產200.00-220.00公斤、青籽粒畝產800.00-1000.00公斤;旱作條件下種植,干籽粒畝產180.00-200.00公斤,青籽粒畝產600.00-800.00公斤。


  六、大蒜品種:1個。
  樂都紫皮大蒜
  品種來源:青海省樂都縣蔬菜技術推廣中心采用篩選提純的方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葉片長披針形,葉長57.00±7.40厘米,葉寬2.60±0.50
  厘米,葉片橫斷面呈月牙形,葉片綠色。葉鞘及假莖淺黃綠色,全株葉片數9±1片。株高71.10±2.30厘米,株幅40.00±3.82厘米,單株蒜瓣數5±1瓣;鱗莖扁圓球形,縱徑3.68±1.43厘米,橫徑5.60±1.35厘米,外皮紫紅色,單個鱗莖重65.90±3.92克,單瓣重9.46±1.32克,蒜苔黃綠色,長40.00±5.00厘米,粗0.50±0.10厘米,單苔重12.00±1.20克;中熟;秋天播種,生育期106-108天,全生育期285-288天;春天播種,生育期116-118天,全生育期140-144天;抗寒性強,耐旱性弱;抗灰霉病、紫斑病中等。
  栽培要點:要求在土壤疏松,肥力中上的中性土壤種植。畝施農家肥3.00-4.00公斤,純氮8.50-1.50公斤,五氧化二鱗20-30公斤;氧化鉀11.75-24.25公斤;在大蒜出苗至抽苔前分次畝追施純氮18.15-20.90公斤。秋播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春播2月下旬至3月中旬;畝播種量200.00-250.00公斤,畝保苗3.50-4.00萬株。出苗后澆水1-2次,根據蒜苗長勢追肥3-4次,蒜頭膨大期每10-15天澆水一次。用殺菌類藥劑處理蒜種防治紫斑病。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我省東部川水及湟水河沿岸有灌溉條件的地區種植。高水肥條件下種植每畝產量1700.00-1800.00公斤,一般水肥條件下種植每畝產量1500.00-1600.00公斤。


  七、菊芋品種:1個
  青芋2號
  品種來源:青海省農林科學院園藝所、青海省威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篩選提純的方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株高268.60±9.42厘米,幼苗直立,綠色,上有刺毛,紫色針點。基部分支多,葉長卵圓形,葉面粗糙;葉面及葉背均有茸毛,葉邊緣有鋸齒,中下部葉最大,葉長22.60±2.51厘米,寬13.64±1.45厘米,葉柄長7.83±1.12厘米。頭狀花序,花盤直徑1.70±0.26厘米,周圍有2-3層披針形苞,外部綠色,內為白色,邊緣黃色舌狀花;塊莖呈不規則瘤形,表皮淺紅色,肉白色,致密度緊,芽眼外突,塊莖長8.63±1.35厘米,寬3.97±0.68厘米;單株塊莖數26.70±8.71個,單株產量1243.00±268克,單塊莖重110.63±41.27克;塊莖粗蛋白1.62%,可溶性糖12.72%,粗纖維5.00%,粗脂肪1.29%。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86-192天,全生育期210.00-225天。抗旱、耐寒性中等,耐鹽堿、耐瘠薄;中抗菌核病。
  栽培要點:播前畝施農家肥3.00-4.00立方米作底肥,全生育期畝施五氧化二磷15.00公斤,氧化鉀10.00公斤。播種期10月中下旬,畝播種量70.00-80.00公斤,畝保苗0.28萬株,苗齊后除草松土;開花期及時灌水,生育期發現中心病株,及時拔除。
  適應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我省川水地區種植。水地種植畝產2800.00-3300.00公斤。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