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植保技術 >> 正文
 

茄子褐紋病的發生與防治

(發布日期:2004-11-2 10:54:37)
瀏覽人數:
茄子褐紋病是影響茄子產量和品質的重要病害之一,苗期到果實采收期都可發病,常引起死苗、枯枝和果腐,其中以果腐損失最大。在茄子運輸和貯藏過程中,由于褐紋病常造成整堆腐爛,嚴重影響農民的經濟收入。因此,認識和掌握茄子褐紋病的發生與防治對提高茄子的產量,減少損失,增加經濟效益有著重大意義。
1、癥狀主要危害葉、莖、果實,以果實危害為主。幼苗得病,莖基部出現梭形褐色凹陷斑,并生有黑色小顆粒,條件適宜時,病斑迅速擴展,幼苗碎倒,立枯,下部葉片受害,葉片出現灰白色水浸狀圓形斑點,漸變褐色,其上輪生許多小黑點,后期病斑擴大連片,常造成葉片干裂穿孔,脫落,莖多在基部受害,病斑紡錘形,邊緣褐色,中央灰白凹陷,再擴大力干腐潰瘍斑,密生黑色小點,病斑環莖一周時,整株枯死。果實受害初呈現淺褐色圓形凹陷斑,后擴展為黑褐色呈圓形或不規則形,上有明顯斑紋,著生許多小黑點,后期病果落地腐爛或仍掛在枝上干腐。
2、發病規律茄子褐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絲附著在種子上或植株的病殘體上,成為苗期初侵染的主要來源,分生孢子借風雨、昆蟲或農事操作而傳播,可直接從表皮或傷口侵入,分生孢子器寄生于寄主表皮下,使葉片和莖的上部陸續發病,病菌生長發育最低溫度為7℃,最高溫度為40℃,最適溫度為28℃,當棚溫在28-30℃,濕度在80%以上,在有菌源的情況下,只需3-5天就可傳播開。一般大棚苗床遇長期陰雨,地勢低,濕度大,溫度偏高,通風條件差,冷空氣早,霧天長,長勢嫩,密度大,易發病,危害重。對于排水不良,土壤粘重,偏施氮肥或脫肥,播種過早,定植過晚,苗期受地下或地上害蟲危害重,老病區的重茬田,都會加重褐紋病的發生。種子帶菌是引起幼苗發猝倒病和立枯病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病害遠距離傳播的媒介,土壤中的病殘體所帶病菌多造成植株莖部潰瘍,其上所產生的分生孢子進一步侵染葉片,引起葉片發病。
3、防治措施
3.1 選種抗病的品種:山東早豐茄,吉林白茄,長茄1號等。
3.2 選擇地塊:種植地要選擇地勢平整,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排灌良好的沙壤土。
3.3 實行輪作:將茄子與辣椒,番茄等茄科之外的蔬菜輪作3年以上,重病地塊輪作間隔時間更長一些。
3.4 種子處理:選籽粒飽滿,種臍無黑褐色的種子,種子消毒的方法有,①溫湯浸種,先用冷水將種干預浸3叫-4小時,然后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或用50℃溫水浸種30分鐘,立即用冷水降溫,晾干備種,②藥劑浸種,10%的“401”抗菌劑1000倍液浸種30分鐘,300倍福爾馬林溶液浸種15分鐘,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0分鐘,0.1%硫酸銅溶液浸種5分鐘,浸種后撈出,用清水反復沖洗后涼干備用,③藥劑拌種,用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和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各一份與于細土三份混勻后,用種子重量的0.1%拌種。
3.5 床土消毒:苗床選取無病凈土,床土消毒方法每平方米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0克拌細土2千克制成藥土,播種時,取1/3藥土撒在苗床上鋪墊,2/3藥土蓋在種子上。
3.6 加強田間管理:種前將地深耕細耙整平,增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和復合肥作底肥。避免偏施氮肥,結果后期及時追肥,合理灌水,定植時要除掉病苗,密度不要過大,增加田問的通風透光,采用地膜覆蓋起高壟栽培。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風透光能力,采用膜下灌水,控制適宜的溫濕度,從而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發病。每(畝)大棚用50鞏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千克,均勻地撒在地面上,中耕15厘米進行土壤消
毒,每平方米空間用硫磺5克加80%敵敵畏0.1克和鋸未20克混合后,點燃閉棚24小、時,發現病株,病果及病葉及時拔除(摘除),并帶出園外燒毀或深埋,在生育后期,為降低田間濕度,要采取小水勤灌的方法,雨季到來前,清理好排水溝,雨后及時排水,防止地面積水。
3.7 藥劑防治:①苗期發病事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4%毒礬可濕性粉劑6m倍液,或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噴霧防治,每隔5-7天噴一次,交替使用上述不同藥劑,共2-3次,可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②結果期發病可使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65%福美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l:200波爾多液等噴霧防治,③熏煙法,在溫室大棚內可采用10%百菌清煙劑或20%速克靈煙劑,或10%百菌清加20%速克靈混合煙劑,每(畝)用藥300-400克,每隔5-7天一次,共2-3次。
④不管采用什么方法,用什么農藥防治,噴藥前都有要先摘除病葉、病果,并掌握在初期用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