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種子品種 >> 正文
 

2005廣東省審(認)定通過品種簡介--玉米(一)

(發布日期:2005-4-11 9:55:44)
瀏覽人數:
29、正甜38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5001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科集團良種苗木中心
品種來源:A6/B5//C4
特征特性:甜玉米三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5~77天,比穗甜1號遲熟2~3天。株高適中,生長勢強,植株壯旺,葉片寬厚青綠,后期保綠度好,植株高203~223厘米,穗位高65~80厘米,穗長19.9~21.2厘米,穗粗4.6~4.9厘米,禿頂長1.8~2.1厘米,單穗鮮重280~304克,千粒重296.7~327克,出籽率67.4%~71.0%,一級果穗率71.8%~78.3%。果穗圓筒,籽粒黃色,可溶性糖含量16.9%~18.3%,果穗長、籽粒多,甜度較高,皮厚中等,適口性中等。抗病性和抗倒性較強,適應性較好。
產量表現:2002、2003年兩年秋季參加省甜玉米區試,畝產鮮苞分別為811.8公斤和940.42公斤,比對照種穗甜1號分別增產10.06%和17.91%,2002年增產不顯著,2003年增產極顯著。2003年秋季生產試驗畝產鮮苞856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與其它玉米品種隔離種植,以防串粉;⑵以沙壤土為好,在pH值6~7,富含有機質,排灌方便的地方種植;⑶深耕、施足基肥,按120厘米起畦,雙行植,株距25厘米左右,行距90厘米左右,每畝3000株左右;⑷施足基肥(占40%),輕施苗肥(20%),重施攻穗肥(40%),每畝總施肥量為尿素30~40公斤,過磷酸鈣30~40公斤,氯化鉀20~25公斤;⑸苗期需水量較少,孕穗期需水增加,灌漿期需水最多,根據各時期特點,合理灌溉,注意防漬排水;⑹注意防治玉米螟;(7)授粉后20天左右即可收獲上市。
制種技術要點:⑴空間隔離500米以上,或時間間隔30天以上;⑵父本先播3天后,再播母本;⑶父母本行比1:5,加強人工授粉,父本授粉后即時收割;⑷母本及時、徹底除雄,父、母本分別于苗期、花期、收獲期去雜除劣。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正甜38為甜玉米三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5~77天,比穗甜1號遲熟2~3天,豐產性較好,可溶性糖含量16.9%~18.3%,皮厚中等,適口性中等,禿頂長1.8~2.1厘米,大田表現抗紋枯病和大、小斑病。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30、明甜6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5002
選育單位: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品種來源:臺選-5/黃金選-92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6~78天,比穗甜1號遲熟3天。植株高219~240厘米,穗位高83~100厘米,穗長18.5~21.7厘米,穗粗4.8~5.2厘米,禿頂長2.2~2.6厘米,單穗重262~322克,千粒重364.2~384克,出籽率67.4%~67.7%,一級果穗率67.0%~75.5%。籽粒黃色,可溶性糖含量16.6%~17.2%。植株壯旺,粗生粗長,葉色青濃,后期保綠度好,甜度中等,皮厚中等,適口性中等。田間調查抗大、小斑病和紋枯病,其它病害發生輕,抗倒性較強。
產量表現:2002、2003年兩年秋季參加省區試,畝產鮮苞分別為822.20公斤和959.82公斤,比對照種穗甜1號分別增產12.02%和20.34%,2002年增產不顯著,2003年增產極顯著。2003年秋季生產試驗畝產鮮苞876.5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與其它玉米品種隔離種植以防串粉;⑵對土壤質地要求不嚴,但以沙壤土為好,pH6~7.5;⑶耕地要求兩犁,兩耙,起畦雙行植,畦寬4尺,雙行單株植,畝植2800~3200株;⑷施足基肥(占40%),輕施苗肥(占20%),重施攻穗肥(占40%),全生產期施肥總量視土壤肥力而靈活掌握,一般N:40斤,P2O5:20斤,K2O:30斤,配合其它生長調節劑使用;⑸濕潤灌溉,做好防旱、防澇;(6)注意防治玉米螟蟲。
制種技術要點:⑴空間隔離500米以上,時間隔離30天以上,屏障隔離50米以上;⑵錯期播種,父本分兩期,第一期比母本早播一葉齡,第二期與母本同期播;⑶父母本行比1:5,加強人工輔助授粉;⑷母本及時、徹底去雄,并做好去雜、去劣、去病工作。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明甜6號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生育期76~78天,比穗甜1號遲熟3天,豐產性較好,可溶性糖含量16.6%~17.2%,皮厚中等,適口性中等,禿頂長2.2~2.6厘米,大田表現抗大、小斑病和紋枯病。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31、正甜48(原名新世紀二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5003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科集團良種苗木中心
品種來源:美甜選-17/超甜38選-5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5~76天,比穗甜1號遲熟1~3天。植株高211~232厘米,穗位高82~90厘米,穗長16.7~20.0厘米,穗粗4.5~4.8厘米,禿頂長1.0~1.2厘米,單穗鮮重201~305克,千粒重332.2~369克,出籽率69.9~70.0%,一級果穗率51.8%~76.8%。可溶性糖含量18.3%~19.9%。株型半緊湊,生長旺盛,葉色青綠,抗病性和抗倒性較強,后期保綠度好。果穗圓筒,穗型美觀,商品性好,籽粒黃色、飽滿,甜度較高,果皮較薄,適口性較好。田間調查抗紋枯病和大、小斑病。
產量表現:2002、2003年兩年秋季參加省區試,畝產鮮苞分別為736.38公斤和921.53公斤,比對照種穗甜1號分別增產0.32%和15.54%,2002年增產不顯著,2003年增產極顯著。2003年秋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穗878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與其它玉米品種隔離種植以防串粉;⑵對土壤質地要求不嚴,以沙壤土為好,pH6~7.5;⑶耕地要做到兩犁兩耙,起畦雙行種植,畦寬4尺,雙行單株植,小行距1尺,大行距3尺,株距0.8尺,畝植3000~3300株;⑷施足基肥(占40%),輕施苗肥(占20%),重施攻穗肥(占40%),全生育期施肥總量約為N:35斤,P2O5:15斤,K2O:25斤,配合其它微量元素肥料;⑸前期需水較少,抽穗開花期需水量較多,雨天注意排除積水;⑹注意除蘗打杈;(7)注意防治玉米螟蟲,重點防治于植株大喇叭口期施放殺蟲藥毒土于心葉內。
制種技術要點:⑴空間隔離500米以上,時間隔離30天以上,屏障隔離50米以上;⑵母本比父本早播2~5天,葉齡相差約為0.5~1葉;⑶父母本行比為1:5;⑷母本及時、徹底去雄,父母本分別于苗期、花期、收獲期去雜去劣;⑸加強人工輔助授粉。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正甜48為甜玉米單交種。秋季生育期75~76天,比穗甜1號遲熟1~3天,豐產性較好,可溶性糖含量18.3%~19.9%,果皮較薄,適口性較好,禿頂長1.0~1.2厘米,大田表現抗紋枯病和大、小斑病。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32、新美夏珍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5004
選育單位:廣東省珠海市鮮美種苗發展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XM-06/XM-18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全生育期75~76天,比穗甜1號遲熟2~4天。植株高223~239厘米,穗位高72~91厘米,穗長19.4厘米,穗粗5.0厘米,禿頂長0.8厘米,單苞鮮重312克,千粒重391~393克,出籽率72.58%~72.69%,一級果穗率82%~85%。可溶性糖含量18.5%~18.8%,皮厚53.4微米,適口性88.5分。株型緊湊,葉色濃綠,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特別好,整齊度好,果穗美觀,籽粒淡黃色、飽滿、排列整齊,商品性好。高抗紋枯病,中抗小斑病,田間調查高抗莖腐病。抗倒性較強,適應性好。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兩年秋季參加省區試,畝產鮮苞分別為966.29公斤和968.44公斤,比對照種穗甜1號分別增產21.15%和12.80%,2003年增產極顯著,2004年增產顯著。2004年秋季生產試驗畝產鮮苞1049.5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與其他種類玉米隔離種植,以防串粉;⑵施足基肥,畝施過磷酸鈣50公斤,復合肥15公斤,腐熟的有機肥;⑶畝植3000株為宜,行距75厘米,株距30厘米;⑷苗期注意防治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和玉米螟;⑸一般授粉后20~25天收獲。
制種技術要點:⑴隔離條件至少有500米的空間隔離或一個月的時間隔離;⑵在育苗期、拔節期、開花吐絲期以及采收期等各個階段,嚴格去雜,母本除雄要及時、干凈、徹底;⑶保證開花授粉時期避開高溫干旱及陰雨,種子干燥處理階段避免多雨季節,以秋制,即七月前后播種為主選;⑷采用人工授粉。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新美夏珍為甜玉米單交種。秋季生育期75~76天,比穗甜1號遲熟2~4天,豐產性好,可溶性糖含量18.5%~18.8%,皮薄,適口性較好,高抗紋枯病,中抗小斑病。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33、金師王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5005
選育單位:廣州市興田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GF83/H9308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生育期為75~78天,比穗甜1號遲熟3-6天。植株高208厘米左右,穗位高71.3~74厘米,穗長20.8~21.4厘米,穗粗5.0厘米,禿頂長1.3厘米,單苞鮮重342~353克,千粒重368~374克,出籽率70.3%~72.3%,一級果穗率85%,可溶性糖含量17.2%~18.3%,皮厚62.2微米,適口性86.3分。株高適中,莖稈粗壯,整齊度好,生長勢強,果穗筒型、籽粒黃色、整齊、飽滿。中抗紋枯病,抗小葉斑病,田間調查高抗莖腐病,抗倒性較強,適應性好。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兩年秋季參加省區試,畝產鮮苞994.78公斤和1039.16公斤,比對照種穗甜1號分別增產22.72%和21.03%,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04年秋季生產試驗畝產鮮苞1077.8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與其他種類玉米隔離種植,以防串粉;⑵畝用種量直播約1公斤左右,每穴播2~3粒,畝植3200~3500株;⑶重基肥,早追苗肥催壯苗,保全苗,重施攻穗肥奪高產;⑷保持生長期土壤濕潤,開花授粉期及籽粒灌漿期要保證水分供應,做好培土和排除積水的工作;⑸大喇叭口期間重點防治螟蟲。
制種技術要點:⑴與其它玉米距離500米以上或天然隔離區內,時間隔離30天以上;⑵育苗移栽,母本比父本早播4天,父母本種植行比1:4為宜;⑶苗期至抽雄前做好去雜、去劣,母株帶1~2葉去雄,輔以人工授粉;⑷父本提前收獲并清除干凈,母本收獲后,剔除不良或表現不一致的鮮苞。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金師王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生育期75~78天,比穗甜1號遲熟3-6天,豐產性突出,可溶性糖含量17.2%~18.3%,皮薄,適口性較好,禿頂長1.3厘米左右,中抗紋枯病、抗小葉斑病。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34、南甜3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5006
選育單位: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品種來源:A4/南選26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生育期73~74天,與穗甜1號相當。植株高204厘米,穗位高67~70厘米,穗長19.8~21.5厘米,穗粗5.0~5.2厘米,禿頂長1.6~2.3厘米,單苞鮮重307~322克,千粒重369~374克,出籽率65.3%~67.3%,一級果穗率73%~80%,籽粒黃色,可溶性糖含量17.6%~17.9%,皮厚67.1微米,適口性84.5分。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田間調查高抗莖腐病。抗倒性較強,適應性較好。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兩年秋季參加省區試,畝產鮮苞分別為928.16公斤和934.69公斤,比對照種穗甜1號增產16.37%和8.86%,2003年增產極顯著,2004年增產不顯著。2004年秋季生產試驗畝產鮮苞1044.1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與其它玉米品種隔離種植,以防串粉;⑵注意防治病蟲害和適時采收。
制種技術要點:⑴隔離條件500米以上空間隔離或30天以上的時間隔離,或采用障礙物隔離;⑵母本比父本早3天播種。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南甜3號為甜玉米單交種。秋植生育期73~74天,與穗甜1號相當,豐產性較好,可溶性糖含量17.6%~17.9%,皮較薄,適口性較好,禿頂長1.6~2.3厘米,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35、粵甜10號

審定編號:粵審玉2005007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1022/794
特征特性:甜玉米單交種。秋植生育期76~77天,比穗甜1號遲熟3~5天。植株高222~224厘米,穗位高83.4~96厘米,穗長20.6~22.5厘米,穗粗5.2~5.3厘米,禿頂長1.4~1.7厘米,單苞鮮重357~376克,千粒重391~409克,出籽率69.6%~71.7%,一級果穗率85.0%。籽粒黃色,可溶性糖含量17.7%~19.0%,皮厚63.0微米,適口性86.4分。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田間調查高抗莖腐病。植株整齊緊湊,前、中期生長勢強,后期保綠度好,抗倒性較強,適應性好。果穗長粗,籽粒飽滿。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兩年秋季參加省區試,畝產鮮苞分別為1052.04公斤和1104.73公斤,比對照種穗甜1號分別增產31.09%和28.62%,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04年秋季生產試驗畝產鮮苞1174.2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選擇土壤肥力中上、排灌良好地塊種植,空間隔離400米左右;⑵春播在2月底3月初,秋播7~8月,精心播種,一播全苗;⑶畝植3200~3400株;⑷最好以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施足基肥,輕施苗肥,適施拔節肥,重施攻苞肥,全生育期施肥量為:N2:P2O5:K2O=45~50:20~24:35~40,以復合肥作基肥時,應早施磷、鉀肥,1/3的氮肥作苗期追肥,其余氮肥在拔節和作攻苞肥施用;⑸注意防旱排澇,及時防治病蟲害,重點是苗期地下害蟲和中后期玉米螟,拔節和抽雄開花前結合施肥培土兩次;⑹適時采收,一般最佳采收期在授粉后20~25天。
制種技術要點:⑴選土質疏松、肥沃、地力均勻、排灌方便的地塊,空間隔離500米以上,時間隔離30天以上,施足基肥后,精細整地,按寬1.2米包溝起畦,平整畦面;⑵父本比母本早播3~5天,在母本的在邊角地再播少量父本(約1/3),以增加花粉量和延長散粉期;⑶父母本行比為1:6;⑷每畦種兩行,行距40~50厘米,母本畝植3000株,父本畝植800株左右;⑸加強人工輔助授粉;(6)及時去雄除雜。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粵甜10號為甜玉米單交種。秋季生育期76~77天,比穗甜1號遲熟3~5天,豐產性突出,可溶性糖含量17.7%~19.0%,皮薄,適口性較好,禿頂長1.4~1.7厘米,中抗紋枯病和小斑病。適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