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種子品種 >> 正文
 

2005廣東省審(認)定通過品種簡介--水稻(二)

(發布日期:2005-4-11 9:57:50)
瀏覽人數:
8、野絲占

審定編號:粵審稻2005008
選育單位:佛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溪野占10/中二軟占
特征特性: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124~126天,與粵香占相當。植株矮壯,葉片窄直,谷粒細長,結實率高。株高90.5~93.1厘米,穗長20.4~20.8厘米,畝有效穗24.7萬,每穗總粒數114.8~119粒,結實率85.5%~88.8%,千粒重17.7~18.4克。稻米外觀品質鑒定為早造特一級至特二級,整精米率59.2%~65.6%,堊白粒率2%~13%,堊白度0.5%~1.3%,直鏈淀粉14.0%~14.2%,膠稠度80~82毫米,理化分54~60分。中感稻瘟病,中B、中C群和總抗性頻率分別為73.3%、77.8%、71%,病圃穗頸瘟為5.3級,葉瘟為3.3級;中感白葉枯病(5級)。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兩年早造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分別為415.65公斤、451.45斤,比對照種粵香占分別減產5.29%、6.81%,2003年減產不顯著,2004年減產極顯著,兩年增產的試點有梅州、龍川。2004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46.17斤,比對照種減產6.39%。日產量3.36~3.59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秧齡不宜過長,早造20~25天,晚造不宜超過15天,畝用種量1.5公斤;⑵畝植基本苗6~8萬,畝有效穗25萬左右;⑶重視防治稻瘟病和白葉枯病。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野絲占為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與粵香占相當,產量相對較低,米質未達國家優質標準,外觀品質鑒定為早造特一級至特二級,中感稻瘟病和白葉枯病。適宜我省各地早、晚造種植,但粵北稻作區早造根據生育期布局慎重選擇使用,栽培上要重視防治稻瘟病和白葉枯病。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9、粵二占

審定編號:粵審稻2005009
選育單位:惠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粵香占/朝二占
特征特性: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127~130天,比粵香占遲熟2~3天。株型好,中等穗型,著粒密,熟色好。株高97.8~101.4厘米,穗長21~21.2厘米,畝有效穗22.3~23.4萬,每穗總粒數127.7~134粒,結實率80.5%~82.9%,千粒重19.8~20.0克。早造米質達國標優質2~3級,外觀品質鑒定為特二級,整精米率57.2%~59.9%,堊白粒率6%~12%,堊白度0.3%~1.8%,直鏈淀粉含量15.0%~16.1%,膠稠度85毫米,理化分59~65分。中感稻瘟病,中B、中C群和總抗性頻率分別為53.3%、33.3%、41.9%,病圃穗頸瘟為2.6級,葉瘟為1級;中感白葉枯病(5級)。抗倒性稍差。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兩年早造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分別為439.02公斤、483.99公斤,分別比對照種粵香占增產1.61%和減產0.09%,增、減產均不顯著,兩年增產的試點有梅州、龍川、陽江、高州、雷州。2004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62.08公斤,比對照種減產3.05%。日產量3.46~3.73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疏播育壯秧;⑵重視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和防倒伏。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粵二占為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比粵香占遲熟2~3天,產量與粵香占相當,米質達國標優質2~3級,外觀品質鑒定為早造特二級,中感稻瘟病和白葉枯病。適宜我省各地晚造種植和粵北以外地區早造種植,栽培上要重視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和防倒伏。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10、黃華占

審定編號:粵審稻2005010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黃新占/豐華占
特征特性: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129~131天,比粵香占遲熟4天。株型較好,植株較高,葉片長、直,轉色順調,結實率較高。株高93.8~102.8厘米,穗長21.0~21.8厘米,畝有效穗21.4萬,每穗總粒數118.3~123粒,結實率80.5%~86.8%,千粒重22.2~23.1克。稻米外觀品質鑒定為早造特二級,整精米率40.0%~55.2%,堊白粒率4%~6%,堊白度0.6%~3.2%,直鏈淀粉含量13.8%~14.0%,膠稠度67~88毫米,理化分44~50分。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總抗性頻率分別為80%、100%、83.9%,病圃穗頸瘟為3.5級,葉瘟為3.3級;抗白葉枯病(2級)。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兩年早造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分別為434.26公斤、502.50公斤,比對照種粵香占分別增產0.51%、3.73%,增產均不顯著,兩年增產的試點有梅州、佛山、雷州。2004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9.81公斤,比對照種增產0.67%。日產量3.36~3.83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疏播培育壯秧,秧期早造28~30天,翻秋16~20天;⑵控制畝有效穗22萬穗左右。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黃華占為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比粵香占遲熟4天,產量與粵香占相當,米質未達國家優質標準,外觀品質鑒定為早造特二級,抗稻瘟病和白葉枯病。適宜我省各地晚造種植和粵北以外地區早造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11、茉莉絲苗

審定編號:粵審稻2005011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茉莉新占/豐絲占
特征特性: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130天,比粵香占遲熟3~4天。植株較高,生勢強,穗較大,粒長,熟色好。株高105.6~109.1厘米,穗長22.2~22.6厘米,畝有效穗20.5~21.0萬,每穗總粒數121.7~131粒,結實率77.1%~82.4%,千粒重22.7~23.0克。稻米外觀品質鑒定為早造特二級至一級,整精米率41.6%~54.2%,堊白粒率4%~6%,堊白度0.8%~1.2%,直鏈淀粉含量14.1%~15.0%,膠稠度80~83毫米,理化分49~54分。高抗稻瘟病,中B、中C群抗性頻率均為100%、總抗性頻率96.8%,病圃穗頸瘟、葉瘟均為2級;中感白葉枯病(5級)。
產量表現:2003年早造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423.97公斤,比對照種粵香占減產1.87%,減產不顯著;2004年早造復試,平均畝產488.99公斤,增產0.94%,增產不顯著,兩年增產的試點有梅州、惠來。2004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9.85公斤,比對照種增產0.68%。日產量3.29~3.76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疏播培育壯秧;⑵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早造用復合肥輕施中期肥,晚造重施中期肥,注意N、P、K配合施用;⑶控制畝有效穗22萬穗左右;⑷注意防治白葉枯病和防雜保純。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茉莉絲苗為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比粵香占遲熟3~4天,產量與粵香占相當,米質未達國家優質標準,外觀品質鑒定為早造特二級至一級,高抗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適宜我省各地晚造種植和粵北以外地區早造種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和防雜保純。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12、粵惠占

審定編號:粵審稻2005012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粵龍//Lemont/特青
特征特性: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122~124天,比粵香占早熟3天。莖態集,株型好,葉色濃綠,劍葉厚直,穗較大,粒大。株高100.9~101.5厘米,穗長20.4~20.6厘米,畝有效穗19.4萬,每穗總粒數122.2~133粒,結實率80.4%~81.4%,千粒重23.2~23.6克。早造米質達國標優質3級,外觀品質鑒定為一級,整精米率54.2%~55.8%,堊白粒率9%~20%,堊白度3.6%~5.0%,直鏈淀粉含量15.0%~26.2%,膠稠度50~80毫米,理化分40~61分。中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總抗性頻率分別為73.3%、77.8%、74.2%,病圃穗頸瘟為5級,葉瘟為3級;中感白葉枯病(5級)。苗期耐寒性較差,抗倒性稍差。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兩年早造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分別為418.64公斤、456.38公斤,比對照種粵香占分別減產4.61%、5.79%,2003年減產不顯著,2004年減產極顯著,兩年增產的試點有惠來、佛山。2004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39.82公斤,比對照種減產7.72%。日產量3.43~3.67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在肥力較足和臺風雨較多的地方要增施鉀肥,慎防過氮,曬好田以防倒伏;⑵注意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早造苗期注意防寒。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粵惠占為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比粵香占早熟3天,產量較低,米質達國標優質3級,外觀品質鑒定為早造一級,中抗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苗期耐寒性較差,抗倒性稍差。適宜我省各地區晚造和粵北以外地區早造種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葉枯病,并注意防倒伏和早造苗期防寒。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13、玉香油占

審定編號:粵審稻2005013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TY36/IR100//IR100(TY36是利用三系不育系K18A為受體,與玉米雜交的后代中,選育出來的穩定中間品系)
特征特性: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126~128天,與粵香占相當。葉色濃,抽穗整齊,穗大粒多,著粒密,熟色好,結實率較高。株高105.6~106.4厘米,穗長21.1~21.6厘米,畝有效穗20.3萬,每穗總粒數128~136粒,結實率81.6%~86.0%,千粒重22.6克。稻米外觀品質鑒定為早造一級至二級,整精米率46.3%~47.0%,堊白粒率13%,堊白度2.6%~8.7%,直鏈淀粉含量23.7%~26.3%,膠稠度47~75毫米,理化分34~44分。中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總抗性頻率分別為66.7%、77.8%、67.7%,病圃鑒定穗瘟、葉瘟均為3級;中感白葉枯病(5級)。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兩年早造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分別為463.28公斤、518.18公斤,比對照種粵香占分別增產5.57%、6.96%,2003年增產不顯著,2004年增產極顯著,除韶關、清遠、肇慶試點一年增產外,其他試點兩年增產。2004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8.29公斤,比對照種增產2.45%。日產量3.68~4.04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適時播植,培育壯秧;⑵合理密植,畝插足8~10萬基本苗;⑶耐肥抗倒性較強,選擇中等或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區種植,施足基肥,早施重施促蘗肥;⑷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葉枯病。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玉香油占為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與粵香占相當,產量較高,米質未達國家優質標準,外觀品質鑒定為早造一級至二級,中抗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適宜我省各地早、晚造種植,但粵北稻作區早造根據生育期布局慎重選擇使用,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葉枯病。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14、銀花占2號

審定編號:粵審稻2005014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小銀占/粵香占
特征特性: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131~132天,比粵香占遲熟5~6天。株型好,早生快發,葉片窄,熟色好,生育期偏長。株高100.0~104.7厘米,穗長20.4~20.9厘米,畝有效穗22.2~22.9萬,每穗總粒數122.9~136粒,結實率78.8%~83.9%,千粒重19.3~19.5克。早造米質達國標優質3級,外觀品質鑒定為特一級至特二級,整精米率54.2%~58.5%,堊白粒率3%~8%,堊白度0.3%~0.4%,直鏈淀粉含量13.7%~15.0%,膠稠度71~81毫米,理化分58~59分。中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總抗性頻率分別為73.3%、77.8%、67.8%,病圃穗頸瘟、葉瘟均為4級;中抗白葉枯病(3級)。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兩年早造參加省常規稻優質組試,平均畝產分別為427.98公斤、468.92公斤,比對照種粵香占分別減產0.94%、3.21%,減產均不顯著,兩年增產的試點有汕頭、惠來。2004年早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40.62公斤,比對照種減產7.55%。日產量3.27~3.54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⑴早造宜于2月下旬初播種,清明前移植,晚造宜于7月上旬播種,7月下旬移植;⑵移植后要注意調控大田的最高分蘗數,提高成穗率和培育大穗,最高苗數控制在30萬苗左右,畝有效穗20萬左右;⑶提倡稻草回田,施用腐熟農家肥作底肥,多施有機肥,以提高其產量和品質;⑷注意防治稻瘟病,晚造種植要注意防治跗線螨。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銀花占2號為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比粵香占遲熟5~6天,產量與粵香占相當,米質達國標優質3級,外觀品質鑒定為早造特一級至特二級,中抗稻瘟病和白葉枯病。適宜我省中南部地區早造種植和粵北以外地區晚造種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