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種子行業標準 >> 正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小麥GB1351―1999

(發布日期:2005-4-12 10:34:03)
瀏覽人數:
前 言

  GB1351――1986《小麥》是1986年修訂的。十幾年來由于農業種植品種的變化,小麥粉加工企業需求的變化,使糧食生產結構和糧食購銷矛盾更為突出,原標準已經滯后。
  本次修訂以原標準為基礎,參照了國外小麥的標準及有關省市近年對商品小麥的測報數據和研究結果,新標準把原標準中小麥皮色和粒質六類分為九類,并對小麥同色比例、硬質率進行了調整,把北方冬小麥、南方冬小麥、春麥質量指標合并為一個質量指標。
  新標準既有先進性、科學性,又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新標準可以滿足農業區域性種植,小麥的收購、銷售、加工的要求。
  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代替GB1351―1986。
  本標準由國家糧食儲備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提出。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國家糧食局標準質量管理辦公室;參加起草單位:河南省糧食局、北京市糧食局、四川省糧食局、黑龍江省糧食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唐瑞明、龍令俐、謝德富、周光俊、江欣、劉成祥。

小麥 GB1351―1999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小麥的有關定義、分類、質量指標、檢驗方法及包裝、運輸、貯存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收購、貯存、運輸、加工、銷售的商品小麥。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490―1985 糧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檢驗 一般規則
  GB/T5491―1985 糧食、油料檢驗 扦樣、分樣法
  GB/T5492―1985 糧食、油料檢驗 色澤、氣味、口味鑒定法
  GB/T5493―1985 糧食、油料檢驗 類型及互混檢驗法
  GB/T5494―1985 糧食、油料檢驗 雜質、不完善粒檢驗法
  GB/T5497―1985 糧食、油料檢驗 水分測定法
  GB/T5498―1985 糧食、油料檢驗 容重測定法

3 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3.1 容重
  小麥籽粒在單位容積內的質量,以克/升(g/L)表示。
  3.2 不完善粒
  受到損傷但尚有使用價值的顆粒。包括下列幾種:
  3.2.1 蟲蝕粒:被蟲蛀蝕,傷及胚或胚乳的顆粒。
  3.2.2 病斑粒:粒面帶有病斑,傷及胚或乳的顆粒。其中:
  3.2.2.1 赤霉病粒:籽粒皺縮,呆白,有的粒面呈紫色,或有明顯的粉紅色霉狀物,間有黑色子囊殼。
  3.2.2.2 黑胚粒:籽粒胚部呈深褐色或黑色的顆粒。
  3.2.3 破損粒:壓扁、破損,傷及胚或胚乳的顆粒。
  3.2.4 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種皮不超過本顆粒長度的顆粒,芽或幼根雖未突破種皮已有芽萌動的顆粒。
  3.2.5 霉變粒:粒面生霉或胚乳變色變質的顆粒。
  3.3 雜質
  包括下列幾種:
  3.3.1 篩下物:通過直徑1.5mm圓孔篩的物質。
  3.3.2 礦物質:砂石、煤渣、磚瓦、泥土及其他礦物質。
  3.3.3 其他雜質:無使用價值的小麥粒,生芽粒中芽超過本顆粒長度的小麥粒,毒麥、麥角、小麥線蟲病、小麥腥黑穗病等麥粒,異種糧粒及其他雜質。
  3.4色澤
  一批小麥的綜合色澤。
  3.5氣味
  一批小麥的綜合氣味。

4 分類

  根據小麥的皮色、粒質和播種季節分類;
  4.1 白色硬質冬小麥:種皮為白色或黃白色的麥粒不低于90%,角質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麥。
  4.2 白色硬質春小麥:種皮為白色或黃白色的麥粒不低于90%,角質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麥。
  4.3 白色軟質冬小麥:種皮為白色或黃白色的麥粒不低于90%,粉質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麥。
  4.4 白色軟質春小麥:種皮為白色或黃白色的麥粒不低于90%,粉質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麥。
  4.5 紅色硬質冬小麥:種皮為深紅色或紅褐色的麥粒不低于90%,角質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麥。
  4.6 紅色硬質春小麥:種皮為深紅色或紅褐色的麥粒不低于90%,角質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麥。
  4.7 紅色軟質冬小麥:種皮為深紅色或紅褐色的麥粒不低于90%,粉質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麥。
  4.8 紅色軟質春小麥:種皮為深紅色或紅褐色的麥粒不低于90%,粉質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麥。
  4.9 混合小麥:不符合4.1至4.8各條規定的小麥。
  4.10 其他類型小麥的分類方法另行規定。

5 質量指標

  5.1 各類小麥按容重分為五等,低于五等的小麥為等外小麥。等級指標及其他質量指標見表1。

表1 小麥質量指標

等級
 容重,g/L
 不完善粒,%
 雜質,%
 水分,%
 色澤、氣味
 
總量
 其中:礦物質
 
1
 ≥790
 ≤6.0
 ≤1.0
 ≤0.5
 ≤12.5
 正常
 
2
 ≥770
 ≤6.0
 
3
 ≥750
 ≤6.0
 
4
 ≥730
 ≤8.0
 
5
 ≥710
 ≤10.0
 
注:水分含量大于表1規定的小麥的收購,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5.2 小麥赤霉病粒最大允許含量為4.0%,單立赤霉病項目,按不完善粒歸屬。
  小麥赤霉病粒超過4.0%的,是否收購,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收購超過規定的赤霉病麥,要就地處理。
  5.3 黑胚小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是否收購或收購限量。收購的黑胚小麥就地理。
  5.4 衛生檢驗和植物檢疫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執行。

6 檢驗方法

  6.1 檢驗的一般的原則按GB/T5490執行。
  6.2 扦樣、分樣按GB5491執行。
  6.3 色澤、氣味鑒定按GB/T5492執行。
  6.4 類型、角質率檢驗按GB/T5493執行。
  6.5 雜質、不完善粒檢驗按GB/T5494執行。
  6.6 水分檢驗按GB/T5497執行。
  6.7 容重檢驗按GB/T5498執行。

7 包裝、運輸和貯存

  包裝、運輸和貯存按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執行。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chun)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de)。因部分文章(zhang)來(lai)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ren)不同(tong)意(yi)刊(kan)載(zai)您(nin)的(de)信息(xi)請速與本站聯系(xi), 我(wo)們將盡(jin)快按您(nin)的(de)要求(qiu)修(xiu)改(gai)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ben)站不保(bao)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she)置的(de)外部鏈接的(de)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yin)作品內(nei)容(rong)、版權(quan)和其它(ta)問題需(xu)要同本(ben)網聯系的(de),請在30日內(nei)進行。聯系電(dian)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