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關鍵字  
首頁 >> 科技頻道 >> 植保技術 >> 正文
 

優質冬小麥——荊芥高效栽培技術

(發布日期:2004-11-2 17:35:33)
瀏覽人數:
    河北省玉田縣楊家套鄉張家選村農民李永新,2003年在自己1.3公頃的承包地上,采取優質冬小麥—荊芥連作的栽培模式,獲得了較高的效益。667平方米產優質冬小麥450千克,667平方米產值495元,667平方米效益143元;667平方米產荊芥穗170千克,荊芥秸250千克,北京同仁堂河北中藥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訂單收購,667平方米產值1545元(其中荊芥穗667平方米產值1445元,荊芥秸667平方米產值100元),667平方米總效益1217元。上下兩茬共獲純效益1360元。其主要栽培技術如下。
    1.冬小麥高產栽培
    1.1 選用優質專用小麥品種“超優66”。該品種具有稈硬抗倒、抗寒、抗病、灌漿快、落黃好、成熟較早的特性。
    1.2 施足底肥。每畝施入優質有機肥3000千克、磷酸二銨25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鉀15千克,硫酸鋅1千克,于耕地前撒于地表,實行全層施肥,或隨機播每667平方米施撒可富45~50千克,硫酸鋅1千克。
    1.3 適時精量播種。9月28日~10月5日播種,不種寒露麥。播量為每667平方米12千克。
    1.4 科學運疇肥水。一是適時冬灌,保苗安全越冬。11月底~12月初進行了冬灌,灌水量以當天能滲完為宜。結合澆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千克。二是重施拔節肥水,保穗增粒。4月15日~20日澆拔節水,每667平方米追施20千克尿素。三是澆好灌漿水和麥黃水,增加粒重,防止早衰。此期澆水注意了兩點:一是風天不澆,否則會引起大面積倒伏。二是實行根外追肥,每667平方米用0.15~0.25千克磷酸二氫鉀對水40~50千克均勻噴灑,起到了養根、保葉、防早衰的作用。
    1.5 及時防治病蟲草害 返青至起身期,每667平方米用苯磺隆10克加2,4D-丁酯25克進行噴霧,防除麥田雜草婆娘蒿、薺菜等。拔節抽穗期,每667平方米用20%粉銹寧100克兌水50千克噴霧,及時防治了小麥白粉病。抽穗至灌漿期,用40%氧化樂果50~75毫升對水50~60千克噴霧,10天后對小麥穗蚜進行了第二次除治。
    2.荊芥的無公害栽培
    2.1 結合整地,施足基肥 麥收后立即用旋耕梨旋地,耕深30厘米,使粗肥與土壤充分混均。基肥足,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機肥2000~2500千克、硫酸鉀型復合肥15千克。地旋好后,做成1.3米寬的畦,畦面要平。
    2.2 播種 6月底播完,條播,行距25厘米,每畦開三條1~1.5厘米的淺溝。種子用溫水浸6~8小時后與細沙拌勻,播種時將種子均勻撒于溝內,覆土0.5~1厘米。稍鎮壓后立即澆水。每667平方米用種量0.5~0.75千克。出苗前保持畦面濕潤。
    2.3 田間管理 當小苗長出3~4片真葉、苗高7厘米時結合中耕除草,按株距3~4厘米間苗一次,并澆水。當苗長到5~6片真葉,苗高10厘米時,結合中耕除草按株距7~8厘米,三角曲線定苗。荊芥共需追肥3次,苗高10厘米時施第一次,苗高20厘米時施第二次,苗高30厘米以上時施第三次,追肥量是每667平方米10千克尿素。
    2.4 病蟲草害的防治
    2.4.1 病害。①根腐病。7~8月高溫多雨時期易發病。感病植株地上部迅速萎蔫,根及根莖部變黑腐爛,有較明顯的發病中心。防治方法:拔除病株后,將病穴用石灰粉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或甲墓托布津500倍液處理。②莖枯病。危害莖、葉和花穗。莖稈受害后出現水浸狀病斑,褐色,后向周圍擴展,形成繞莖枯斑,致使上部枝葉萎蔫,逐漸變枯而死;葉片發病后,似開水燙傷狀;葉柄為水浸狀病斑;穗部發病呈黃褐色,不能開花。初有發病中心,后迅速蔓延。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50%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每7~10天噴1次,連續2~3次。③白粉病。主要在夏季高溫多雨季節浸染葉片。防治方法是用50%硫懸浮劑200~400倍液噴霧。
    2.4.2 蟲害。田間發生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害蟲時,用植物農藥清源寶500倍液噴霧防治。但蟲口密度不高的情況下,盡量不用藥防治。
    2.4.3 草害主要是菟絲子。菟絲子是旋花科寄生性雜草,從植株莖向上纏繞,以吸盤吸取植株營養使植株生長不良,嚴重時植株纏繞致死。防治方法是發現菟絲子要立即連同藥材植株一同拔除,帶出田外。
    2.5 科學采收、晾曬 大田中80%花穗達到半花半籽時進行采收。選晴天露水干后,用鐮刀從根部割下全株。收割后將荊芥穗從花穗的基部剪下。如不能及時剪完,要將割下的荊芥捆成小捆,置于陰涼處立放。將剪下的穗晾干,置于陰涼干燥處堆放3~4天后,再晾曬一次,晾至足干后收藏待售。晾曬期間注意防止雨淋,防露水打濕,以免變色,影響質量。荊芥秸晾干后打包成捆待售。 

相關信息

版權聲明

 1.本欄目為純公益性欄目,無任何商業目的。因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若單位或個人不同意刊載您的信息請速與本站聯系, 我們將盡快按您的要求修改或刪除。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農資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為資料提供者和原作者所有。

 3.本站不保證為向用戶提供便利而設置的外部鏈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371-63563137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