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近日就化肥價格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當前各方面普遍反映化肥價格上漲較快,對種糧收益的影響較大,那么,全國化肥價格上漲的總體情況究竟如何?
答:2004年3月份,全國平均尿素出廠價格達到每噸1451元,比上年同期上漲148元,漲幅11.3%;國產磷酸二銨同比上漲20.9%。化肥零售價格也逐步上升。今年3月份,全國平均尿素零售價格每噸1602元,漲幅14.8%;國產磷酸二銨漲幅16.7%。
記者:有人認為,是糧食價格的上漲引發了化肥漲價,那么化肥價格上漲的原因是什么,應當如何看這次化肥漲價?
答:化肥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化肥用煤炭、成品油等原材料、燃料價格上漲,導致國內化肥生產成本上升。據安徽省化肥工業協會測算,2004年一季度因煤炭漲價每噸尿素生產成本同比增加310元,磷礦石、硫酸、煤炭等原材料漲價致使磷酸二銨生產成本同比增加354元。二是國際市場價格和海運費上漲,導致進口成本增加,并使進口減少、出口增加。如中農公司從美國進口的磷酸二銨離岸價格,去年10月底為170美元,目前為215美元;美國到中國的海運費去年10月份為每噸40美元,目前為70美元。
記者: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化肥價格的形成機制有哪些變化?目前國家對化肥價格是怎樣監管的?
答:目前化肥價格管理體制的基本情況是,化肥零售價格全部放開由市場形成;在出廠環節,國家只對大型尿素生產企業(目前有26家)出廠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中準價每噸1400元,上下浮動幅度10%,有17個省對其他一些化肥的出廠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在進口環節,國家對中央進口化肥實行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管理,根據進口成本分批核定港口交貨價格,部分省區對地方進口化肥也實行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管理;除此之外,其他化肥的出廠和港口交貨價格以及所有化肥的批發價格,都實行市場調節,價格也主要由市場形成。
記者:國家穩定化肥價格上漲的措施是否取得了成效?當前化肥價格是繼續上升還是有所下降?
答:目前,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已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化肥產量大幅增長,供應充足,市場穩定。今年一季度,我國化肥產量折純量達1065.55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5%。二是進入4月份以來化肥價格穩中有降。據監測,進入4月份以來,12個糧食主產省區主要化肥品種零售價格連續三周小幅下降,4月19日尿素零售價格每噸1563元,比3月29日下降41元;進口磷酸二銨2615元,下降55元;國產磷酸二銨2201元,下降48元;各品種降幅在0.43%—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