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份監控農資漲價的文件、通知雪片似地飛出山西省物價局;一張張宏觀分析農資漲價、微觀調查農資情況的報告送往省領導和國家發改委領導的案頭;一個個巡查組、督查組、農資價格檢查組走縣入村下地頭了解農村狀況,檢查農資價格,關心農民疾苦。工作節奏高速運轉,政策措施高密度出臺,是該局近幾年所沒有的。今年以來,山西省物價局一切工作的重心都在圍繞“農”字大做文章。 微觀調查現象
經歷了長達6年的市場低迷,2003年下半年農產品市場風起云涌,糧價一路飄紅。今年伊始中央就農民增收又發出了國字“一號文件”,讓壓抑已久的農民興奮不已。然而剛剛感到寬慰的農民,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這幸福的感覺,農資價格就緊隨其后,猛虎般地漲上來。這只惡虎不僅吞掉了給農民的部分政策實惠,而且還給種糧農民增添了幾分憂愁。
一年之計在于春。正當春耕備耕的黃金時期,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卻出現了強勁上漲的勢頭。據調查,今年一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山西產尿素出廠價上漲了15%,零售價上漲了20%;云南產磷酸二銨零售價格由去年的2000元上升到2500元,上漲25%;受化肥價格上漲影響,農膜、農藥價格也出現上漲。
山西省物價局巡查組曾走訪了運城市楚侯鄉陳永莊村,晉城市城區金村鎮沾永村、金村、高平市南趙莊村,長治市堠北莊下泰村等十幾個村莊的農民,了解到農民普遍都感覺今年化肥的價格比去年漲了許多,特別是尿素和復合肥,漲得更多,每袋(50公斤)復合肥漲了14元錢。運城市楚侯鄉陳永莊村村民陸登窩說,今年因化肥、種子、地膜等農資漲價,我農每畝地要比去年多投入十幾元錢。國家對農民的優惠政策,其中一項是農民種一畝小麥補貼10元錢,農資漲價,把這項給農民的優惠政策全都吞食掉了。難怪有些農民說,國家給予我們的實惠,還沒等我們裝進腰包,就被農資漲價給掏走了。
宏觀分析原因
農資生產經營環節,也有一本難念的經。山西省物價局經過多方深入地研討,分析出農資上漲的原因。
首先是長期低位運行后的恢復性上漲。2003年下半年國民經濟各個主要行業增長強勁,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呼之欲出,能源、基礎原材料、化工、紡織、機械等產品價格明顯上漲,特別是去年四季度糧油等農副產品價格大幅走高后,受景氣周期和比價效應影響,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在經歷了長達數年的低位運行后,出現了顯著的恢復性上漲。
其次是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引發的成本推動。自1999年以來,作為化肥生產的主要原料和燃料的原煤、化工用煤和焦炭價格不斷上漲,進入新千年后國際國內市場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等漲幅較大,化工、機械、鋼鐵、石化制品等產品價格也不斷上升,進口化肥海運費用大幅飚升,這些都成為推動農資產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內在因素。
最后是政策效應的顯現。今年黨中央下發了事關農業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中央1號文件,這一重要文件的出臺,引起了良好的政策效應,農民增加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產量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從而使農資產品需求量增大。同時國際市場農資產品價格上漲也是拉動山西農資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盡管這次農資漲價系市場調節和生產成本推動所致,農資漲價有其合理性。但農資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價格上漲直接關系著廣大農民的生計問題,我國有句古語,叫做“谷賤傷農”。過去由于糧賤,傷了農民的心,但糧食低價和農資高價本質是一樣的,同樣涼農民的心。因為糧價低,農資價格高,許多農民紛紛棄糧種棉,或棄農打工。
觸目驚心的事實,給人們敲響了警鐘。長此以往我們賴以生存的糧食就會越來越少,遏制農資漲價,出臺優惠政策,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迫在眉睫。
讓農民笑起來
生于農民家庭,長于貧困山村的山西省物價局局長王正喜,血脈中流動著農民的血液,農民的利益牽動著他的神經。在這次遏制農資價格上漲的戰役中,王正喜親自掛帥,盡心竭力。在他的率領下,山西省物價局有關人員工作起來一路小跑,加班加點,出臺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第一,認真落實對化肥生產經營企業的優惠政策,降低生產經營成本。電網企業要認真落實化肥用電價格優惠政策,保持化肥用電價格穩定。對化肥鐵路運輸繼續實行優惠運價,并免征鐵路建設基金。2004年恢復對尿素生產增值稅先征后返50%的政策。
第二,加強化肥價格監管,穩定化肥價格。對列入定價目錄實行政府指導價的化肥,出廠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即尿素、硝酸磷肥的出廠中準價格分別為每噸1400元和1430元,企業可根據市場供求情況在10%的幅度內上下浮動。對未列入定價目錄的國產化肥出廠價格實行調價備案制度的干預措施。
第三,加強糧食作物種子價格管理。凡享受政府補貼或其他補助的糧食作物種子價格,務必要穩定在今年2月底的市場價格水平上。各毗鄰市、縣的糧食作物種子銷售價格要相互銜接,但不得互相攀比,互相抬價,推動價格上漲。
縝密有效的措施遏制了農資價格的上漲。運城市國產甲級磷酸二銨月20日銷價2300元/噸,4月20日銷價為2200元/噸,每噸下降了100元。長治市4月份磷酸二銨零售價格為2650~2750元/噸,比3月底的價格下降了50~60元/噸。據山西省物價局5月10日的監測數據顯示,全省平均零售價碳酸氫銨為每噸460元,尿素為每噸1550元,已穩定在4月20日的價格水平;磷酸二銨(國產)每噸2250元,地膜每噸9970元,棚膜每噸10220元,同3月20日相比分別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據對運城、晉城、長治、臨汾等地的調查,農資價格的平穩下降,加上糧食價格的上漲和減免部分農業稅的優惠政策,農民每種一畝糧可增收12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農民得到的實惠,還是大大高于農資漲價的損失,農民因農資漲價而緊鎖的眉,又舒展了,種糧的積極性也隨之高漲。
山西農資價格穩中趨降可喜可賀,但受我國煤電油運輸供應趨緊,煤炭價格仍呈現上漲趨勢,以及國際市場石油和海上運輸價格居高不下等因素的拉動,化肥價格的監控仍任重道遠。山西物價人還須彎腰弓背,迎接一個又一個嚴峻的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