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首頁 >> 信息中心 >> 農資市場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諸多因素拉動農資價格上漲
//chinaqfs.com 2005-7-19 6:39:32 瀏覽:

從2003年第四季度以來,受國際市場肥價持續大幅上漲、國內用肥需求增加和化肥生產成本上升等諸多因素影響,我國化肥價格一路高攀,農藥、農膜、種子等價格也隨勢上揚,居高不下。據農業部門對全國160個物價信息網點縣調查,今年一二月份與去年同期相比,一些農資價格上漲幅度超過20%。以尿素為例,過去,每噸尿素的國際市場價為150美元,現在漲到了270美元。   
   
  另據有關部門對四五十家化肥生產企業的調查,由于源頭產品如石油、煤炭、電力、運輸價格迅猛上漲等原因,每噸尿素要增加600元的生產成本,因此,大多數化肥生產企業紛紛把漲價作為消化巨額成本的手段。    
   
  同時,隨著中央惠農政策的出臺及糧食價格上漲,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種糧面積擴大,農資需求相應增加,也成為拉升農資價格的重要因素。    
     
  多頭并舉,抑制農資價格上揚      
   
  針對農資價格的不斷上漲,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化肥生產流通、穩定化肥市場價格的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農資價格上漲給農民造成的影響。    
     
  首先,在扶植生產、促進供求平衡方面,一是抓好化肥生產用煤、電、油、天然氣等原材料的供應,對化肥生產用氣、用電實行優惠價格;對尿素實行增值稅先征后返50%的政策,并對國產磷酸二銨每噸補貼100元;二是促進流通,增加化肥用煤和化肥產品的鐵路運輸計劃,并免收鐵路建設基金,對化肥鐵路運輸實行優惠運價(僅此一項,每年可減少運費50多億元);三是加強儲備,采取財政貼息的辦法,建立化肥淡季商業儲備制度;四是控制出口,對尿素、磷酸二銨等主要化肥品種暫停出口退稅,對尿素出口按不同季節分別征收15%~30%的季節性關稅,嚴格控制補貼生產的化肥資源外流;五是加強監管,對尿素等化肥出廠價實行政府指導價或最高限價,對批發和零售環節按照從緊從嚴的原則規定進銷差率、批零差率,對無煙塊煤價格實行干預措施,控制化肥生產用煤價格過度上漲,同時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依法嚴厲查處化肥價格違法行為。      
   
  述政策措施的實施,取得了明顯成效。首先,促進了生產快速增長,2004年的化肥產量比2003年增長了15.2%,今年1月~4月化肥產量同比又增長10%;同時,進口增加,出口明顯減少,今年1月~5月化肥進口同比增長20.1%,化肥出口下降18%,其中尿素出口下降27.6%,春耕化肥供應量增加。此外,企業庫存增加,化肥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受到抑制,從去年4季度以來,化肥價格漲勢明顯趨緩,預計今年化肥供應可望實現基本平衡,化肥市場價格再度大幅上漲的可能較小。      
   
  市場呼喚長效機制 直補政策有望出臺      
   
  國家發改委農產品、農資、水資源價格處一位負責人對本刊記者說,為抑制農資價格上漲,保護農業生產和農民的切身利益,有關部門是所有一切能想到的辦法和可利用的政策手段都用上了。    
   
  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化肥作為農產品的投入品,它的上游產品如煤、電、運等是完全市場化的,它的后續產品也是放開的,只有中間產品的價格是以大量政策性支撐作背景實行管制,這就決定了這種“管制”在時間和范圍上的局限性。比如,近年來國家出臺了諸多對化肥生產企業的優惠政策,仍不足以抵擋原材料漲價的幅度;國家在農業生產資料的“產前”補貼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但農民并沒有直接享受到其中的實惠。因此,探索創新農資補貼機制,使農民得到真正的實惠,成為社會各界和農民群眾的一致呼聲。有關專家認為,國家與其給農資生產和流通企業補貼,還不如直接補貼給農民。將“農資補貼”直補給終端環節———種糧農民,可以按照漲價部分補貼給農民。這樣做,一是環節少,操作簡便,便于監督;二是成本低,可提高專項資金使用效率;三是讓農民看到真金白銀的實惠,進一步調動種糧積極性。     
   
  目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等部委正在抓緊研究改革化肥價格管理體制等問題,有關放開化肥價格、對農民實行化肥直補的政策和實施辦法正在前期調研和醞釀之中,預計不久的將來,這項惠農政策將給廣大農民帶來實惠。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

相關信息
·安徽省農資流通協會成立 (2006-9-28)
·陜西農資價格止跌回彈 (2006-9-27)
·農資打假行動挽回損失6000萬 (2006-9-26)
·購買農資商品應注意什么? (2006-9-25)
·秋播農資貨足價低 (2006-9-25)
·河南:152萬噸農資備戰“三秋” (2006-9-21)
·河南漯河:農資打假保秋播 (2006-9-21)
·青海省10家企業發出政企聯防假劣農資倡議書 (2006-9-21)
·海南省的農資價格已經持續五個月出現負增長 (2006-9-20)
·如何投訴偽劣農資 (2006-9-19)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