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我省工商局通報了今年上半年全省農資打假的十大案例。這些案例涉及我省的科技成果以及知名企業。省工商局有關負責人說,知名企業參與造假、科技成果遭遇仿冒,足以看得出農資市場的混亂。
據介紹,湯陰縣金穗種業有限公司制造冒牌“鄭單958”玉米雜交種子案,被假冒的“鄭單958”玉米雜交種子就是已經轉化的我省科技成果。這一品種因其抗病蟲性強,以及產量高、外觀好等原因深受農民喜愛。這一品種被仿冒不但會使農民減產減收,還將直接影響這一科技成果的轉化。
鄭州市賽諾特農化產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小有名氣的農藥生產企業。但是,自2005年3月起,卻在未取得農藥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偽造河北贊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農樂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7個農藥生產廠家的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號、批準文號加工生產“麥樂寧”、“多菌靈”、“井崗霉素”等13種農藥產品,非法經營額15677元。
北京金賽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也是一家生產農藥的知名企業。然而在2005年1月卻在未取得農肥登記證的情況下,委托開封宏達書刊印刷裝訂廠加工“金賽陽”花苗床專用肥1981袋、計39.62噸。
除了這三起案件外,滎陽市供銷商貿有限公司銷售不合格復合肥案、盧氏縣煙草公司銷售無合格證復混肥案、李卡茵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玉米雜交種子案、貴花香銷售不合格柴油機案、商丘市吳氏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銷售不合格“南亞”牌復合肥案、固始縣農業生產資料公司東大店門市部銷售不合格肥料案、正陽縣慎水供銷社西關化肥專營部銷售不合格復合肥案同時被列上此次通報的“黑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