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農業部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國農業系統以種子、農藥、肥料、飼料、獸藥為重點產品,緊扣關鍵農時季節,從加強源頭治理、狠抓市場監管、強化服務指導和加強制度建設四個方面入手,嚴把農資生產、流通和使用三個關口,扎實推進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共為農民挽回損失8.5億元。
今年上半年,各地農業部門圍繞春耕備耕,以產品標簽、市場主體資格、產品廣告和產品質量為檢查重點,全面開展農資市場整頓,徹底清查縣、鄉一級農資市場和經銷門店。據不完全統計,各地共出動執法檢查人員77萬人次,檢查各類農資生產企業38萬多個次,整頓各類農資市場11.2萬個次,查獲各類假劣農資產品4.5萬噸,貨值2.7億多元。與此同時,各地農業部門組織骨干力量,強化上下聯動,與公安等部門密切配合,查處了浙江“稻卷寧”假劣農藥案、江蘇“蟲病無影”假劣農藥案等一系列涉案金額較高、造成損失較大、社會反響強烈的重大案件。據不完全統計,各地上半年共立案查處假劣農資案件25941件,其中案值5萬元以上的大案要案152起,搗毀了1700多個制假售假窩點,依法嚴懲了一批違法犯罪分子。
在專項治理行動中,各地以“放心農資下鄉、維護農民權益”為主題,廣泛開展了“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通過現場咨詢、發放資料、贈送圖書等多種方式,將農資法律法規、識假辨假常識、科學選購使用知識等送到農民手中,送到田間地頭。累計有7000多萬名群眾收看收聽了“放心農資與維權知識”電視專題和廣播講座,有力地提高了農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為促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農業部一方面組織對種子、農藥、肥料、飼料、獸藥等農資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并公開通報抽查結果,曝光違法違規企業和不合格產品;同時結合測土配方施肥行動、科技入戶行動,積極向農民群眾推薦優質產品,指導農民放心消費。另一方面,農業部在全國啟動了“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試點工作,探索通過發展連鎖經營,鼓勵農資直供,加強科技服務,建設信用體系,扶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多種有效途徑和方法,促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從源頭上杜絕假劣農資坑農害農事件的發生。
從農業部對各地督查的情況看,今年上半年農資市場秩序持續好轉,但問題仍很突出。農業部有關人士表示,下一步,農業部門將進一步深入推進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加大典型案件的查處和曝光力度;切實搞好“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試點,繼續大力發展連鎖經營;創建一批“農業部定點農資市場”;提升農資質量預警和防范水平,增強農資市場監管能力。
鏈接
農資打假10大案件
上半年,全國農業系統在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中,積極會同公安等部門查處案值5萬元以上制售假劣農資案件152起,保護農民利益。現公布典型案件10起。
1.浙江省杭州市蘇杭農化有限公司和西湖農藥廠制售假“稻卷寧”農藥案;2.安徽省畜牧局查處韓敘良制售假獸用生物制品案;3.江西省高安市何色銅等人制售“瘦肉精”案;4.江蘇省淮安市農業局查處“蟲病無影”假農藥案;5.遼寧省錦州市碩豐農藥有限公司非法生產甲拌磷原藥案;6.山東省青州市祥立豐農化有限公司制售假劣農藥案;7.吉林省榆樹市牛萬春、高啟明制售假種子案;8.湖南省德州種業有限公司經營推廣未經審定雜交水稻種子案;9.廣西自治區南寧市唐嵐銷售假冒“正大619”玉米種子案;10.四川省自貢市尖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銷售劣玉米種子案。
《市場報》 (2005年10月10日 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