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綿綿,氣溫偏低,2月8日上午,記者在市農資大市場轉了一圈,發現只有三三兩兩選購農資的人,農資生意還沒有“火”起來。但農資市場內多家經銷商都準備了充足的待銷農資。
“種子、化肥等物資要先準備好,天氣轉好后,就要抓緊整理土地。”在某農資經銷商門面上,安鄉的李師傅一口氣買下了供100多畝地用的三箱西瓜種子。農資是一種特殊的商品,由于其固有的季節性及其它特點,要么產生很大效益,要么造成的損失讓人無法彌補,其售后產生的社會影響非常深遠。“一個大戶種100畝瓜,如果買到了假種子或冒牌肥料,不僅是白忙一場,還要倒賠錢,全部損失難以算清,賣農資一定要搞穩當事,干不得缺德事。”一名做農資生意多年的老板指著他店里的各種農資如是說。為了買得放心,一些種植大戶都選擇在上規模、信譽度高的農資經銷商處選購農資。
據介紹,去年50公斤農用復合肥70多元一袋,現在則漲到了近100元一袋。此外,受國際石油價格上漲的影響,塑料薄膜的價格上漲了近50%,使得大棚蔬菜的種植成本大大增加,一名資深農資經銷商告訴記者,他做農資生意10多年了,他認為,絕大部分農資價格隨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而浮動,但上漲是市場總體趨勢。
“農資漲價,大家不感到意外,主要是怕買到假東西被坑……”城郊的種菜大戶老楊在電話中這樣對記者說。據市農業部門2005年抽樣送檢結果顯示,市場上銷售的農藥、化肥、飼料等合格率偏低,去年農民因使用不合格農藥和肥料造成的損失約1000萬元。針對這一情況,在上月閉幕的市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部分市人大代表提交了《關于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的議案》,并由大會主席團會議向市政府提交,市政府及工作部門將認真辦理,通過多種措施加強全市農業投入品的監管,不斷完善農資市場監管,確保農業生產安全。我市是一個農業大市,農資市場潛力很大,發展空間較大,不少農資經營戶從中得到了豐厚的回報。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對“三農”的逐步重視,尤其農業稅的全面取消,農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市農資大市場的眾多農資經營戶充滿信心。
農資市場預測
據統計分析,由于全國可耕種土地面積短期內沒有大的變化,種子、化肥、農用薄膜等農資需求總量平穩,由于病蟲害形勢嚴峻,全國農藥需求量增大。據權威部門預測,2006年全國農藥需求總量(有效含量)為29.96萬噸,同比增長6%。殺蟲劑需求將持續增加,而高毒有機磷農藥需求量將大降,預計2006年全國殺蟲劑需求總量為14.25萬噸,同比增長10.71%。隨著農村勞動力不斷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少耕、免耕技術推廣力度不斷加大,農田化學除草技術日益為廣大農民所接受,預計2006年全國除草劑需求總量為6.93萬噸,同比增長3.24%;植物生長調節劑需求將繼續增長,預計2006年全國植物生長調節劑需求總量2987.03噸,同比增長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