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資價格上漲的因素
引起農資價格上漲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有市場需求量增加、上游原材料漲價、生產成本增加、銷售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可以歸納為需求拉動型和成本拉動型兩類。
從2004年開始,由于糧食收購價格的上漲,農業出現一波恢復性上漲潮,2005年仍處于這一上漲期間,農作物種植面積增加,并且2005年地區間作物受災現象相對嚴重,各類農業生產資料使用量增加,購銷旺盛,無形中拉動了農資價格的上漲。
成本拉動是農資上漲的最主要因素。煤、電、油、運支出的增加是相關生產資料成本上漲的原因。產能不足,地區分配不均,國內市場石油的進口依賴逐漸加大,同時,高能耗行業加重了國內市場石油、煤炭等資源的供應負擔,物以稀為貴,雖然在政府調控下哄搶運煤船的現象不再發生,但價格卻一直居高不下。全年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材料購進價格中,12月份無煙煤價格比去年同月上漲了22.5元/噸,天然原油的出廠價格也呈一路狂飆的勢頭,1月份原油出廠價為2137元/噸,到了5月份達到3414元/噸,12月份為3225元/噸,比年初上漲幅度超過了50%。能源和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最終通過傳導效應反映在了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的生產成本上,成本的增加拉動了價格的上漲。
農資價格的上漲主要表現在環比價格的上漲。與年初1月份相比,年底江蘇省農資價格上漲了0.3%,化肥上漲了1.2%,農藥上漲了1.5%。其中磷肥上漲了8.2%,鉀肥上漲了13.3%。
2、農資漲幅回落的因素分析
農資價格仍在上漲,但值得欣慰的是,上漲幅度已逐漸回落,到2005年12月份,絕對價格水平已略回落到上年底的水平,化肥、農藥、種子的漲幅從全年來看也呈逐漸回落的趨勢。
宏觀調控的影響直接拉低了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的價格,對農資漲幅回落的作用顯而易見,限制出口增加庫存、地區間存量調配、對生產企業進行補貼降低成本、免征稅收提高生產積極性、打擊不法商販清理整頓市場等等措施,均直接或間接的平抑了農資價格的上漲。
促使漲幅回落的另一潛在因素是翹尾影響的消失。2004年,江蘇省農資價格飛速上漲,到了2004年12月份,已比2003年同月上漲了13.7%,處于一個相當高的水平,基期數增大,在價格上漲相同數量的情況下,其漲幅必然有所回落。
從2004年1月到2004年10月,農資價格處于急速上升期,經過冬天的淡季后,2005年2月起再次出現漲價潮,四季度又再現淡季,兩個淡季所不同的是,2004年冬淡季的價格保持不降,而2005年冬淡季出現了3.2%的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