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消協對外公布了全國消協系統2005年受理并幫助解決的七大典型農資投訴案件,其中包括假“大久保”果苗案、小麥空穗案、柑橘樹枯死案、玉米苗受損案、偽造種子生產日期案、除草劑致莊稼減產案、拖拉機性能糾紛案。涉及農藥的案件有1起,為除草劑致莊稼減產案,有關專家對這一案件做了點評。
[案件回放]2005年7月5日,16戶農民聯名到新疆塔城地區托里縣消協投訴,他們使用了四川利爾化工公司生產的畢克草牌除草劑后,造成莊稼只開花不結果,大面積油菜絕產。
案情重大。地區消協迅速通知塔城市、額敏縣和裕民縣消協,同時展開調查。額敏縣消協根據經銷商康地公司額敏分公司銷售臺賬,查明畢克草牌除草劑分別銷往了塔城市、額敏縣和裕民縣和農九師五個團場178位農戶,受災面積達466.67公頃。在調查中,又發現使用美國陶氏公司生產的同樣化學成分的龍拳牌除草劑,造成94.13公頃油菜受到損失。額敏縣消協迅速查明原因:由于塔城地區種植的是芥菜型油菜,而此除草劑的主要成分是二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對芥菜型油菜結果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使用后芥菜型油菜不結果,是造成減產的主要原因。生產廠和經銷商在使用說明上都沒有專門的標注和說明,存在明顯過錯。
在全面核實受災面積后,消協代表塔城地區北四縣194戶農戶和當地有關企業,進行了艱苦的調解。最后,四川利爾化工公司按受災面積484.33公頃,共賠償1779925元;使用美國陶氏公司生產的“龍拳”牌除草劑81戶農戶種植的394.13公頃油菜得到836140元的賠償,兩項合計2616065元。
[專家點評]化學農藥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然而,不負責任的生產、銷售不合格品或不明示注意事項和禁用警示,可能給農民帶來災難性的打擊,對靠天吃飯的農民來說,無異于遭受了一次人為“天災”。(中國農藥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