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到來之際,農業部公布了2005年全國農業系統查處的一批假劣農資違法典型案例,其中有5起假劣農藥案、2起假劣化肥案。據了解,由于假劣農藥、化肥不僅不能起到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和農業增產的作用,反而使大量農作物死亡,甚至造成全年顆粒無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已成為假劣農資違法行為中最令農民痛恨的行為。
在此次公布的5起假劣農藥案中,無錫市宜興益農化工廠制售的'蟲病無影'假農藥造成淮安市和鹽城市共6個縣(區)29個鄉(鎮)1052戶的4373.36畝麥苗遭藥害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170多萬元,目前30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獲歸案,追繳賠款100多萬元,農戶損失賠償基本到位。山東祥立豐農化有限公司被查明有多項違法行為:非法生產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等農藥8種;偽造農藥登記證號印制多種農藥標簽及包裝物;收購經營含有國家禁用農藥'六六六'成份的粉劑農藥'殺蟲粉';經營過期、無登記證號、套用登記證號、超范圍農藥32種。遼寧錦州碩豐農藥有限公司(原北寧市農藥廠)非法生產甲拌磷原藥(高毒農藥)115噸,銷售110噸,貨值達130多萬元。上海利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經銷無農藥登記證'安喜培'產品64952粒,銷售收入14.6萬元。福建省古田縣科達食用菌營銷研究所在無生產許可證和農藥登記證的情況下,生產了'保菇王消毒劑'滅菌系列8類10種農藥產品,生產成品1753件,半成品700件。
此次公布的假化肥案有兩起:一是湖北省荊門市龔良平制售假'天壤配方肥'案,制售假冒'天壤配方肥'180余噸,貨值20萬元;二是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白楊供銷社銷售劣質有機肥案,58噸'3B'有機肥有機質含量不合格,貨值10.5萬元。
此前本報記者就農資問題采訪了全國十大種糧標兵,他們均把制售假劣農藥、化肥視為最坑農害農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