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個編號,我們農民買農藥就放心了13月17日,海寧市馬橋街道湖塘村興達農業生產資料商店,劉老漢拿起一瓶“草甘膦”農藥,看了一下瓶蓋高興地說。 劉老漢家旁邊的這家農資店,經銷的每一瓶農藥瓶蓋上都標有“海農-010”的編號。“這就是農藥的身份證。”工商人員介紹說:“海農指的是海寧農資,010指的是該店編號。農戶一旦發現自己買的農藥存在質量問題,可按號到工商部門投訴,工商人員在網上一查便可知曉。”
海寧市內279家農資經銷店,目前已是店店有號,所有農資產品均實行準入制、合同化管理。所有農資店都要與工商部門簽訂責任書和對農民質量承諾書。店里《農資產品進貨(準入)臺賬》、《農資產品銷售臺賬》等十分齊全,詳細記錄著農藥、種子的進貨單位、品種、數量、發票號碼等內容。
“農資產品實行百分百合同管理后,外面的假農藥假種子就很難進來了。”工商人員說。比如某種新農藥要進入海寧市場銷售,必須經當地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試用,沒有發現問題后再向全市推廣。而該市所有農資產品均從納入監管范圍的農資公司、植保站進貨,從源頭上保證了產品質量安全。
今年,結合國家六部委農資銷售實行100%配送、100%連鎖的要求,海寧市進一步深化完善農資產品經銷和監管模式。至2月底,該市279家經銷店已全部按照國家要求實現配送、連鎖,實施進度走在全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