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東北農村地區采訪了解到,春節過后本是東北地區農資銷售的淡季,但農資開市價格偏高。農村基層干部群眾普遍反映,農資漲價沖淡了中央惠農政策帶來的實惠,蠶食了農民增收成果,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將加大今年農民增收難度。
農民:農產品價格趕不上越漲越快的農資價格 遼寧省北寧市是東北地區重要的大棚蔬菜生產基地,記者在當地集市采訪了解到,雖然目前的反季節蔬菜價格比前幾年要高很多,但是較高的農產品價格還是趕不上越漲越快的農資價格。北寧市窟窿臺鎮農民高樹柏告訴記者,去年初西紅柿價格是每公斤2元多,雖然今年漲到了4元,但農資漲價把這部分菜價上漲的收益抵消了。高樹柏說:“農膜、肥料、農藥、種子一年要增長1000元錢,農民目前的負擔還是比較重!” 黑龍江省雞東縣平陽鎮永隆村農民王洪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家里有15畝旱田,需要二銨500斤左右,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仔細一算,要比農業稅減免前多花200多元;需要尿素9袋,每袋價格比農業稅減免前上漲近20元,為此,要多花180元;再加上柴油和農藥,這樣所有農資全算下來,總計金額要比農業稅減免前多花近500元。農業稅減免以來,王洪財家的15畝旱田每年得到的國家糧食直補和免稅優惠的520元,幾乎被農資價格上漲所擠占。
經銷商:農資價格有可能出現新高 吉林省農委市場信息處彭飛告訴記者,根據吉林省農委對全省14個基點調查縣的數據統計,綜合各種影響價格漲落的因素分析,2006年春耕備耕期間,東北地區生產資料價格總體上處于漲勢。 密山市金大地農資公司是黑龍江東部最大的農資經營企業,這家企業的總經理劉學軍表示,今年的化肥、農藥價格仍處于較高價位,農民種地必需的農膜、柴油的價格仍在上漲。農資價格的高位運行還將持續下去…… 記者在沈陽市東陵區白塔鎮唯一的一家農資商店采訪時,店里的農資銷售員告訴記者,3月下旬到4月初,東北農民開始大規模準備春耕生產的時候,農資價格有可能出現新高。
政府:遏制農資漲價還需多管齊下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農資在流通環節利潤過高,是造成當前農資價格過快上漲的重要原因。一些基層干部群眾建議,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可采取多項配套措施,遏制農資價格上漲的勢頭。 一是從源頭做起,對原材料、生產廠家、流通等各個層面進行全方位的價格調控。黑龍江省雞東縣農委副主任徐占元認為,遏制農資漲價還需多管齊下,在全方位價格調控過程中,價格主管部門應加強與農業、財政、稅務等部門的配合,嚴把農資生產關、流通關、營銷關,嚴厲打擊各種價格違法行為。 二是開展農資直接補貼機制的試點工作。吉林省九臺市葦子溝鄉黨委委員兼頭道村支書張德隆認為,國家可借鑒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經驗,把對農資生產、流通領域的補貼逐步轉為與農資市場價格變化相掛鉤,對農民實行農資價格直接補貼的方式,緩解目前農資市場經常遇到行政手段干預的尷尬局面。 三是大力發展農資連鎖經營。遼寧省錦州市農委主任趙難說,當前,整頓和規范農資市場秩序的著力點應放在推進農資現代經營方式、加快農資連鎖經營的發展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