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是實(shi)施(shi)(shi)“十一五”規劃的(de)(de)開(kai)局(ju)之年,也是建(jian)(jian)設(she)社(she)會(hui)主義新(xin)農(nong)村(cun)(cun)的(de)(de)起(qi)步之年。全(quan)國種(zhong)植業技術(shu)(shu)(shu)推(tui)(tui)廣(guang)系統將按(an)照(zhao)建(jian)(jian)設(she)社(she)會(hui)主義新(xin)農(nong)村(cun)(cun)的(de)(de)總體要求,大力示范(fan)(fan)推(tui)(tui)廣(guang)測(ce)土配(pei)(pei)方施(shi)(shi)肥技術(shu)(shu)(shu)等(deng)(deng)促(cu)進糧(liang)食增(zeng)產、農(nong)業增(zeng)效(xiao)、農(nong)民增(zeng)收的(de)(de)先進實(shi)用技術(shu)(shu)(shu)。確保測(ce)土、配(pei)(pei)方、施(shi)(shi)肥以(yi)及試驗、示范(fan)(fan)、施(shi)(shi)用技術(shu)(shu)(shu)到(dao)戶(hu)、到(dao)田(tian)、到(dao)位。同時,還(huan)將示范(fan)(fan)推(tui)(tui)廣(guang)有(you)機肥綜合利用、緩控釋肥施(shi)(shi)用等(deng)(deng)技術(shu)(shu)(shu),積(ji)極探索提(ti)高耕地質量和(he)培肥地力的(de)(de)技術(shu)(shu)(shu)途徑,為高標準(zhun)糧(liang)田(tian)建(jian)(jian)設(she)、中低產田(tian)改造和(he)土壤退化防(fang)治提(ti)供(gong)有(you)效(xiao)技術(shu)(shu)(shu)支撐。
開展技術推廣和服務不僅僅是全國種植業技術推廣系統的工作,還需要全社會的幫助與支持。當前,農資經營已經開始從農資銷售向農資營銷轉變。大家知道,銷售是一個簡單的資金流和物資流發生交換的過程,而營銷則是成熟經濟的特征,不僅要實現資金流和物資流交換,而且要通過上述交換傳遞價值,提供有附加價值的服務。我們已經注意到,一批大型企業正在加大農資營銷的力度,從“坐商”變為“行商”,從被動的等待客戶變為主動的尋找客戶。一批上市農資企業正在將嶄新的經營理念帶進農資行業,帶動終端個體農資經銷商開展農技服務,推動從生產到農民消費的整個鏈條正發生著積極的變化。
與此同時,農資生產企業也在在整合自身經營資源和經營手段的同時,開始把自己的經營理念傳遞給批發商和終端零售商,幫助經銷商開展農資銷售以外的營銷工作,比如指導農民科學用肥等。農資營銷的這種實踐和努力必將帶動整個行業科技服務水平的提升。
在這種大環境下,中郵物流系統進入農資配送領域,既準確地把握了機會,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中國郵政具有良好的信譽和品牌優勢,擁有遍布城鄉的服務網點和網絡體系,郵政服務歷來與農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因此,郵政系統在服務“三農”,開展農資配送業務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企業聲譽好、服務水平和產品技術含量高,能夠而且愿意幫助郵政系統開展一些創造性營銷和推廣工作的廠家作為自己的合作伙伴。強強合作實際上是兩個方面,一個要選擇有實力的合作伙伴,能夠提供具有發展潛力的產品和服務;一個是自身在所選擇的行業內有著較高的聲譽和市場份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