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名稱 發生程度(級) 發生面積(萬畝次) 防治面積(萬畝次) 東亞飛蝗 3 44.12 37.2 土蝗 3 550 250 二代棉鈴蟲 3 110(棉田) 50 果樹葉螨 4 150 140 果樹蚜蟲 3 180 150
發生概況: 東亞飛蝗:全省發生面積44.12萬畝,較去年同期多近6萬畝。平均密度0.8頭/平方米,最高密度6頭/平方米,其中一齡占10%、二齡占14%、三齡占24%、四齡占18%、五齡占16%、成蟲占18%。目前防治面積37.2萬畝次,其中化學防治17萬畝次,生物防治2.6萬畝次。 土蝗:至6月23日,全省發生面積550萬畝,達防治指標面積250萬畝,接近去年同期,發生程度略輕于去年。蟲口密度平均為30頭/平方米,最高密度達80-100頭/平方米,在大同已有近30萬余畝農田受害,近萬畝豆類、谷子等作物因嚴重被害而被迫改種,在晉中也有近萬畝豆類、谷子等作物因嚴重被害而被迫改種。 二代粘蟲:在長治、晉中、太原、呂梁等地麥田發生普遍,發生程度差異較大。6月20日左右麥田調查,一般平均每平方米有蟲:呂梁8-15頭,個別晚熟田30頭左右;太原50-70頭,最高112頭;長治113—156頭,最高200頭。目前大多數小麥已經黃熟,粘蟲開始向毗鄰玉米、高粱、谷子等作物田轉移。6月23日晉中、太原調查,局部地區高粱田百株蟲量高達40—50頭;小店、晉源等地玉米作物蟲株率和被害株率均在30%左右,百株蟲量約為300余頭,單株最多有蟲9頭,地面每平方米最多有蟲10頭左右。蟲齡多為2-3齡,個別為1、4齡。 草地螟:6月10日前,各地黑光燈下成蟲量一直很低,是十年來同期蛾量最少的一年。但6月中旬,成蟲量迅速增加。應縣測報站6月中旬誘蛾366頭,蛾量比2005年、2003年、2001年同期分別多349頭、327頭、309頭,比歷年的平均值偏多300頭,是2000年以來,中旬同期蛾量最多的一年;6月17日田間調查,玉米田百步驚蛾10—20頭,草塄百步驚蛾50—200頭,苜蓿地百步驚蛾50—300頭。田間卵、幼蟲未查到。 棉花病蟲:二代棉鈴蟲永濟市截止6月20日百株累計卵量93粒,為近年同期最高值。6月18-20日芮城、鹽湖大田普查平均百株有卵9-11粒,最高26粒,百株有蟲1-3頭,至6月20日百株累計卵量28-37粒,百株累計幼蟲14頭,蟲卵量低于去年同期。棉花枯萎病一般田塊發病率2-10%,個別嚴重田塊死苗率40—80%。 蔬菜病蟲:病毒病近日在呂梁、太原等地番茄、青椒田中等至偏重發生,同比近年發病早、發展快、為害重。呂梁調查,病株率一般10-20%,高者達40-50%;太原市6月20日調查,番茄田病田率60%,病株率5-11%,個別田塊病株率20%以上。番茄晚疫病近日在太原等地發病較重,一般病田率55%左右,病株率5%,嚴重的12%,且與條斑病毒病混發,對番茄生長影響大,個別田塊出現缺苗斷壟情況。小菜蛾在各地十字花科蔬菜田仍為害嚴重。近日露地甘藍蟲田率80-100%,蟲株率50-85%,百株蟲量300-600頭,嚴重田塊700頭以上,程度略輕于去年。菜青蟲一般蟲株率40-50%,單株有蟲4頭左右,最高可達7頭。蔬菜棉鈴蟲在番茄田平均百株累計卵量40粒左右,蛀果率1—5%,略低于去年同期。蔬菜蚜蟲中等發生,一般蚜株率10—20%。 果樹病蟲:果樹葉螨中等偏重局部大發生,一般果園螨葉率5—40%,百葉有螨50—600頭,嚴重的1500-2500頭,最高單葉有螨85頭。蘋果黃蚜中等偏重發生,一般百尖有蚜3000-10000頭,嚴重的達20000頭以上,蚜量低于去年同期。 28星瓢蟲(chong):在呂梁、忻州等馬鈴薯(shu)田(tian)(tian)普遍(bian)發生,目前正值其成(cheng)蟲(chong)發生期與(yu)產(chan)卵期,主要發生于早播田(tian)(tian),據各(ge)地反映(ying),發生期普遍(bian)推遲,發生程度(du)同(tong)比近年較輕。離石測報站調查(cha),一般百(bai)株有(you)成(cheng)蟲(chong)20-30頭(tou),卵1000-2000粒。
防治簡況: 目前全省各級(ji)植保部門正在密(mi)度關注粘蟲(chong)(chong)(chong)、蝗(huang)蟲(chong)(chong)(chong)等(deng)重大病蟲(chong)(chong)(chong)發生動態,認真開展監測預報,并組織農民對蝗(huang)蟲(chong)(chong)(chong)、粘蟲(chong)(chong)(chong)、二代棉鈴蟲(chong)(chong)(chong)、果(guo)樹蚜蟲(chong)(chong)(chong)和葉(xie)螨等(deng)達標田塊進行防(fang)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