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05年全省各地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形勢及越冬基數情況,結合2006年全省氣候趨勢和各地農作物生態因素綜合分析,預計2006年全省農作物主要病蟲災害將中等偏重發生,其中,玉米螟、稻水象甲、二化螟、粘蟲、東亞飛蝗、稻瘟病、蔬菜灰霉病等一些常發性、遷飛性病蟲在局部地區有可能暴發危害。 一、預測依據 (一)2005年全省各地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嚴重,越冬基數較高。 2005年全省農作物病蟲害總體上為中等偏重發生。稻水象甲、玉米螟、二化螟、粘蟲等常發性病蟲害發生較為嚴重,甚至達到大發生程度。據統計,全省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面積為1.79億畝次,遠高于其他年份。由于病蟲害發生面積和范圍的擴大,導致2006年病蟲害的越冬基數較高。 (二)氣候因子對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無不利影響。 據遼寧省專業氣象臺分析,2005年冬季全省大部地區氣溫和降水狀況接近常年。預計2006年春夏季(3~8月)全省降水量總趨勢接近常年或略多,年平均氣溫全省大部地區接近常年或略高,熱量條件稍好于常年。其中,春季(3~5月)全省降水量總趨勢接近常年或略少,雨量分布不均,遼西和遼南地區有程度不同春旱;季平均氣溫全省大部地區正常略高,但春季溫度回暖不穩定,季內可能有階段性低溫。夏季(6~8月)全省降水量總趨勢接近常年或略多,降水時空分布不均,階段性明顯,局部地區可能出現短時伏旱和局地洪澇;季平均氣溫全省大部地區接近常年,可能有短時低溫時段,但出現大范圍低溫冷害的可能性較小。全省氣候總體上對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無不利影響,甚至在一些地區會促使病蟲害的發生。 (三)田間生態有利于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的發生。 隨著糧食生產鼓勵政策的貫徹、實施,全省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集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也為病蟲害生存、繁殖提供了適宜的生態空間。特別是在局部地區由于受適宜小氣候或種植單一品種、施氮肥過量、增加感病的優質米品種等因素影響,部分地區可能會出現病蟲發生較重的現象。 二、2006年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 (一)糧食作物病蟲害 1、玉米螟 2005年全省玉米螟發生程度為大發生。據玉米收獲前調查越冬基數,平均百稈活蟲171.3頭,比去年增加99.3頭,比大發生的1998年還高出39.3頭。其中,沈陽地區平均百桿活蟲198.7頭,鐵嶺地區平均百桿活蟲492.6頭,阜新地區平均百桿活蟲500.9頭,最重的彰武縣個別地塊達到800頭,遼陽地區平均百桿活蟲137.1頭,葫蘆島地區平均百桿活蟲239.6頭,錦州地區平均百桿活蟲219頭,鞍山等其他地區平均百桿活蟲也接近百頭,而且存活率均在98%以上。 預計2006年玉米螟為大發生,一代發生1500萬畝,二代發生1800萬畝。如果今冬明春無異常不利于玉米螟越冬的氣候條件,蟲源基數偏高的遼西、遼北及中部部分地區可能特大發生。 2、玉米葉部病害 在全省大部分地區中等發生,葫蘆島、本溪、丹東等地區局部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300萬畝。發生程度略重于上年。 3、玉米葉螨 冬季氣候條件有利于葉螨越冬,預計全省中等發生。其中,沈陽、遼陽、鞍山、大連等中南部地區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500萬畝,發生面積和發生程度與上年持平。 4 、禾谷類黑穗病 2006年沈陽、鐵嶺、錦州、朝陽等地菌源量仍然較大,預計全省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000萬畝。部分連年重茬、連片種植感病品種的地塊如遇適宜氣候條件將偏重發生。 5、稻水象甲 據2005年秋季越冬基數調查,全省平均百穴活蟲126.84頭,超出大發生指標。預計2006年稻水象甲為大發生,發生面積700萬畝左右。其中,丹東、盤錦、鞍山、營口地區將大發生;遼陽、沈陽、本溪、葫蘆島、錦州、撫順、鐵嶺地區中等偏重發生。 6、二化螟 2005年二代二化螟大發生。據秋后越冬基數調查,全省平均百桿活蟲39.1頭,比去年增加20.3頭,比大發生的1998年高5.1頭。其中遼陽地區平均百穴活蟲129.9頭,沈陽地區平均百穴活蟲94.9頭,阜新地區平均百穴活蟲49.7頭,葫蘆島地區平均百穴活蟲53.3頭,鞍山地區平均百穴活蟲29.6頭,撫順地區平均百穴活蟲39.6頭,盤錦地區平均百穴活蟲20頭,錦州地區平均百穴活蟲13.8頭,鐵嶺地區平均百穴活蟲10頭。存活率在85%以上。 預計2006年全省二化螟將中等偏重至大發生,發生面積600萬畝。 7、稻瘟病 中等偏重發生,發生面積300萬畝。東部山區及局部優質稻品種栽植區將偏重發生。由于受適宜小氣候或種植單一品種、施氮肥過量、增加感病的優質米品種種植面積等因素影響,也可能會出現局部地區稻瘟病發生較重的現象。 8、水稻紋枯病 在全省大部分稻區中等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500萬畝。隨著優質稻米種植面積擴大,發生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趨勢。 9、高粱蚜 氣候條件有利于高粱蚜越冬,預計高粱蚜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00萬畝。 10、地下害蟲 根據2005年秋季調查,全省地下害蟲整體基數明顯高于常年,種類以蠐螬、螻蛄、金針蟲為主。平均密度為蠐螬幼蟲1.7頭/m2,最高3.4頭/m2;螻蛄0.7頭/m2,最高3頭/m2;金針蟲1.5頭/m2,最高5頭/m2。蠐螬超過防治指標,螻蛄超過大發生防治指標,金針蟲接近大發生防治指標。 預計2006年全省大部分地區地下害蟲中等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000萬畝。 (二)棉花和油料作物病蟲害 1、棉蚜、棉葉螨 在遼西棉區中等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30萬畝。發生面積和發生程度與上年相同。 2、大豆食心蟲 在全省大部地區中等發生。據2005年秋后蟲食率調查,全省14個市平均為16.83%,比常年高出4個百分點。預計發生面積300萬畝。 (三)遷飛性蟲害 1、東亞飛蝗 預計2006年我省蝗區東亞飛蝗將中等發生,發生面積35萬畝。其中,盤錦沿海葦區、葫蘆島部份庫區周邊等局部地區,如遇干旱缺水條件將中等偏重發生。 2、草地螟 草地螟在全省大部分地區為中等偏輕發生,但在阜新、朝陽東部,沈陽、鐵嶺北部等地區中等發生,預計發生面積150萬畝。 3、粘 蟲 預計2006年二代粘蟲中等偏輕至中等發生,發生面積800萬畝。如遇我國南方蟲源區蟲量積累,氣候條件有利于遷飛,我省局部地區將偏重發生。水澆麥田、城市綠地等將偏重發生。特別是三代粘蟲,往往由于上一代發生較輕,多數地區疏于防范,如氣象條件對粘蟲的產卵和孵化有利,將導致田間蟲量驟增,為害加重。 4、稻縱卷葉螟、稻飛虱 全省大部分稻區中等偏輕發生,如氣候條件適合,南方稻飛虱種群可能遷入我省,大連、盤錦、丹東等沿海稻區將局部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100萬畝。 5、棉鈴蟲 中等發生,如遇我國南方蟲源地基數較高,氣候條件有利于遷飛,朝陽棉區將中等偏重發生。 (四)果樹病蟲害 1、桃小食心蟲 2005年采收期調查,桃小食心蟲全省平均蟲果率達3.8%,大連、鞍山、撫順、錦州、葫蘆島等地蟲果率分別達到0.36%、5.03%、9.4%、4.9%和1.26%,蟲源基數較大,加之今冬氣候對桃小越冬無明顯不利影響,預計全省中等至中等偏重發生,發生面積300萬畝。部分管理水平差、越冬蟲量高、果實不套袋的老品種蘋果園將中等偏重發生。 2、蘋果樹腐爛病 據調查,2005年越冬前蘋果腐爛病病原基數較高,腐爛病新發病株率達8.7%,百株新發病斑數為16.16塊;同時受2005年冬季氣候影響,凍害發生較重。預計全省蘋果樹腐爛病中等至中等偏重發生,部分果樹受凍嚴重地區將大發生,發生面積260萬畝。 3、金紋細蛾 全省主要蘋果產區將中等偏重發生,預計發生面積320萬畝,遼西地區發生程度重于遼南地區。 4、輪紋病 據調查,各地果園輪紋爛果病越冬菌源充足。預計2005年輪紋病將中等發生,發生面積240萬畝。如氣候條件適宜,夏季高溫多濕,該病將呈偏重發生之勢。 (五)蔬菜病蟲害 蔬(shu)菜(cai)(cai)病(bing)(bing)(bing)蟲害將中(zhong)等(deng)(deng)(deng)偏(pian)(pian)重發生(sheng)。丹(dan)東、本(ben)溪、大連地區番(fan)茄和黃(huang)瓜(gua)灰霉病(bing)(bing)(bing)、黃(huang)瓜(gua)霜霉病(bing)(bing)(bing)、番(fan)茄葉(xie)霉病(bing)(bing)(bing)及(ji)溫室茶黃(huang)螨、薊馬(ma)、斑潛蠅、白粉虱等(deng)(deng)(deng)將偏(pian)(pian)重發生(sheng),其余地區將中(zhong)等(deng)(deng)(deng)發生(sheng)。夏季(ji)小菜(cai)(cai)蛾、菜(cai)(cai)青蟲、葉(xie)螨、蚜蟲等(deng)(deng)(deng)全省將中(zhong)等(deng)(deng)(deng)偏(pian)(pian)重發生(sheng)。
(遼寧(ning)省(sheng)植物保護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