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密切注意發生動態 警惕單晚褐飛虱大爆發 今年南方蟲源地褐飛虱基數高,進入6月下旬以來,我市雷陣雨天氣頻發,為褐飛虱的遷入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7月上旬,我市田間普遍出現褐飛虱遷入峰,遷入數量高。因此各地需提供警惕,嚴防褐飛虱再次爆發成災。 遷入期早:據本站系統觀測,今年褐飛虱燈下始見期為6/21日,比去年的7/3日早13天,比常年平均的6/30日早9天。田間成蟲始見期在7/1日,也比常年平均早10天。 遷入量大:7/5~8日,我市出現明顯褐飛虱遷入峰。據統計,7/10日止,本站燈下累計誘到褐飛虱116只,是去年同期(14只)8.3倍,是歷年同期(34只)的3.4倍,在近25年中,為第四高年份,僅次于大發生的1985、1987、1991年。桐鄉7月上旬累計誘到褐飛虱340只,分別于7/2日、7/9日出現二次明顯遷入峰。 當前田間褐飛虱成蟲密度高。本站7/10日調查,早插移栽稻平均褐飛虱蟲量0.17萬只/畝,中插田平均0.09萬只/畝,遲插田平均0.04萬只/畝,直播稻平均0.065萬只/畝,而去年同期田間未查到褐飛虱,歷年同期平均為0.0103萬只/畝。各縣(市、區)7/10~11日調查,地區間差異較大:南湖區單晚平均褐飛虱0.27萬只/畝;秀洲區田間平均褐飛虱0.082萬只/畝(幅度0~0.16萬);桐鄉移栽田平均0.03萬只/畝(0~0.09 萬),直播田平均0.01萬只/畝(0~0.03萬);海寧移栽田平均褐飛虱0.13萬只/畝,直播田平均0.08萬只/畝;海鹽移栽田平均0.043萬只/畝,直播田平均0.0571萬只/畝。一般來說,在本田初期褐飛虱成蟲量超過0.08萬只/畝,晚稻后期(9月下旬)就可達到大發生程度。 我市晚稻以(yi)粳稻類(lei)型為主,非常適宜于(yu)褐飛(fei)虱(shi)的生長(chang)與繁殖,且單季晚稻為害(hai)期長(chang),蟲量積累快,繁殖率高,又(you)增加(jia)一個代次的為害(hai),因此對(dui)水稻生產構成了嚴重(zhong)的威脅(xie)。各地要提高警(jing)惕,加(jia)強調查,密切(qie)注意期發生動態,并根據“治前控后”的原則,制訂相應(ying)的防治措施,確(que)保晚稻豐收。
今年南方蟲源地褐飛虱基數高,進入6月下旬以來,我市雷陣雨天氣頻發,為褐飛虱的遷入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7月上旬,我市田間普遍出現褐飛虱遷入峰,遷入數量高。因此各地需提供警惕,嚴防褐飛虱再次爆發成災。 遷入期早:據本站系統觀測,今年褐飛虱燈下始見期為6/21日,比去年的7/3日早13天,比常年平均的6/30日早9天。田間成蟲始見期在7/1日,也比常年平均早10天。 遷入量大:7/5~8日,我市出現明顯褐飛虱遷入峰。據統計,7/10日止,本站燈下累計誘到褐飛虱116只,是去年同期(14只)8.3倍,是歷年同期(34只)的3.4倍,在近25年中,為第四高年份,僅次于大發生的1985、1987、1991年。桐鄉7月上旬累計誘到褐飛虱340只,分別于7/2日、7/9日出現二次明顯遷入峰。 當前田間褐飛虱成蟲密度高。本站7/10日調查,早插移栽稻平均褐飛虱蟲量0.17萬只/畝,中插田平均0.09萬只/畝,遲插田平均0.04萬只/畝,直播稻平均0.065萬只/畝,而去年同期田間未查到褐飛虱,歷年同期平均為0.0103萬只/畝。各縣(市、區)7/10~11日調查,地區間差異較大:南湖區單晚平均褐飛虱0.27萬只/畝;秀洲區田間平均褐飛虱0.082萬只/畝(幅度0~0.16萬);桐鄉移栽田平均0.03萬只/畝(0~0.09 萬),直播田平均0.01萬只/畝(0~0.03萬);海寧移栽田平均褐飛虱0.13萬只/畝,直播田平均0.08萬只/畝;海鹽移栽田平均0.043萬只/畝,直播田平均0.0571萬只/畝。一般來說,在本田初期褐飛虱成蟲量超過0.08萬只/畝,晚稻后期(9月下旬)就可達到大發生程度。 我市晚稻(dao)以(yi)粳稻(dao)類(lei)型為主,非常適(shi)宜于(yu)褐飛虱(shi)的生長與繁(fan)殖,且(qie)單季晚稻(dao)為害(hai)期長,蟲量(liang)積累快(kuai),繁(fan)殖率(lv)高(gao)(gao),又(you)增加一個(ge)代(dai)次的為害(hai),因此對(dui)水稻(dao)生產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各(ge)地要提高(gao)(gao)警(jing)惕,加強調查,密切(qie)注意期發生動態,并根(gen)據“治(zhi)前控后”的原則,制訂相應的防(fang)治(zhi)措(cuo)施,確保晚稻(dao)豐收。
來源:嘉興市植保站(z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