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首頁
>>
信息中心
>>
植保資訊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浙江省2006年防治水稻稻飛虱用藥意見
//chinaqfs.com 2006-8-4 14:35:51 瀏覽:
浙江省2006年防治水稻稻飛虱用藥意見
據預測,今年我省單季晚稻病蟲有重發趨勢,特別是褐飛虱、白背飛虱、稻縱卷葉螟遷入期早、峰次多、遷入量大,當前田間蟲口基數高,稻縱卷葉螟和白背飛虱在浙中南部丘陵山區和浙西地區大發生,褐飛虱已具備后期大發生的蟲源基數;今年臺風活動頻繁,多雷陣雨天氣,單季晚稻面積擴大,蟲害危害期長,加上主治藥劑吡蟲啉產生抗藥性,如不抓好防治,極易造成晚稻中后期水稻病蟲的暴發成災。
2005年我省晚稻褐飛虱的大發生,褐飛虱對主要防治藥劑吡蟲啉產生高度抗藥性是重要原因之一。據南京農業大學農藥系2005年10月份對我省送測褐飛虱測定結果,抗性倍數在300倍以上,為極高水平。廣西農科院2006年4月對廣西褐飛虱蟲群(我省主要蟲源地)的監測結果:對吡蟲啉抗性308.44倍,對噻嗪酮抗性10.65倍,表明褐飛虱對吡蟲啉仍為高度抗藥性。
鑒于今年我省褐飛虱和白背飛虱有大發生趨勢,褐飛虱對主治藥劑的抗藥性現狀,以及當前主要防治稻飛虱藥劑對不同種類和蟲齡稻飛虱控制效果,為有效防控稻飛虱危害,科學合理選用化學農藥,特制定以下用藥意見,供各地參考。
一、藥劑防治策略
根據今年稻飛虱有大發生的趨勢,為了有效控制以稻飛虱為主的水稻病蟲發生危害,減輕后期防治壓力和降低防治成本,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治前控后”(治3壓4控5)的防治策略,以爭取防治主動。
二、用藥方案
1.單季稻和連作晚稻前期白背飛虱的防治。由于目前吡蟲啉和噻嗪酮對白背飛虱的防治效果相對較好,因此,對于以白背飛虱占絕對多數單季稻和連作晚稻地區,防治藥劑可選用高含量的吡蟲啉單劑,如25%博得、25%先凈、25%值得、75%艾美樂等,也可選用噻嗪酮,如25%撲虱靈、25%稻虱凈、65%格虱去等,畝用量應適當提高,有效成份建議吡蟲啉4-5克/畝,噻嗪酮12-15克/畝。
2.前期白背飛虱和褐飛虱混合發生,或以褐飛虱為主單季和連作晚稻稻飛虱的防治。在稻飛虱低齡若蟲高峰期,選用噻嗪酮防治,對于田間有一定數量的高齡若蟲稻田,可在防治中加異丙威,速滅威等氨基甲酸酯類藥劑,也可使用噻嗪酮與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復配制劑,如25%速撲靈、25%好虱靈、30%速虱靈等,并適當提高畝用藥量。
3.4代褐飛虱的防治。由于這一代褐飛虱的田間蟲群數量對5代稻飛虱的發生程度起決定作用。因此,必須通過有效控制措施將其田間蟲量控制在防治指標以下(每叢1-2只)。對于田間蟲齡相對比較整齊的稻區,建議在低齡若蟲高峰期選用噻嗪酮或噻嗪酮與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復配制劑,并適當提高用藥量;對于田間蟲齡不太整齊的稻區,可選用5%銳勁特SC40-50毫升/畝;對于田間褐飛虱高齡若蟲或成蟲較多的稻田,可在上述配方中加40%毒死蜱80毫升/畝。
4.單季和連作晚稻主害代褐飛虱的防治。此時由于前期的防治田間蟲量差異較大,需要進行達標防治,對于孕穗期每叢超過5只、齊穗灌漿期每叢超過8只的稻田進行防治。防治藥劑和方法同4代褐飛虱防治。
5.單季和連作晚稻生長后期稻飛虱的防治。對于因前期失治和漏治,且田間蟲量很高,乳熟期每叢超過15只,離收獲期不到15天的稻田,應選用速效性好、殘效期短的藥劑敵敵畏,在排干田水后,拌毒土進行熏蒸。
三、用藥技術
1.加強對稻飛虱種群監測,根據稻飛虱的發生種類及發生時間,及時發布病蟲情報,提出藥劑配方和施藥時間。每種藥劑在一季作物上使用不要超過2次。
2.加強稻飛虱防治效果檢查,及時做好補治工作。鑒于今年稻飛虱發生較重,褐飛虱對吡蟲啉已生產抗藥性的現狀,各地在防治后要加強田間藥效檢查,針對防治效果不佳,或田間蟲量仍然超過防治指標的田塊應及時補治。對于新引入的防治藥劑必須經田間試驗示范,證明其效果后才能推廣應用。
3.提倡合理兼治和混配。晚稻生長季節多種害蟲混發,如稻縱卷葉螟在大部分稻區嚴重發生,二化螟在一些地方和田塊偏重發生,需要進行防治。為了減少防治次數和充分發揮藥劑的整體防治效果,對于多種害蟲并發時,選擇藥劑在滿足交替用藥的前提下,應優先考慮選用對稻飛虱、稻縱卷葉螟有效,同時也能防治其它害蟲,如銳勁特及其復配劑等,實行一藥多治,減少用藥次數。
4.加強施藥技術指導,大力推廣先進高效施藥器械,提高農藥利用率。施藥時要用足水量,常規噴霧每畝用液量不得少于50公斤,并根據田間種植密度和植株生長量進行調整,對于直播稻和超級稻應加大用水量。機動彌霧機每畝用液量不得少于25公斤,施藥時田間要保持水層。
5.嚴格掌握農藥安全間隔期。為了確保稻米食用安全,在進行水稻病蟲防治時,必須嚴格掌握農藥安全間隔期。對于防治時間所選藥劑和推薦劑量不能滿足農藥安全間隔期要求時,必須更換,確保稻米農藥殘留量不超過國家允許范圍。
浙江省植保站
【發表評論】
【
打印本文
】 【
關閉本頁
】 【
大
中
小
】
相關信息
·
植物病害病原物與防治藥劑
(2006-9-29)
·
農藥越打越多 病蟲害未減 農業生產急需綠色植保
(2006-9-28)
·
防治稻飛虱 專家提建議
(2006-9-27)
·
湖北秋季蔬菜煙粉虱發生動態
(2006-9-27)
·
烏魯木齊市2006年草原滅蝗工作順利結束
(2006-9-26)
·
苯氧威防治儲糧害蟲的概況
(2006-9-26)
·
硫氟磺酰胺、氟蟲腈和苯氧威3種餌劑對紅火蟻的防效初探
(2006-9-26)
·
紅火蟻防控基本知識
(2006-9-26)
·
康壯素在大棚草莓上的應用效果
(2006-9-26)
·
紅火蟻的藥劑防治
(2006-9-26)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欄目導航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