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郊區稻田里近期稻飛虱遷飛量大增,農技部門裝的測報燈下最多的時候每盞一夜的誘蟲量可達10萬只,一般也有幾千只——上海市農技中心主任王國忠認為,當前正值晚稻產量形成的關鍵階段,蟲害形勢十分嚴峻,必須抓緊時間加強防治。農業部門已發出相關警報。 稻飛虱是水稻種植中的主要害蟲。近年來此種蟲害時有發生。去年上海稻飛虱蟲害十分嚴重,整個郊區全面防治,“蟲口奪糧”,最后未造成大規模的損失。 據相關部門監測,上海今年四代稻飛虱可能偏重發生,局部可能達大發生的程度。10日之前,滬郊稻飛虱的燈下誘蟲量與前10年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同,但在“桑美”之后,金山、奉賢、南匯等沿海區縣及嘉定等遠郊,誘蟲量突增,最高田塊每畝蟲量已達146.2萬只。遷飛的成蟲開始產卵,最高田塊每畝的蟲卵量達313.8萬粒。 農技部門人士說,如此大的遷飛量十分罕見,連上海城區的燈下也有大量稻飛虱在“群舞”,以前沒見過。 上海郊區共有160多萬畝稻田。相關專家表示,當前正值晚稻產量形成的關鍵階段,也是水稻病蟲害發生和防控的重要時期。針對目前嚴峻的蟲害形勢,農業部門將比常年增加1次至2次的防治過程,以及時遏制住蟲害的勢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