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等承擔的高科技項目“棉花工廠化轉基因技術體系”研究,日前通過專家鑒定。以該技術體系為支撐,已直接育成轉基因棉花新品種8個,累計推廣轉基因抗蟲棉3200多萬畝。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開展了“棉花工廠化轉基因技術體系”的研究,通過幾年努力,建成了高效、工廠化的棉花轉基因技術體系,年產轉基因棉花6000株以上,有效降低了棉花轉基因運行成本。通過轉基因技術體系的優化,還將抗蟲、抗病、纖維品質改良等基因轉入到20多個主栽棉花品種中,此外,他們還將植物嫁接技術成功地應用于轉基因棉花的快速移栽,其成活率達到90%以上,有效解決了棉花轉基因苗移栽成活率低的難題。
專家們認為,該項成果處于國內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該項技術的帶動下,中國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迅速擴大。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所長喻樹迅博士介紹說:1998年,中國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為380萬畝,其中95%為外國抗蟲棉,而國產抗蟲棉僅占5%左右。2004年全國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達4600多萬畝,而國產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達到70%左右,其中河北、山東、河南、安徽4省實現了100%的種植。目前,國產轉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累計達到7000多萬畝,平均每畝增收140元至16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