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首頁 >> 信息中心 >> 植保資訊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黑龍江省農委副主任談稻瘟病防治
//chinaqfs.com 2006-9-13 13:49:45 瀏覽:

據最新調查,黑龍江全省稻葉瘟發生面積已超過1000萬畝,并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如果防治不力,伴隨水稻的生育進程,后期穗頸瘟的更大面積發生、更嚴重危害不可避免。面對仍在蔓延的病情,防治的勝算究竟幾何?如何能奪黑龍江省農業新豐收?記者專訪了黑龍江省農委副主任王兆斌。 .

早防晚防大不一樣

記者:為什么今年我省如此重視稻瘟病的防治工作?

王兆斌:因為這個病對水稻產量的破壞力太大;因為在國家的一系列惠農政策下,當前糧食市場的形勢是增產即增收,我們不愿讓農民放棄本應得到的收益。

盡管許多農民都知道稻瘟病危害大,不過發病初期,它的表現只是葉片上有些斑斑點點,非專業人員并不容易識別;而且水稻的生長也沒有異常,所以,許多農民都會心存僥幸,想等病情看準時再打藥,忽略早期防治。問題的關鍵是,一旦這個病發展到普通農民都能認準的時候,再用藥防治已經晚了。

記者:農民該怎樣把握防治時機?

王兆斌:現在看,早熟品種已經進入防治適期(這時候防治效果最好);中晚熟品種大約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因此,時不我待。預防穗頸瘟一定要把藥打在“破口期”,晚了就對防治不利。當前我省存在的問題是農民手中的藥械不行,統一組織采購的新式藥械還沒到位。因此,各地一定要以苗情、病情為令,做好預備方案,一旦藥械供不上,另謀出路按時防治。

拿出八九元換回八九百

記者:按專家建議,各地稻農在今后的生育期內至少要打三遍藥防治稻瘟病,這是否會造成生產成本的大幅攀升,從而影響效益?

王兆斌:算筆賬就明白了:按目前的市場價,一臺最好的新式藥械需560元,每天可以作業100畝左右,一個防治期最少可以作業500畝,而且可以使用多年;每畝地防治一次的藥劑費用約為2.5-3元,總藥劑成本也就八九元錢;但換回來的卻是高產穩產。以目前平均畝產水稻500公斤算,就能收回八九百元錢。

記者:全省這樣大范圍地防治稻瘟病,是否會出現藥劑緊張及藥價上漲等情況?

王兆斌:從我們掌握的情況看,市場上用于防治稻瘟病的藥劑供給非常充足,而且,我省大面積發生稻瘟病的消息一傳出,全國會有幾十家企業聞風而動,來“捕捉”這片商機,更多的藥劑會隨市場供求的變化,源源不斷涌來。這一點農民大可放心。不過,廣大農民要注意,千萬別受個別經銷商的誤導,買回不對癥的藥劑。如百菌清、多菌靈等這類廣譜性殺菌劑,對稻瘟病只是兼治作用,遠不如專用藥劑療效好。

防治要“三全”用藥避誤區

  記者:我省水田面積大,分布范圍廣,僅靠用藥能控制住稻瘟病的發展嗎?

王兆斌:只要做到科學選擇藥劑,抓住最佳防治適期,做到“三全”防治,即全面防治、全程防治、全部實施統防統治。絕不能你防我不防,一戶漏防會危害四鄰。

記者:農民該怎樣選擇農藥并科學施用?

王兆斌:可分幾種情況處理。目前沒發病的,想預防,建議使用75%的三環唑,其藥效長,保護作用好;如果已經發病,就要改用治療作用強的藥劑,如25%的米鮮胺、稻瘟凈等;如病情不太重,可以間隔10天左右打一次;如病情較重,就要7天打一次。防治期間,不要過多使用葉面肥。一些經銷商可能會推薦兌了葉面肥的藥劑,說一舉兩得,有助防病,其實恰恰相反。目前葉面肥多是氮肥,會對病情發展起加重作用。如果后期想加快生長、促早熟,建議使用磷酸二氫鉀類的葉面肥。千萬要注意,揚花期后,絕不能使用含銅的藥劑,否則會造成藥害。

新聞背景

2005年,我省發生了嚴重的稻瘟病,據不完全統計,發病面積1040萬畝,造成很大損失。今夏,稻瘟病又卷土重來,目前我省主要稻區發病田塊已多達80%。專家分析認為,今年各方面條件較去年更有利于稻瘟病的發生,不但稻葉瘟將進一步大面積流行,后期穗頸瘟也將達到中等偏重至大發生程度。如果不及時防治,后果不堪設想。(文/攝 記者 張桂英)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

相關信息
·植物病害病原物與防治藥劑 (2006-9-29)
·農藥越打越多 病蟲害未減 農業生產急需綠色植保 (2006-9-28)
·防治稻飛虱 專家提建議 (2006-9-27)
·湖北秋季蔬菜煙粉虱發生動態 (2006-9-27)
·烏魯木齊市2006年草原滅蝗工作順利結束 (2006-9-26)
·苯氧威防治儲糧害蟲的概況 (2006-9-26)
·硫氟磺酰胺、氟蟲腈和苯氧威3種餌劑對紅火蟻的防效初探 (2006-9-26)
·紅火蟻防控基本知識 (2006-9-26)
·康壯素在大棚草莓上的應用效果 (2006-9-26)
·紅火蟻的藥劑防治 (2006-9-26)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