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春播時節。與2007年同期相比,目前我國各地尿素價格平均增長了10%~15%;碳酸氫銨增長30%左右;氯化銨增長50%以上;而硫酸銨更是由于硫黃價格增長,漲幅達到100%;磷肥價格增長幅度也極大,磷酸二銨漲幅達到100%,磷酸一銨漲幅達到90%左右。由于大量出口,一些產品目前處于缺貨狀態,部分企業已經停止報價,部分地區有價無市。從全國的市場狀況看來,今年是近年來化肥價格上漲幅度最大、供應量較為緊張的一年。
從今年的現實來看,全國不同省份和地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人數逐年增加、實際耕地面積逐年減少的狀況。為什么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市場供應仍然偏緊,化肥價格仍如脫韁的野馬漲勢難止?業內專家認為,這主要是基于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是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上升,推動化肥價格不斷攀升。由于全球能源供應緊張,化肥生產的主要原材料價格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3月份,山東、河北等省的化肥生產用煤炭價格已接近或突破1000元/噸。氮肥工業協會近日召開的天然氣協調會上,30家化肥生產企業也反映由于供氣不足,以及其他生產原料漲價和運輸成本增加,導致氣頭化肥企業的成本也不斷上升。與此同時,作為復合肥主要原料的硫黃價格,也從去年初的54美元/噸左右一直增長到目前的720~750美元/噸。若按照每噸磷酸二銨消耗0.5噸硫黃計算,今年我國磷酸二銨的生產成本將比去年每噸增長2000多元。
由于原料價格的持續上漲,4月初,全國各地的復合肥廠家又進行了新一輪的價格上調。從貴州的情況來看,批發市場商家所購進的高中濃度復合肥,與去年同期相比每噸累計上漲1000~1500元,低濃度復合肥每噸累計上漲400~600元。同時,商家的批發價部分低于目前廠家的送到價,有的甚至倒掛100多元/噸。
其次,出口拉動和國際化肥價格的高位運行,從一定程度上推動國內市場化肥價格不斷上漲。以尿素為例,2007年海關統計的我國尿素出口量為525萬噸,比2006年增長了284.27%;平均銷售價格為281.63美元/噸,比2006年的平均銷售價格238.91美元/噸增長了17.88%。
再次,年初在我國南方地區發生的大面積冰凍災害,造成生產企業多次斷電、斷煤,致使今年春耕期間各種化肥供應都偏緊。我國春耕磷酸二銨年需求量約240萬噸,需要淡儲200萬噸才能滿足春耕需求。但是,去年大量的出口消耗了大量淡儲磷酸二銨,春節期間南方冰雪災害又抑制了正常生產,導致磷酸二銨供應非常緊張。
眼下看來,東北地區春耕化肥供求矛盾比較嚴重,該地的化肥消費主要靠外調,而去年的大量出口導致大部分地區尿素和磷酸二銨儲存不及往年的20%。與尿素和磷酸二銨的供應緊張相對應,今年鉀肥進口談判仍沒有確定,商家基本都是持貨待售,不愿輕易出貨,使得春耕鉀肥供應緊張。而受硫黃漲價的影響,硫酸鉀的價格也大幅增長,目前各企業報價已經超過4000元/噸。
受國內外復合肥原料供給緊張的影響,今年上半年的復合肥價格可能難以回落。不過隨著各地運輸狀況好轉、用肥季節轉換以及資源重新配置,尿素價格可能會有所回落。據相關消息,隨著化肥特別關稅的出臺,則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尿素價格的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