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并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7月1日起,對部分產品的出口關稅(包括暫定關稅和特別關稅)進行調整。理論上來說,這次出口關稅的調整對于國內化肥市場有著積極作用,但是由于目前仍處于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國內外化肥市場都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震蕩和挑戰,所以其實際意義還很難說。
樂觀來看,新的出口關稅有助于國內化肥價格企穩,推動市場正常運行。
第一,從行業本身角度看。降低或取消部分小肥種和原料的出口關稅,這對主要肥種可以構成價格和成本支撐;延長尿素及磷酸銨淡季出口時間,將增加一定的出口量,進一步緩解國內氮、磷肥嚴重供大于求的矛盾,減輕一定的企業負擔。
第二,從下游需求角度看。受政府調控影響,目前國內糧價較低于國際糧價,在國內糧食連年增收的情況下,取消小麥、大米和大豆等糧食產品的出口關稅有助于增加糧食出口、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從而增加化肥需求、甚至有可能使前期被掩藏了的需求也得到一定的重新釋放。
第三,從心理因素角度看。國內化肥市場低迷行情已經持續了快一年的時間了,巨大的壓力和很多虧損的負面新聞使生產廠家、特別是廣大經銷商的信心嚴重受損,這成為了化肥市場難以好轉的重大阻礙之一。出口關稅的下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下游經銷商拿貨、恢復企業堅持生產的信心。
悲觀來看,新的出口關稅出臺后市場反應十分冷淡。
第一,出口問題。目前國際化肥市場的價格并不比國內價格高多少,甚至要比國內低很多。以尿素和磷酸銨為例:6月中旬國際市場上小顆粒尿素主流離岸價245美元/噸左右,二銨主流離岸價295美元/噸左右,按照10%的出口關稅再除去一些必需的費用,合國內尿素和二銨的出廠價分別只有1370元/噸和1680元/噸左右,而國內這兩樣產品的平均成本分別在1500元/噸左右和1900元/噸左右,就算是我們利用海運費優勢出口到周邊小國,離岸價格可以高一些,但是這樣一來出口數量上又受到了限制、對緩解國內供大于求的矛盾起不到明顯作用。
第二,經濟環境和后市預期。5、6月份以來國內外利好新聞頻出,但都沒有戰勝經濟危機的陰影占據市場主導,反而因為市場的頻繁震蕩,使大眾的信心更加動搖。化肥市場也是如此,部分產品價格的頻繁調整、不斷出現的一個又一個亦真亦假的傳聞,這些都嚴重打擊了市場信心,尤其是下游經銷商方面。目前的國內市場,廠家不看好國際市場和出口,逐漸加大國內市場的促銷力度,而經銷商因為擔心再次賠本,所以拿貨異常小心、遲遲不肯打款,如此一來,化肥市場想要回暖是相當的困難。
綜合來說,新關稅下國內化肥市場仍只能是有望好轉。
新關稅帶來的利好大部分存在于后市、而且僅僅是預期之中,現實的情況是無論內貿還是出口形勢依然嚴峻,價格下滑趨勢仍未停止。所以化肥市場一方面要堅定信心、不能繼續讓悲觀情緒主導行為,一方面也要認清當前形勢、切不可盲目樂觀。筆者認為,下半年化肥市場確有好轉可能,但最終能否走出陰霾關鍵看三點:第一是經濟危機的持續時間,一旦全球經濟開始真正好轉,那么自然一切問題都很容易解決;第二是政府職能的履行,后市政府能不能適時調整政策、政策執行起來是否到位,這對化肥市場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三是企業的觀念,發展不忘以“內功”為根本,盈利不忘以誠信為前提,擴張不能以規模論英雄,競爭不能以價格做唯一……(杜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