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7月1日起部分產品出口關稅調整的消息,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楊春升認為,這一政策主要作用是給企業補償信心,因為企業已經呼吁了很久,但具體有多大作用,還要拭目以待。在當前化肥供大于求的市場狀況下,作出適當調整不會影響國家利益,想要確保農業生產,首先得保證化肥企業能夠活下去,但這種調整能不能有用,還要進一步觀察。
我國對部分產品的出口關稅進行調整的消息發出后,糧食和化肥行業反映不一。針對取消小麥、大米、大豆等糧食產品出口暫定關稅,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黨國英對網易財經表示,中國糧食市場情況一直比較好,今年糧食又是豐收,取消關稅,可以緩解國內賣糧難的問題。黨國英表示,金融危機下,糧食市場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國家調整關稅能有效疏導市場,同時也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這應該是一種長效機制,未來根據情況,政策可能會進一步進行調整。
而對于化肥而言,今年以來,我國化肥月度出口量萎縮,出口均價持續走低。據海關統計,前4個月,我國累計出口化肥218.8萬噸,價值6.9億美元,同比下降63.1%和68.2%。“過去國內市場處于淡季時,國內化肥都大量出口,”云南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有關人士昨日表示,“但是,去年以來的高關稅讓國內化肥生產成本增加,出口價格沒有競爭力。企業不能總低價出貨,今年幾乎沒有出口了。”海關總署曾在一份進出口監測預警報告中稱,由于國內外市場價差不斷縮小,執行旺季出口稅率的尿素、磷酸銨等主要化肥品種出口已基本沒有利潤。由于今年國內部分用肥市場提前進入淡季,需求也現出下滑且價格不穩,國內經銷商進貨謹慎。業內人士預計,年內國內尿素產能過剩近1000萬噸。關稅調整后,產品出口價格可以降下來,企業的出口會增加。但也有化肥企業人士認為,由于目前國際尿素、磷銨價格較低,出口期限的延長并不能帶來實質的利好。
部分產品出口關稅調整也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央安排資金支持擔保機構擴大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擔保。鼓勵金融機構通過多種方式支持出口企業融資,抓緊實施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進一步減輕外貿企業負擔。全面清理出口環節各項收費,嚴厲查處亂收費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