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氯化鉀市場并沒有因個別大型貿易商上調報價而趨于平穩,相反,市場不斷有低價成交的傳聞出現,而且印度陸續與國際供應商以到岸價460美元/噸簽訂氯化鉀合同也給中國市場掀起了不小的波瀾。雖說秋播用肥臨近,下游
復合肥廠原料采購情況較前期有所好轉,不過據了解氯化鉀采購上仍以青海中小廠的54%、 57%粉鉀為主,盡管該產品報價也曾隨進口鉀價格小幅上揚,但為了抓住有限的銷售機會,至本周末實際成交價格基本以回落至前期水平;而青海鹽湖集團在高庫存壓力下雖有意適當下調價格,但仍“無路可銷”。近日從下游了解到,市場上尚可找到低價進口氯化鉀貨源(多為邊貿貨),另外受銷售清淡影響,港口
鉀肥報價確實出現了松動。國際上,本周以色列、德國和加拿大先后與印度IPL簽定了氯化鉀合同,價格與印度預期相近,市場都在預測中國進口價格將如何,目前普遍認為在中國巨大庫存和產能逐步擴大兩大事實面前、在自身產量和收入大幅萎縮下,國際供應商針對中國鉀肥大合同談判很可能會做出讓步,鉀肥價格有望繼續向理性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