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現代化的農業生產中,農膜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生產資料。農膜的問世和發展,為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帶來了重大的變化:無論我們在何時都能夠購買到我們喜歡的新鮮蔬菜水果,而不必過分的依賴季節和地域;同時,農膜這一重要農資的使用,也為廣大的農民朋友帶來了經濟收益。
應該說,自農膜引入我國的這些年,尤其是近些年來,其總體的發展速度還是非常快的,但是,任何一個經歷過高速發展的行業都會不可避免的遭遇這樣、那樣的問題。近年來,我國的農膜行業正是如此。
近日,為了能夠讓我們廣大的慧聰網友更加深入的了解到這個行業,我們慧聰網塑料頻道編輯采訪了多家的業內知名企業,面對這個巨大的、變幻莫測市場,從業者眾說紛紜,但大家一致認為:農膜行業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當前存在的不利局面只是市場在加劇整合!
企業能夠走向何方,在激烈競爭中,如何正面挑戰、抓住機遇、贏得競爭?未來的農膜市場誰執牛耳?讓歷史、今天、和未來為我們解答!
我國農膜發展歷程回顧
1、我國農用塑料薄膜的發展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起初全部采用PVC薄膜,70年代中期,由于PVC摩選用增塑劑不當,PVC農膜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2、隨著聚乙烯樹脂的國產化,70年代開始了LDPE替代PVC作為農膜的歷史。為解決LDPE樹脂耐候性差的問題,70年代后期,國內科研部門和生產企業著手重點研發LDPE耐老化農膜;
3、1979年,PE地膜引入我國,結束了栽培技術“蓋天不蓋地”的歷史;
4、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出現了寬幅流滴耐老化PVC農膜和LDPE流滴耐老化農膜;
5、90年代初期,PE多功能農膜和三層共擠復合PE多功能膜開始普及;
6、90年代中期,EVA復合農膜作為節能日光溫室的透明覆蓋材料得到迅速發展;
7、90年代末期,多種專用棚膜和注重光質研究的農膜品種引人注目;
與此同時,PE農膜的幅寬從2m發展到16m,PVC農膜幅寬也達到了4m。從農膜的發展歷程上,我們可以看出:隨著經濟大環境的改善和人們需求的逐步提高,農膜這個行業的發展是呈加速度的,尤其是進入九十年之后,每過幾年就會有創新的技術問世,同時,農膜行業的發展也帶動了一批上游產業(如:塑機制造,農膜助劑等)的發展。
PVC膜強度高、保溫性好,對氣候寒冷、風沙大的地區較適用,除東北、西北、華北和山東地區外,其它地區多數使用PE農膜和EVA農膜,PVC農膜的產量占農膜總量的10%左右,年使用量約10萬噸。PE農膜產量占農膜問題的80%以上,年使用量約60萬噸。EVA農膜是1992年研制成功的一種新型環保農膜。1996年后國產EVA樹脂投產而實現工業化生產。繼而又開發了EVA多層復合流滴長壽農膜。經過不到10年時間,EVA類復合功能性農膜年產量已達到5萬噸左右的規模。
面臨挑戰,農膜企業如何作答
我國是農地膜生產和使用最多的國家,是其它所有國家總和的1.6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行業已擁有大小規模不等的農膜生產企業近千家,生產能力200萬噸以上,實際年產量超過100萬噸,其中年生產能力萬噸以上的企業約60家。大型骨干企業約30家,其生產能力和年產量均占全國總量的60%,棚膜耗用量已達70萬噸,地膜年銷量45萬噸;園藝設備2600萬畝,農地膜覆蓋面積在2.2億畝以上,農地膜實際消費量已超過110萬噸。可以說,我國的農膜企業已具備一定的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
但是,我們同時也應當看到不足,現在農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主要表現在功能膜上,但由于功能母粒進口價格過高,因此我國生產功能膜的大型骨干企業均自己生產功能母粒,在開發新產品時,各企業基本上以實際應用來檢驗,致使產品開發周期長;有時,為了能夠將產品快速推向市場,產品的性能在未得到充分驗證的情況下就倉促的推向了市場,這種撞大運做法就難免會給企業和農戶都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從技術上來講,建立功能性農膜的行業標準或是國家標準就非常必要。
在這方面,山東日信使用的功能性母粒以韓國進口為主,由其股東之一美林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提供,產品性能目前比較穩定。另外,在我們慧聰網對我國功能性農膜領先者——北京華盾雪花公司的采訪中,崔海龍副總曾向我們透漏,以該公司為主要起草人的功能性農膜國家標準已經向主管部門報批,有望在2005年頒布實施。
其次,盡管我國許多的老牌企業號稱生產能力很大,但是,其設備老化程度已經相當高,繼續使用這樣的設備生產的話,勢必會造成:物耗大、能耗高、效率低、質量和交貨期均得不到保證,設備要更新、產品要換代、技術要進步,成為許多老牌重量級企業的迫切需求,但是目前大部分企業的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能力都十分有限。
針對部分企業農膜擠出吹膜設備急需換代的問題,我們采訪到了目前處于農膜吹塑機市場領頭羊地位的山東華冠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塑料機械研究院院長葛方坤向我們介紹:“客戶的需求都是越來越多樣化。在10年前,標準機型還比較有市場,但到了今天,幾乎每一個客戶都會就自身的情況來提出一些個性化的需求。我們也十分的重視客戶的這種需求,原則上,我們要求設計人員能夠就客戶實際需求,做出一個客戶一張圖紙的設計。在技術上,華冠公司一直都在探索開發能夠滿足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的塑機產品。在2004年,公司70%的產值率都是由新型產品來創造的。”
葛總表示:農膜行業的競爭是十分激烈和殘酷的!去年,由于原料價格飛漲和農膜行業價格傳遞能力的低下,造成了幾乎是整個行業的低利潤甚至是虧損經營。尤其是那些設備老化程度較高的企業,由于設備落后,造成了很大程度的、不必要的能源和原料的浪費。經營困難時期,這樣的浪費幾乎是致命的。相反,使用新型先進塑機的企業,卻仍然能夠保證得到利潤。
針對農膜企業的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能力普遍不足的問題,大型國有控股企業吉林喜豐公司的觀念最具代表性,該公司經營公司經理孫興和提出:中國已是市貿組織成員,農膜行業應研究對策,應對挑戰。由于農膜產品是支農產品,多年來為支援農業生產,農膜定點企業長期讓利于農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一直處于微利、保本甚至虧損狀態,導致行業發展后勁嚴重不足。我們必須要從企業的實際出發,通過聯合、兼并、收購和實行規范化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實現優勢互補,改變我國農膜企業小、散、多的現狀,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鼓勵和促進企業跨行業、跨地區的資產重組、聯合并購,培育大型企業集團,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將農膜行業做大、做強。現在農膜企業小而散多的現狀使得與大型原料化工生產企業洽談訂單難度大,而在管材、型材等行業大型企業多、定購量大,價格優惠。農膜企業只有形成規模化才能控制市場,才能從原材料企業獲取優惠價格。
無獨有偶,新興民營農膜企業的優秀代表北京華農農膜廠也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愿望:“在對外合作上,我們十分歡迎業內、外的有識之士來同我們共同做大事業。我們希望能夠引進優質的資金,強強聯合,實行優勢互補,使企業向規模化、集團化發展等。”
再從目前國內農膜銷售服務現狀來看,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農膜的生產銷售與推廣應用兩條線相對獨立,未能建立起一套相對完整的、聯合的推廣代理分銷體系。農膜企業與技術推廣系統的共同利益機制未能形成,企業往往各自為政,缺乏合作精神,溝通不夠。這樣的結果是使推廣、銷售成本都比較高。業內人士認為,這種銷售模式既不利于提高國產農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不利于農塑新產品、配套應用技術的開發推廣,無形中也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
這方面,山東日信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的做法值得學習,該公司技術開發部經理韋振峰表示:“與經銷商、用戶共同發展是我們重要的經營理念。生產廠家、經銷商、用戶三位一體,生產廠家生產出好的產品,用戶才能受益,經銷商才能從中得利。”多年以來,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和中國農用塑料應用技術學會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后協會的作用更是要加強。關于協會的作用,大家可以閱讀我網主編侯志高《協會:會員與政府間的橋梁(圖) ——訪北京塑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梁錫陽先生》一文。
2004年農膜企業幾家歡喜,幾家愁
如果說剛剛過去的2004年是農膜市場的一個寒冬,相信業內持反對意見的人不會很多。2004年,對于國內農膜企業來說很不平凡,受塑料原料價格因素影響,眾多農膜企業都是在跌跌撞撞中走完全年,經歷了許多嚴峻考驗。大浪淘沙,有些實力較弱,又管理松散的企業在嚴酷的市場環境中已經慘遭淘汰,就這一年里農膜企業怎樣克服困難,渡過難關的問題,我們近期采訪了多家的有代表性的業內企業。
作為一家投產只有4年左右時間的民營企業,北京華農農膜廠并沒有很雄厚的資金背景。但是,這家公司的發展卻相當快,現已擁有農膜生產設備70余臺,農膜年生產能力在2.3萬噸上下。對該公司副總經理彭林的采訪中,問到公司去年的經營情況時,彭總說:“說實話,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是,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得當的措施,我們避免了更大的損失,在不利的局面下,我們華農農膜的全年產銷量仍舊在3000噸以上。”應該說,該公司能夠保持這樣的銷量已經是不容易了!這些措施包括:“首先在成本方面,由于本廠的生產設備先進節能,相比較國內其他一些農膜廠家,我們在成本上就具有了先天的優勢。其次,在產品、生產、銷售方面,本廠加大了質量管理力度,進一步完善了產品結構,并將市場更加細化,用優質服務滿足用戶的需求。另外,我們進一步加強了企業庫存的管理,以求合理的避免企業經營風險。在生產方面,我們基本上是以銷定產,不做產品庫存;在進貨方面,我們也施行的是現今現代的JIT及時化生產管理,力求將原料庫存量降到最低。”采訪結束時,彭總向我們介紹,去年的PVC市場的價格相對PE而言要穩定得多,以吉林喜豐為代表的PVC農膜企業經營上態勢很好。
如前所述,國內農膜市場上按原材料劃分的話,有PE、EVA和PVC三類,PE農膜市場上,有影響力生產廠家眾多;EVA農膜是一個較新品種,以高檔次功能膜為主,生產方式基本同PE膜相同,有生產能力的廠家也不少;但是在PVC農膜市場上,吉林喜豐的影響力是無可比擬的。在采訪吉林喜豐孫總時,孫總表示,去年喜豐的PVC農膜占到了整個市場的60%強,由于去年PE原料價格飛漲的原因,喜豐公司的PVC農膜抓住機遇占領了三北(東北、華北、西北)地區一些傳統PE農膜的市場。該公司宣傳處吳處長向我們介紹,一般情況下,PVC農膜的價格要在PE農膜之上,但在去年下半年,PE農膜的價格罕見的超過了PVC農膜,這是PVC農膜之所以在去年極具競爭力的原因之一。
在談到采購成本控制的問題時,吉林喜豐孫總表示出對信息工作的高度重視,在采購中以“貨比三家、信譽至上、信息牽頭”的思想開展工作。通過建立信息網絡,準確的進行市場預測,及時購進最低價、最優質的原料。據估算,通過承兌匯票、供應商讓利等方式,喜豐公司去年全年降低了采購成本近280萬元。
在2004年的農膜市場上,有一家企業十分引人注目,這就是——山東日信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該公司2002年投產,2003年產量不足5000噸,在2004年,該公司逆流而上,竟然完成了年產量10000噸的重大突破!在采訪中,我們得知,該公司的資金力量十分雄厚,該公司的外方投資者韓國日信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是韓國農膜市場的絕對領先者,目前占有該國35%的農膜市場份額。另外,該公司的許多經營理念也值得我們學習。
2005年市場前景普遍看好
在今年的農膜市場前景這個問題上,受訪的各家企業意見罕見的一致,均表示樂觀。北京華農副總經理彭林從三個方面的分析比較有代表性:
1、從上游的原料市場來看,目前業內大多數人認為PE價格會較去年穩定多,這就降低了農膜企業的經營風險;
2、從農業發展角度看,今年農作物尤其是經濟類作物的價格有走高的趨勢,這勢必會刺激農民朋友的種植積極性,加大對農膜產品的需求。
3、目前使用的農膜大都進入了更換期,這是由于去年年農膜價高,農民推遲換棚,堅持使用舊膜造成的,這部分膜今年均已無法再用,必須更換。
另外,國家調低了線型聚乙烯的進口關稅,這又進一步的降低了生產企業的原料成本,也構成農膜生產企業今年的利好因素之一。
農膜產品及專用機械的技術發展
在農膜技術發展這一問題上,北京華盾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該公司率先推行的“噴碼計米”措施,保證了用戶能夠按照實際的需求量來購買;還有方便建設大棚的農膜焊邊設計等等,這些措施都是真正的從客戶利益出發來作出的。這些措施得到了中國農用塑料應用技術學會的充分肯定!在功能性農膜和專用農膜的開發應用上,該公司近年來均有不錯表現。
在機械領域,山東華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方坤向我們介紹:“作為塑料加工機械,我們產品的用途決定了其發展方向勢必要以制品的發展為導向。”
葛總表示,首先,由于農藝技術和農藝管理水平的進步,大棚有大型化的發展趨勢。相應的,農膜機械也就有大型化的發展趨勢。其次,農膜行業的農膜功能化趨勢決定了塑機的多層共擠的發展方向。再次,由于原料性能提高,依照過去的標準厚度來生產農膜在有些時候就成為一種浪費,農膜有薄型化的趨勢,這一發展趨勢也是對加工機械的考驗。另外,節能、高效則是塑料加工機械不變的追求!該公司目前規定,凡功率在110kw以下的機型,全部采用變頻調速系統;高效、大擠出量也是發展重點。
葛總同時認為,整機性能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各個部件的先進合理。機頭的設計、內冷系統的使用等等都對機械產品的性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結語
毋庸置疑的是,作為一個關系國計民生重要行業,農膜行業的整體發展前景是光明的!但是,任何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都要面臨劇烈的競爭,難忘的2004已成過去,2005年,中國的農膜企業,你們準備好了么?你們將如何贏得競爭,占領市場呢?
2005年農膜市場誰能笑道最后,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鳴謝:慧聰網塑料頻道本期專題得到了業內企業的普遍支持,在此,向北京華盾、山東華冠、北京華農、吉林喜豐、山東日信化學等多家企業表示特別感謝!感謝你們在信息上和技術上給我們提供的幫助!
注:本文有任何的謬誤之處望您不吝指正,我們將非常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