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采訪一位縣級農資經銷商時,一見面他便滔滔不絕地向筆者訴起苦來。
目前惡性競爭使農資經銷商的日子都不好過。現在經營復合肥就像以前經營碳銨、尿素一樣,每噸就是十幾元的利潤。為了互相競爭,有的經銷商甚至就以出廠價批貨。就算這些經銷商靠量大進價便宜,也最多就是每噸50元的利潤。除去人工、送貨運輸、房租,還要應付管理部門隨時進行的收費等,所剩無幾。
尤其是對管理部門的違規亂收費問題,這位農資經銷商意見頗大。現在管理部門平時不見影,一到了賣肥旺季,他們就來到店門前收費。只要你繳上錢,什么都合格,如果不繳有你好看的。尤其逢大集農民購肥多的時候,他們開著執法車來到你的門前,這么抽檢那么挑刺,一旦引起群眾圍觀,你的產品再合格,也會引起不明真相的群眾的誤會,你的買賣肯定是死定了。
造假賣假成了公開的秘密。我們當地的兩家小化肥廠每年都公開造假,管理部門卻一律綠燈。用這類化肥,只要莊稼苗子長出來,如遇天旱、天澇等原因,老百姓就是收不著糧食,也不怪化肥的原因。據這位農資經銷商反映,眼下這類假化肥在秋季用肥市場,在一些鄉鎮的農資商店都有三四十噸的備貨。因為價格便宜,多年來這類肥一直非常暢銷。有些農民在購肥時甚至買一袋好的,再買一袋這樣的便宜貨摻拌著使,結果誰好誰孬也就分辨不出來。眼下源頭上的管理缺失,各部門都得到了好處,睜一眼閉一眼,最終受害的是農民。有的或經營一部分正宗品牌,再經營一部分這種假冒偽劣。如果單憑經營正宗品牌的農資經銷商,很難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