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技中心土肥處在2009年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思路中明確提出,測土配方施肥要走“大配方,小調整”的路子。李榮處長表示,提出這一思路,就是為了更好地滿足農民群眾對施肥的個性化需求,讓廣大化肥企業積極關注和參與到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中去,實現農民科學施肥、企業效益提高、土肥推廣部門做好協調和示范推廣的局面。
測土配方施肥實施五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從最初的200個項目縣發展到現在的全覆蓋,從以糧食作物為主發展到以糧食作物為主兼顧經濟作物,從以服務區域為主發展到現在的逐步滿足農民個性化需求,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發展從量變到質變,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大配方、小調整”就是為了適應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發展的要求,更好地滿足農民群眾對施肥的個性化需求。
在大家看來,一個配方出來以后非常簡單,實際上它融進了很多的心血,出一個配方很不容易,是經過大量的試驗和化驗、農戶調查、專家分析,最后才出來這個配方。“大配方”是為了更好地讓企業參與到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中。配方肥的生產和推廣離不開廣大肥料企業的參與,離不開各級農業部門與肥料企業的合作。根據農業部要求,各地定期免費向社會發布肥料配方信息,為企業參與測土配方施肥搭建多種平臺,引領廣大肥料生產企業和經銷企業參與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據統計,2008年全國配方肥定點企業達到500多家,配方肥推廣應用量從2005年的97萬噸(實物量,下同)增加到1632萬噸。在“大配方”的基礎上進行“小調整”,是針對農民實際需要,為千家萬戶提供個性化施肥服務的具體形式。在企業生產針對大區域配方施肥的基礎上,根據農戶種植田塊、作物特點和品種進行小的調整,既有利于企業參與,也有利于滿足農民的個性化需求。
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離不開廣大化肥生產企業的參與和支持。廣大化肥企業應積極關注和參與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利用各級農業部門在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中取得的各項成果以及發布的配方,調整企業生產的產品種類,積極參加相關部門組織的配方肥招標工作。同時,要與基層土肥推廣部門密切合作,做好配方肥的生產和供應,將產品和服務送到田間地頭,送到農民家里,更好地為當地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服務。在“大配方、小調整”的實施過程中,不會增加企業的肥料登記成本,“大配方”就已經考慮了企業規模生產的要求,是適應大區域作物的肥料配方,企業拿到大配方以后,可以放心地進行規模化生產。
測土配方施肥的數據成果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各地開展測土化驗和作物植株樣品化驗的結果,二是各地開展“3414”肥效試驗和田間農戶調查的結果。測土化驗主要是反映各地區的基礎地力和土壤養分狀況,3414試驗和田間農戶調查則反映了適合當地作物的配方肥配方和農民施肥習慣。這些數據對于化肥生產企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掌握了這些數據,可以讓企業生產的產品更適應農業生產需要,適應農民需求,適應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開展。化肥生產企業要盡量系統地學習和應用這些數據。各級土肥推廣部門有義務協助企業做好配方肥的生產和示范推廣工作。
為了加強化肥生產企業與農業栽培的聯系,農業部正在考慮在生產企業實行“配方師”制度,即生產配方肥的企業要有自己的配方師。“配方師”制度自2005年實施以來,現在已經培養了持有國家級證書的配方師848個,但其中只有27個是企業的,其余的820多個大部分是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這是遠遠不夠的。配方有兩種含義,一種是作物需求配方,另一個,將配方拿到企業后,就需要用原料生產出合適的配方,這就成了工藝配方。因此,我們要求大型化肥生產企業有自己的配方師,既懂生產工藝又懂農藝要求。將來我們要把測土配方施肥成果慢慢通過一些技術手段推廣,需要化肥經銷企業也要懂得技術,把企業經銷人員變成技術人員,直接通過銷售人員把技術傳遞給農民。這個措施的實施,將對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帶來促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