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的一天电影完整播放在线观看,无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国产成人无码av,((丰满老女人》伦理hd,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首頁
>>
信息中心
>>
農資市場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規范農資市場任重道遠
//chinaqfs.com 2005-3-16 6:08:50 信息來源:安徽日報 瀏覽:
日前,記者對滁州市農村進行走訪、調查,發現農資市場存在著“三亂”現象。
農資市場生產源頭亂,產品質量難保證。農業生產資料包含農藥、化肥、種子、飼料、農機具等大宗產品。以化肥為例,該市化肥生產企業參差不齊。據查,該市所轄的一個縣,原縣辦化肥廠破產后,全縣一下冒出了17家化肥(包括復合肥、混合肥、磷肥等)生產廠家,規模大小不等。這些企業無論是整體實力、質量保障體系,還是在追求利潤的動機上,都存在著產品質量不安全因素。去年,滁州工商局對復(混)合肥、碳氨、磷肥進行質量抽檢,送檢的460組中有209組屬不合格產品,占送檢數的45.4%。
農資市場流通體系混亂,產品價格難以控制。計劃經濟時期,原供銷社系統是農業生產資料供應主渠道。近年來,這種流通保障體系解體,而新型的流通體系尚未建立,由此使得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體系混亂。原農資門市部實行承包經營后,仍掛著集體的牌子,實為個體經濟;原供銷社分流下崗的職工無處可去,也從事農資經營;農村大量個體私營企業也參與其中;鄉鎮農機站、農技站、畜牧獸醫站等原來的一批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和親屬子女也紛紛加入到農資經營中來。據滁州市消協組織對天長、全椒、來安三縣(市)13個鄉(鎮)226戶農民的調查,55%的農民選擇鄉(鎮)個體戶,31%的農民選擇供銷社門點,還有14%的農民在個人代銷點購進各類農資。由于淡季儲備功能的弱化,到了旺季,農資商品供應緊張,價格上揚,誘使一些人參與投機,制假售假,牟取暴利。
農資市場監管機制尚待理順健全,維權執法難到位。目前政府部門對農資商品有監督管理權的有工商、技術監督和農業行政部門。技術監督部門負責農資產品的生產領域,其執法機構只設置到縣城,農村沒有派出機構。農業行政管理部門主要對種子、農藥、飼料等領域的經營者資格予以把關,執法機構只在縣級以上局里設置,其所屬的站所雖設置到鄉鎮,但無行政執法權。工商機關負責流通領域監管,在農村按經濟區域設有工商所,是覆蓋全社會的執法管理機構,但所管范圍很寬,力量有限。物價部門只管農資價格,公安部門只管治安或刑事案件。身在農村中的鄉、鎮政府對農資商品的管理沒有多少職能,往往是發生坑農事件后,才被動地參與或牽頭處理。由此可見,政府對農資市場監管的行政資源配置不夠合理,有權管的大多不在農村,在農村的行政管理部門常職能缺位。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滁州市正積極探索農村新型的流通體系。一是鼓勵、引導、支持城市的大型企業到農村建立連鎖經營,減少中間環節,規范目前農村散兵游勇式的非正規商販;二是運用工商部門的多種職能,如格式合同備案制等,建立生產經營業主對農民的信用保證體系,拓展農村的消保維權機制。如明光市在全市24個鄉鎮成立了12315涉農消費糾紛維權站,成立涉農糾紛專家鑒定委員會,實現監管服務窗口前移,同時還探索建立了一套可以倒查農資商品責任的保障體系,對違法者進行有效的懲處。
與此同時,滁州市狠抓涉農違法違規案件的查處,在案件查處中,對以假充真的案件,特別是假種子、假農藥、假化肥等堅決予以嚴打重罰,并追根溯源,搗窩點、打慣犯,讓制假售假者無處藏身。
【發表評論】
【
打印本文
】 【
關閉本頁
】 【
大
中
小
】
相關信息
·
安徽省農資流通協會成立
(2006-9-28)
·
陜西農資價格止跌回彈
(2006-9-27)
·
農資打假行動挽回損失6000萬
(2006-9-26)
·
購買農資商品應注意什么?
(2006-9-25)
·
秋播農資貨足價低
(2006-9-25)
·
河南:152萬噸農資備戰“三秋”
(2006-9-21)
·
河南漯河:農資打假保秋播
(2006-9-21)
·
青海省10家企業發出政企聯防假劣農資倡議書
(2006-9-21)
·
海南省的農資價格已經持續五個月出現負增長
(2006-9-20)
·
如何投訴偽劣農資
(2006-9-19)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欄目導航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