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甘肅省小麥條銹病等農作物病蟲害 發生趨勢 根據病蟲越冬基數調查、冬小麥品種布局、長期氣象預報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2005年甘肅省農作物主要病蟲害呈中度至偏重發生趨勢,具體預報如下: 1、預報結論: 小麥條銹病 全省中度偏重流行,其中:隴南、天水及中西部部分晚熟麥區大流行,隴東以中度流行為主。全省流行面積800萬畝以上。 小麥白粉病 全省中度流行,局部偏重發生,主要流行區域在隴南、天水、平涼和中部陰濕麥田。全省發生面積700萬畝左右。 麥蚜、黃矮病 苗蚜全省中度偏輕發生;穗蚜河東中度偏重發生,河西中度偏輕發生。麥蚜全省發生面積900萬畝左右;黃矮病在南部中度發生,中部麥區點片發生。 葉蟬、紅矮病 葉蟬中度偏輕發生,慶陽北部及中部旱塬山地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50萬畝左右;紅矮病局部發生,主要發生區域在慶陽北部子午嶺沿線。 麥蜘蛛 全省中度發生,川旱地及半山向陽麥田偏重發生,主要危害區域在隴南、隴東麥區,發生面積400萬畝左右。 地下害蟲 中度偏輕至中度發生,發生面積600萬畝左右。 小麥吸漿蟲 輕發生,發生面積150萬畝左右。 玉米紅蜘蛛 中度發生,主要為害區域在河西及沿黃灌區玉米田。發生面積300萬畝左右。 棉鈴蟲 中度發生,主要為害河西棉花、玉米田產區及蕃茄制種田,發生面積300萬畝左右。 蔬菜病蟲害 發生為害呈上升趨勢,其中美洲斑潛蠅、溫室白粉虱中度偏重發生;小菜蛾、菜青蟲中度發生;黃瓜霜霉病、瓜類白粉病、蕃茄早(晚)疫病、豆科蔬菜灰霉病中度發生。 農田雜草 中度偏重發生,以川水地發生較重,發生面積在1000萬畝左右。 農田鼠害 全省中度至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500萬畝左右。 2、預報依據 (1)越冬菌源量大,蟲源基數高,發生程度重,發病范圍廣。 秋苗期小麥條銹病的發生程度明顯重于近年同期,全省秋苗發病面積498.8萬畝;白粉病的發生程度與去年同期相當;麥蚜、麥蜘蛛的發生量明顯重于去年同期。秋苗病蟲調查數據見附表1--4。 (2)小麥品種布局及麥田生態環境對病害流行有利。 目前我省小麥主栽品種抗病性較差,感條銹病品種面積在80%以上,對白粉病幾乎沒有抗病品種,這是小麥條銹病、白粉病流行危害的最大隱患。秋季雨量充沛,氣溫偏高,小麥秋苗長勢好。11月中下旬冬麥區普降雨雪,雨雪量是常年的2-6成,氣溫偏高,生態條件及寄主條件均有利于小麥條銹病菌的越冬。 (3)氣象條件對病蟲害的越冬及早春擴展為害較為有利。 據氣象部門預報,冬季(2004年12月至2005年2月)降水平、慶略偏多,隴南南部偏多3--4成左右,冬季氣溫均偏高。這將有利于條銹、白粉病菌的越冬,更適宜麥蚜、麥蜘蛛等蟲害的安全越冬。明春(3-5月)降水東部正常(有相對少雨時段),南部降水偏少1-2成,冬麥區春季第一場好雨大約出現在5月中旬前后;春溫偏高,無春寒、倒春寒,但有低溫時段。春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將有利于早春麥蚜、麥蜘蛛、中華鼢鼠的大面積發生和危害;低溫時段將有利于黃矮病的發生。5月份的降水將有利于條銹病、白粉病的發生和流行。河西張掖等地冬、春季氣溫持續偏高,會出現暖冬現象;晚霜凍結束日期偏早,后冬及春季降水偏少,夏季氣溫正常。前期溫度偏高有利病蟲害安全越冬,后期干旱少雨有利于害蟲繁殖,對麥蚜、紅蜘蛛、棉蚜、棉鈴蟲及果蔬害蟲的數量增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甘肅省植(zhi)保(bao)植(zhi)檢站測報科(ke)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