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進入一年一度的春耕備耕時期,記者在我市農村采訪時發現,各地的農資供應充足,但農資價格的快速上漲卻使農民們發了愁。
40公斤裝的尿素一袋漲了20元
“40公斤裝的尿素去年一袋是54元,今年化肥價格漲得可真快,同樣規格一袋尿素已漲到了74元。”蓮都區聯城鎮張村街村農民黃春林抱怨說。
化肥漲價,農藥和農膜也在漲價,眼下,我市各地農資價格普遍上漲已成為眾多農民必須面對的現實。據市農業局調查表明,今年我市大部分化肥和農膜的市場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明顯的上漲,漲幅最低15.15%,最高的達48.78%。其中,尿素去年每噸為1650元,今年漲到1900元;碳銨(碳酸氫銨)去年每噸是520元,今年漲到600元;硫酸鉀去年每噸1700元,今年漲到2500元;12米大棚膜去年每噸為9800元,今年漲到13600元。在農藥殺蟲劑類中,除乙酰甲胺磷價格與去年持平外,樂果上漲了5%,撲虱靈上漲了15%;殺菌劑類中的硫酸銅漲價最高,去年每噸為7200元,今年漲到9500元。此外,除草劑中的草甘膦價格上漲5%,丁草胺和乙草胺上漲了30%。在種子方面,除傳統類種子價格上漲不明顯外,一些新品種的價格也上漲了30%。
據分析,導致今年各地農資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水、電、煤、氣等能源及各種原材料價格上漲。
農資供應充足銷售疲軟
記者從我市部分農資供應點及農業相關部門了解到,今年農資價格雖然上漲了不少,但各地對農資的準備工作還是提前進行。眼下,我市各地農資供應充足,品種齊全,種子部門準備的12萬公斤的早稻品種正等農民們購買。
往年這段時間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市各地農民采購農資的高峰期,但在今年,連日來記者采訪時卻發現,各地農資供應點生意冷清,市場銷售疲軟。據位于麗陽街上的合力農資溪口經營部負責人介紹,去年和前年的3月份是農藥和化肥的銷售高峰,去年3月僅化肥碳銨就銷出30多噸,但今年總共只進15噸眼下還有一半沒賣出。
據業內人士分析,今年農資銷售期推遲主要是受季節推遲的影響及部分農民面對農資價格上漲猶疑觀望而造成的,預計隨著天氣連續放晴,我市各地農資銷售將會進入高峰期。
農資上漲農民反應不一
面對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的上漲,我市各地農民反應不一。
青田縣舒橋鄉黃山村一位姓王的農民告訴記者,他全家僅種了2畝地,每年買農資在300元左右,目前農資價格上漲對他這樣的小戶來說還能接受。蓮都區聯城鎮張村街村的農民黃春林介紹說,他家除了1畝多的稻田外,還種了十幾畝柑橘,去年用了20包40公斤裝的尿素,如果按今年價格計算,在農資上要比去年多花400多元,而近年柑橘的價格又比較低迷,這就相當于使他家減少了400多元的純收入,因此,他本人和村民對柑橘管理的積極性也不高,甚至有小部分村民已放棄不管。
蓮都區碧湖鎮魏村村的種糧大戶雷鳳清則向記者算了一筆農資賬。他今年和去年一樣還租110畝稻田,去年購買各種農資共花了1萬多元,如果按今年價格來算,購買農資上要多花2000多元,與去年拿到的2600多元種糧補貼相當。此外,今年的田租也由去年每畝100元增加到200元,雇工工資也由每人每天20元增加到30元。他說,各種費用的增加,讓他感到今年租田種糧的壓力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