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縣工商局查處吳橋縣某農業開發公司銷售不合格農藥案
2005年3月6日,阜城縣工商局執法人員對農資市場進行巡查時,發現吳橋縣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銷貨車在古城鎮百盛農資門市部推銷農藥,通過檢查該車上的農藥為海南江河農藥化工廠生產的“海南莊家(稼)人新蚜克”農藥,細查發現所標生產日期為2005年3月6日,且有些瓶蓋不嚴,有漏液現象,此產品可疑,經省農藥質量監督檢驗站檢驗為不合格農藥。根據《產品質量法》有關規定,對當事人實施了沒收不合格農藥200箱,罰款2.5萬元的處罰。
圍場工商局查處圍場鎮張某無照經營玉米種子案
2005年3月12日,圍場鎮河東街居民張某無證無照收購木蘭1號、承單22號玉米雜交種子1.05萬公斤,又到外地仿制圍場佳禾種業包裝袋,在自家封裝待銷。接到群眾舉報后,圍場工商局依法查扣了張某庫存的玉米雜交種子,并依法對其偽造種子標簽行為作出銷毀擅自印制的假標簽、罰款1萬元的行政處罰。對所經營的種子交法定檢測機構進行鑒定、通過電臺發布公告,提示購買該種子的農民退回種子,防止可能發生的損失。
滄州市工商局運西分局查處銷售無產品標簽種子案
滄州市某種子站于2004年12月從內蒙古長城種業有限公司購入包裝內無產品標簽的“農大108”玉米種子1000公斤予以銷售。在接到群眾舉報后,滄州市工商局運西分局執法人員迅速出動,依法對其做出了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罰款2000元的處罰決定。
大城縣工商局查處假冒有機復合肥案件
齊某于2004年10月份開始,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北京生態文明科技發展中心”的許可,擅自在大城縣野固獻林場生產銷售標注注冊商標“生態源”的有機復合肥。2005年2月24日案發時,共生產該復合肥500袋,成本價15元/袋,并以20元/袋的價格全部售出,其非法經營額共計10200元。大城縣工商局依據《商標法》有關規定,對其罰款1萬元。
臨漳縣工商局查處某供銷合作社生產門市銷售不合格尿素案
2005年1月2日,臨漳縣某供銷合作社生產門市負責人郭某從邯鄲購進河南鄭州錦秋化肥有限公司生產的“錦秋緣”尿素5噸,每噸進價1400元。經邯鄲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檢驗屬不合格尿素。臨漳縣工商局依法對該生產門市進行處罰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500元,罰款9500元。
崇禮縣工商局查處西灣子鎮路某無照經營化肥案
2005年2月至3月,崇禮縣西灣子鎮個體工商戶路某于2月25日、2月27日、3月2日分三次從天津中農生產資料有限公司張家口分公司分別購進宣化尿素5噸,嘉吉二銨7噸和嘉吉二銨3.05噸,案值39000元,銷售給崇禮縣四臺咀鄉三道營等地農民。崇禮縣工商局執法人員在農資市場檢查中發現,路某銷售化肥系無照經營,在認真調查取證的基礎上,依法對路某進行了處罰,處以1000元罰款。
秦皇島市山海關工商分局查處山海關區某種子站超范圍經營農藥案
山海關區某種子站,自2005年2月25日起,未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擅自超范圍經營農藥,被山海關工商分局路南工商所查獲,并依法對其做出了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罰款2500元的處罰決定。
臨西縣工商局端掉一制造假冒化肥黑窩點
2005年3月8日中午12時,臨西縣工商局接到群眾舉報,有人在河西鎮西環路三利油棉加工廠前院制造假化肥,該局執法人員立即趕往三利油棉加工廠。經現場檢查,查獲假冒純度為99%的晶體硫酸鉀6.3噸(產地為美國,每袋重10kg),中農磷酸二銨2噸(產地為美國,每袋重50kg),中化磷酸二銨1.5噸(產地為摩洛哥,每袋重50kg),氯化鉀4噸(產地為俄羅斯,每袋重50kg),無標志肥料3.65噸,查繳造假工具封口機2臺,小地磅1臺,包裝袋60個,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35000余元。
涿州市工商局查處涿州市某種業有限公司超出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生產包裝種子案
涿州市張某2004年10月開始,生產包裝中豌4號、中豌6號豌豆種約3.5萬公斤,花生優種1000公斤,中黃13大豆種5000公斤。張某營業執照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不含生產包裝種子。對張某超出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生產包裝的行為,涿州工商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71條的規定,對當事人罰款3萬元。
淶水縣工商局查處祖某無照經銷化肥案
淶水縣明義鄉村民祖某于2005年2月20日從淶水縣農業生產資料公司購進滄州尿素廠生產“鐵獅子”牌尿素5噸,在本村進行銷售。淶水縣工商局執法人員在農資市場巡查時發現,祖某無工商營業執照。當事人未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擅自經銷化肥的行為,違反了《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第七條的規定,依據《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五條的規定,淶水縣工商局對當事人給予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并處罰款4000元的行政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