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1日,2015年世界鉀鹽鉀肥大會在中國最大鉀肥工業基地——格爾木市舉行。
大會(hui)依(yi)托我(wo)省鹽湖鉀肥(fei)(fei)工業(ye)(ye)堅實的(de)(de)行業(ye)(ye)基礎,并(bing)以(yi)青(qing)海(hai)先進(jin)的(de)(de)鉀肥(fei)(fei)工藝技(ji)術作為(wei)強有(you)力(li)的(de)(de)支撐(cheng),對(dui)話(hua)世(shi)界鉀鹽鉀肥(fei)(fei)企業(ye)(ye)。世(shi)界鉀鹽鉀肥(fei)(fei)大會(hui)作為(wei)國際鉀鹽鉀肥(fei)(fei)技(ji)術交流、產品貿易和產業(ye)(ye)合作的(de)(de)平臺,青(qing)海(hai)的(de)(de)鹽湖產業(ye)(ye)有(you)著絕對(dui)的(de)(de)發言權。
中國鉀肥基地的稱號實至名歸
目前,全球共有20多個國家生產鉀肥,由于鉀資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3個主要產鉀區占全球總產能的65%,另外德國、以色列、中國等國也是主要的鉀肥生產國。長期以來,青海鹽湖鉀肥為確保國內糧食安全、穩定鉀肥進口價格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也確立了青海成為中國鉀肥工業基地的地位。
青海境內湖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鉀、鈉、鎂、硼、鋰、溴等自然資源,總儲量為600多億噸,其中僅氯化鉀表內儲量為5.4億噸,占全國已探明儲量的97%;氯化鎂儲量為16.5億噸,氯化鋰儲量800萬噸,均占全國首位,為發展鹽湖化工產業提供了可靠的資源支撐。
經過多年發展,我省作為全國最大的鉀鹽生產基地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鈉、硼、鋰等資源開發初具規模,逐步實現了鉀鹽向鉀堿、無機向有機、有機向精細化工、化工行業向有色金屬行業的跨越,特色鮮明的鹽湖化工產業體系基本建成。龍頭企業鹽湖集團名列2013年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第446位,鹽湖產業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發展的模式已形成。
為實現鹽(yan)湖(hu)資(zi)源的深(shen)度開發、綜合利用和循環(huan)利用,我(wo)省鹽(yan)湖(hu)化工(gong)企業(ye)積(ji)極與(yu)科研機構加強合作(zuo),成功解決了鹵(lu)水(shui)(shui)大規(gui)模開采和長距離(li)輸送等行業(ye)技術難題,晶間鹵(lu)水(shui)(shui)深(shen)渠(qu)集鹵(lu)技術、鹽(yan)巖地基防滲輸鹵(lu)技術、資(zi)源動態監測(ce)技術等技術已成功應用于生(sheng)產,生(sheng)產工(gong)藝水(shui)(shui)平大幅提升。
逐步形成鹽湖化工產業體系
在6月舉行的中國(青海)·土庫曼斯坦經貿與人文交流圓桌會議上,土庫曼斯坦駐華大使齊納爾·魯斯捷莫娃女士就向青海政府表達了相互開展鹽湖開發技術方面的交流意愿,她說,青海的鹽湖開發技術是中國最好的,有的技術是世界領先的,土庫曼斯坦也有鹽湖,期望與青海開展鹽湖技術方面的交流。可見青海在鹽湖開發尤其是傳統行業鉀鹽鉀肥開發方面的影響力。
鹽湖化工產業是我省傳統優勢產業之一,我省現有規上鉀肥生產企業18家。2011年至2014 年,全省鉀肥產量實現了11.8%的年均增速,2014年全省鉀肥產量達到了832萬噸。經過多年發展已逐步形成了以鉀鹽開發為主線,以鎂、鋰、硼、鍶等綜合利用為核心的較為完善的鹽湖化工產業體系。
為(wei)(wei)保(bao)持(chi)鹽湖資源(yuan)科學(xue)、有序、可持(chi)續開發(fa),我省(sheng)圍繞提高鉀、鈉(na)、鎂(mei)、鋰、硼等元素的(de)(de)綜合利用(yong)(yong)水(shui)平(ping),以及對(dui)副產(chan)的(de)(de)大量氯氣(qi)、鹽酸資源(yuan)進(jin)行(xing)再利用(yong)(yong),堅持(chi)以調(diao)整結構為(wei)(wei)主線,以科技(ji)創新(xin)為(wei)(wei)驅動(dong),大力推動(dong)循環經濟,實施(shi)了以金(jin)屬(shu)鎂(mei)為(wei)(wei)核心、以鈉(na)利用(yong)(yong)為(wei)(wei)副線、以氯平(ping)衡為(wei)(wei)前提、以煤(mei)炭為(wei)(wei)支撐(cheng)、以天然氣(qi)為(wei)(wei)輔助的(de)(de)鹽湖資源(yuan)綜合利用(yong)(yong)一(yi)、二期及金(jin)屬(shu)鎂(mei)一(yi)體(ti)化項(xiang)目。
省委省政府助力鉀肥產業發展
作為我省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支柱產業,鹽湖化工尤其是鉀肥產業一直以來備受省委省政府的重視,也享受著國家的優惠政策,如鉀肥一直被視為農資在運輸方面享受價格補貼。我省地處西部高原地區,產品運輸距離長,鐵路運費連年上漲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為此,國家實行優惠政策,降低鉀肥運輸成本費,以保證鉀肥行業的發展。
7月7日,記者在青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看到一份“建議國家繼續實行鉀肥增值稅優惠政策”的文件,這是我省政府部門在目前全國經濟下行壓力下,助力鉀肥生產企業發展的一項措施。文件上寫著“在稅收政策方面,應當對鉀肥生產企業和氮肥、磷肥、復合肥生產企業區別對待,繼續對國產鉀肥實行增值稅優惠政策”。
在目前全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大背景下,企業發展必定會遇到一定的困難。為此,我省政府部門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積極為鹽湖鉀肥產業的發展謀對策想辦法。在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方面,我省政府部門督促鹽湖集團按照計劃落實項目投資,加快金屬鎂一體化等重點項目建設進度。
從鉀肥外運(yun)(yun)方面(mian),不斷加大運(yun)(yun)輸力度(du),優化運(yun)(yun)輸效(xiao)能,確保青海鉀肥外運(yun)(yun)。在異地倉儲方面(mian),督促各鉀肥生產企業(ye)圍繞(rao)南方主要用肥農(nong)作(zuo)(zuo)物(wu)種(zhong)植特點(dian),進一(yi)步(bu)優化異地倉儲方案,會同下(xia)游經銷(xiao)商強化配送措施和售后服(fu)務,保障鉀肥銷(xiao)售渠道(dao)暢通。在科技(ji)投入方面(mian),我省政府部門對(dui)鹽湖集團在人(ren)才培訓(xun)引進、對(dui)外技(ji)術協作(zuo)(zuo)交流等方面(mian)給予支持;積極為(wei)企業(ye)與(yu)科研院所、高校(xiao)開展技(ji)術合(he)作(zuo)(zuo)搭(da)建平臺(tai),加快解決(jue)制(zhi)約產業(ye)發展的關鍵(jian)技(ji)術難(nan)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