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糧價走低,農民收益大受影響,如同寒冬這天氣,讓人無法愉悅。同樣,深受困擾的不僅是種糧農戶,農資人的日子也不大好過。俗話說,農業好,肥市興,糧價高,肥走俏。種糧農戶效益不好,肥料行業自然也深受沖擊。
農資賒銷問題更加嚴重
除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受影響,糧價下行的背后,還加重了賒銷農資后回收資金的困難。如今在農村,農資賒銷十分普遍。常見情形是,經銷商春季時把農資產品賒銷給農民,秋收時農民賣了糧食再還錢。可如今遇上糧價低迷的年景,農資賒銷的問題也隨之更加嚴重了。
近日,據反映說賒銷,有風險;不賒銷,就難占領市場、沒有銷量。正常年景都難免會出現“爛賬”,更何況今年?
經銷商謹慎對待冬儲
不少老農資人都感嘆:化肥行業的大好時光已經過去了。的確如此,近幾年化肥產量大幅增加,淡儲風險不易把握,經銷商的淡儲積極性本來就不高,而現在農產品(000061,股吧)價格走低,更使得經銷商對淡儲的態度謹慎。
眼下冬儲市場已經啟動,不過除東北地區經銷商開始向長期合作的廠家少量打款以外,多數經銷商仍在觀望。
11月7日至8日這兩天,是備受農資人關注的磷復肥會議召開的日子。按照往年慣例,磷復肥會議召開,是肥市即將轉暖的信號。因為自此之后,伴隨廠家冬儲政策日漸明確,市場將進入為期3個月左右的冬儲備肥期,屆時廠家收款,下游經銷商建倉,市場如火如荼。但就目前業內反饋來看,今年冬儲市場表現或難達往年水平。
“今年冬儲還是會儲備,不過肯定不會備很多,而且我會等廠家給出明確冬儲報價時再做決定。”一位農資經銷商表示,他會向廠家反映農民在價格方面的承受能力,因為今年農產品價格不理想,農民對種糧的信心在減弱,在農資投入上估計要減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