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尿素
剛進入12月,國內尿素行情有了止跌企穩的姿態。各地尿素出廠報價二次探底未破底,再度回到10月下旬行情反彈前的低谷狀態。下游市場反映也較冷淡,上周只有個別中小型經銷商試探性少量備貨,暫時沒有出現規模性的抄底行情,成交量尚不足以促使工廠快速提價。本周初尿素價格“只言企穩,未提上漲”。
自進入四季度以來,化肥內需持續疲軟,從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的一輪反彈行情,大體要歸功于復合肥企業的首輪生產,還有冬儲備肥檢查。這兩方面需求較為集中,且基本達到了抄底效果。隨后,超過百元漲幅的市場走勢未被市場認可,缺少利好的行情更多依賴于業內對后市出口的關注。此番也正因印度招標量價均超出預期,才使得國內尿素行情找到了止跌企穩的支撐。
尿素出口維持“被動” 印度四季度的兩輪尿素招標備受業內關注,暫且按照其招標次數簡稱為“小八”、“小九”。
10月30日印度STC公司截標,共收到27個供應商268萬噸的尿素投標量,還有35萬噸可選擇量。其中,印度東海岸最低投標價為262.75美元(噸價,下同)到岸,印度西海岸的最低投標價為262.74美元到岸,主流投標價263~265美元到岸。且貿易商稱,貨源多數來自中國。由此推算中國的尿素離岸價在251~252美元。此為“小八”。11月初,業內皆嘆“小八”被“坑”,252美元的離岸價合算國內廠商集港價,已經被博弈到1450元,以至于業內普遍認為外商很難找到低價貨源,但結果拿到了65萬噸左右的中國貨源。從這點來看,中國尿素出口確實被動,即使是外商賣空的價格也能接受。
11月底“小九”來了。11月28日印度IPL公司尿素招標結束,投標總量超過300萬噸,最低到岸價為254.44美元,核算下來中國離岸價245美元,集港價可達1420元,恰好等于或略高于當時的港口成交價。筆者以及很多業內人士猜測,印度必然還盤壓價;同時,在考慮到中國后期關稅調整以及國際尿素市場供應過剩的大環境,印方更有可能縮減采購量。然而,在印度公布最終成交137萬噸、90萬噸貨源來自中國、離岸價245美元時,疑問也隨之而來: “小九”給國內廠商帶來了較為樂觀的離岸價和出口量,缺少博弈的操作不免讓國內廠商有些“受寵若驚”。
印度過量成交存未知 此番招標結果對于印度公司而言并不理想。價格上幾乎沒有還盤,而且成交量達到137萬噸,這必將制約其后市操作。此前筆者也從印度尿素自給能力以及大數據分析兩方面進行過闡述:印度年進口尿素量保持在1000萬噸的水平,便可滿足每年3000萬噸的尿素需求量。自2014年到2015年,印度本國尿素裝置復產量較大,尿素進口需求量應該是減少的狀態,預期今年有望控制在800萬噸以內。而事實是,印度1~10月進口尿素總量已達775萬噸。如果加上“小九”帶來的137萬噸成交量,年內成交量將達到900萬噸,印度短期甚至到明年元月重回市場采購的可能性已不大。
綜上所述,國內尿素行情止跌企穩有賴于印度招標,超過預期的成交量和價格,將消化部分前期港口庫存,對于國內12月份的尿素行情也起到了支撐作用。但考慮到目前國內尿素企業開工率依然較高,供應過剩問題依舊存在,如果印度此次標購順利履行,短期內會有90萬噸的消化量,將有效刺激農業內需以及復合肥企業入市采購,從而在本月中旬拉漲尿素價格。但如果印方反悔并降低招標采購量,國內尿素行情或重回跌價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