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油(you)菜(cai)菌核病(bing)主發區菌源充足,田間(jian)子囊(nang)盤密度較(jiao)高,且(qie)在未來一段時間(jian)里降水偏多。綜合上(shang)述因素分(fen)析,預(yu)計2016年(nian)秋(qiu)播油(you)菜菌核病總體偏重發(fa)生,發(fa)生面積4700萬畝左右。其中(zhong),江南(nan)和長江中(zhong)下游大部地區(qu)(qu)偏重(zhong)發生(sheng),西南(nan)和黃淮地區(qu)(qu)中(zhong)等發生(sheng)。發病盛期,四川、云南(nan)、江西、湖南(nan)、湖北、安徽為3月下旬至(zhi)4月上(shang)旬,江(jiang)蘇、重慶、河南和陜(shan)西南部為4月上旬至5月上旬。
菌(jun)核子(zi)(zi)囊(nang)盤密度較高:目前(qian),西(xi)南(nan)大部(bu)、江(jiang)南(nan)地區已(yi)進入菌(jun)核子(zi)(zi)囊(nang)盤萌發盛末期,長(chang)江(jiang)中(zhong)下游(you)地區處(chu)于(yu)萌發盛期,河南(nan)南(nan)部(bu)、陜西(xi)關(guan)中(zhong)處(chu)于(yu)萌發期。田間每平方米子(zi)(zi)囊(nang)盤數,湖北6.3個(ge),四(si)川、湖南、江西、安徽和(he)陜西為2-4個,云南、重慶為1-2個,其他各省(市)不足1個。與上年同期相比,重慶、湖南、江(jiang)西、安徽等大部(bu)地區偏多,云南、江(jiang)蘇、陜西等省減少。
截至3月30日,長江(jiang)流域油菜主產區(qu)共(gong)計(ji)11省(市(shi))發生菌(jun)核(he)病,發生面(mian)積1231萬畝,比上年(nian)同期(qi)減(jian)少14.6%;大部地(di)區(qu)處(chu)于葉(xie)發病(bing)始盛期,局部地(di)區(qu)開(kai)始侵莖。發病(bing)地(di)區(qu)平均葉(xie)病(bing)株(zhu)率,四(si)川15.2%,云南12%,重慶、湖南、江(jiang)西、湖北和浙(zhe)江(jiang)為5%-10%,其他省份5%以下。與上年(nian)同期相(xiang)比,四川、重慶、湖南、江(jiang)西增(zeng)加,云南、江(jiang)蘇、陜西減少。云南、四川、湖南、江(jiang)西、湖北、浙江(jiang)、河南、安徽已經(jing)侵莖,云南、浙江(jiang)平均莖病株率(lv)為(wei)3%-5%左右,其他各(ge)省為2%以下。各地子囊(nang)盤(pan)密(mi)度(du)和菌(jun)核病(bing)病(bing)情具體(ti)數據見表1。
油(you)(you)菜感病品種(zhong)種(zhong)植(zhi)比例(li)高,花期(qi)(qi)與子囊盤萌發期(qi)(qi)同期(qi)(qi)提(ti)早:今年,長江流域秋播油(you)(you)菜種(zhong)植(zhi)面積為9200萬(wan)畝,感(gan)病(bing)品(pin)種比率(lv)為65%,比上年增加7個百分(fen)點。目前(qian),四川、云南、重慶、江西、湖北、安徽處(chu)于盛(sheng)花(hua)末期(qi)至結(jie)莢期(qi),長江中下游(you)大部、豫南、陜南大部地(di)(di)區為盛(sheng)花(hua)期(qi),比常年偏早。各(ge)(ge)地(di)(di)花(hua)期(qi)與(yu)菌核(he)萌(meng)發期(qi)基本重疊,有利(li)于病(bing)菌侵(qin)染。預計各(ge)(ge)地(di)(di)花(hua)期(qi)和發病(bing)盛(sheng)期(qi)見(jian)表(biao)2。
省份 |
盛花期 |
盛花期比常年早晚 |
預計發病盛期 |
江蘇 |
3月15日-3月30日 |
接近 |
4月下旬 |
四川 |
3月10日-3月25日 |
接近 |
3月中旬-下旬 |
重慶 |
3月10日-4月10日 |
晚3天 |
4月上旬-中旬 |
湖南 |
3月5日-25日 |
早2天 |
3月中旬-4月上旬 |
江西 |
3月27日-4月4日 |
晚3天 |
3月下旬末-4月上旬 |
湖北 |
3月10日-30日 |
早5天 |
3月下旬-4月下旬 |
安徽 |
3月10日-4月3日 |
早4天 |
3月中旬-4月上旬 |
浙江 |
3月25日-4月10日 |
接近 |
4月中旬-下旬 |
河南 |
3月20日-4月20日 |
晚2天 |
4月下旬-5月上旬 |
(病蟲害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