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華東和華北地區的夏季玉米肥市場逐漸鋪開,生產企業向基層鋪貨意愿強烈。然而,和春季小麥用肥季一樣,基層鋪貨、拿貨再次滯后。夏季基層用肥高峰會何時來臨?用肥季節時玉米肥價格是否會產生波動?長江以南水稻和經濟作物用肥情況又如何?玉米補貼政策出臺和農業部調整玉米種植結構的政策是否會對夏季用肥產生影響?本周,我們將重點關注以上這些問題。
復肥出廠報價暫穩
本周復合肥市場以平穩為主。45%氯基復合肥山東生產企業報價基本在1800元/噸以上,45%硫基復合肥報價則基本在2000元/噸以上。江浙地區 45%氯基復合肥生產企業主流報價在1700元/噸以上,45%硫基復合肥報價1950元/噸以上。河南和湖北45%氯基復合肥一線品牌報價1850元 /噸以上。安徽省安慶市高平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謝高平表示,安徽地區45%氯基復合肥到站價多在1910元/噸以上。后期玉米用肥主要為高氮肥,低端出廠價格在1500元/噸左右,高端出廠價格則多在1700元/噸徘徊。由于年后市場需求一般,目前不少企業一單一價,實際成交價格比報價略低。
目前春季市場基本結束,夏季玉米肥市場全面啟動,復合肥企業前期已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河南、湖北和山東等省級和地市級經銷商陸續打款。和春季小麥用肥季情況一樣,基層經銷商備貨并不積極。和普通復合肥相比,高氮肥價格受尿素影響更明顯。近期,尿素價格再次出現小幅波動,走在下行區間內,豫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資深農資經銷商表示,當地尿素的批發價格再次跌破了1400元/噸的價位,受此影響,基層經銷商的觀望氣氛更加濃厚。近期復合肥企業的庫存增加,部分企業庫存超過8成,復肥裝置整體開工率降至5成左右。
雖然市場需求一般,但是復肥企業挺價態度明顯,多以暗降為主,近期幾乎無明降。
旺季價格大幅上升可能性小
進入6月后,長江流域的一季稻和晚稻以及華中、華北和華東廣泛種植的玉米陸續迎來用肥高峰期。春季用肥淡旺季表現明顯,特別是尿素,明顯呈現出旺季銷售價格抬升的態勢。夏季用肥是否會延續這一現象?對此,受訪者不約而同地表示可能性不大。
謝高平表示,當地主要為水稻和經濟作物用肥,玉米種植面積較少。當地全年用肥既不如華南地區那么平均,亦不會像中原地區那么集中。預計到6月基層用肥期到來之前,復合肥市場價格可能不會出現大的波動。豫中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資深農資經銷商表示:“復合肥并不像尿素價格波動那么大,現在離基層用肥高峰還有一個多月,生產企業已經開始往市里面送貨了。等真正用肥時,貨源會相對充足,加上現在市場競爭激烈,現在原材料價格也在降,所以等到用肥時復合肥價格上升的可能性較小。”
實際上,由于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即使后期復合肥價格出現小幅上漲,也多由各級經銷商承擔。這一觀點在去年的市場中得到了充分論證——去年上半年,市場向好,復合肥出現過50-100元/噸的小幅上漲,但是由于擔憂消費群體不接受,流通商和經銷商層層分擔了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市場實際的零售價格并未發生變化。
種植結構調整影響用肥
夏季市場用肥“主力軍”玉米在今年糧食屆的風頭一時無二。從去年12月初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潘文博明確表示“新一輪糧食結構調整的重點是減少玉米種植面積”到今年4月7日,在農業部新聞發布會上,農業部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葉貞琴稱“玉米結構調整是整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短短數月間,農業部已經數次發聲,明確提出要減少玉米種植面積。而據農業部4月22日發布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6—2025)》表述,預計2016年及 “十三五”期間,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將大幅調減,大豆進口將明顯放緩。農業部市場司司長唐珂表示,預計今年,玉米面積將較上年調減1750多萬畝,這是13年來玉米種植面積首次減少。伴隨著種植結構調整的是玉米臨儲收購政策將被調整為“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新機制,補貼直接發放到玉米實際種植者手中。不過,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日前在2016 中國農業發展論壇中表示,每斤玉米“補貼加上你賣的價錢,不會超過1塊錢的”。
未來玉米種植結構調整,種植面積減少會直接影響用肥市場的變化,而今年的情況如何?豫中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資深農資經銷商說:“我們這里玉米的種植面積的確是減少了,這不見得是受到政策的影響。因為今年政策剛出來,農民都不是很清楚。”當地玉米種植面積減少更多是因為利潤問題,“前年這里大旱,很多玉米種植者都賠錢了。去年玉米價格太低了(國家去年將玉米的臨時收儲價格統一降低至1元/斤,降低幅度為每斤0.12元左右),種玉米沒有利潤,所以今年挺多人都不種了。種的少了,我預計到時候化肥的拿貨量也會少的。”
顯見,隨著國家種植結構調整,預計未來化肥用肥期和相應的用肥量、用肥品種也會發生改變,而這種改變今后會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