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9日以來,兩廣部分地區遭遇今年以來最大范圍強降雨,給農事生產帶來巨大損失,不僅不利于施肥,農民用肥有所減少,還將造成部分作物減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廣西地區土地流轉開展較為順利,基本用來集約化生產水果類經濟作物,如香蕉種植面積居于全國首位,火龍果、芒果等南方特有水果以及大肥大水作物蜜桔所占的比重也較大,所以廣西地區硫基和硫酸鉀型復合肥用量很大,尤其含硝態氮和高塔復合肥等肥料更為受歡迎。而廣東部分地區,丘陵較多,土地較為分散,流轉速度緩慢,年輕人多外出務工,種植主體以50歲以上老年人為主,這部分農民對新型肥料接受程度不高。有的經銷商認為“羊毛出在羊身上”,目前的新型肥料多用于炒作概念,實際效益并不顯著。
部分經銷商反映,去年受糖價下跌影響,廣西地區甘蔗種植面積大幅減少。今年糖廠雖做了很多努力,但農民種植甘蔗的積極性仍舊不高,種植面積可能還會縮減,只有山區因地理因素影響,不得不種植甘蔗,而其他地理條件好的地區,多改種其他收益較好的作物。
今年糖價雖稍有上漲,但漲幅不大,一是因為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生產糖的成本低于國內,拉低了國內的糖價;二是因為白糖的社會需求量有限,近些年白糖消費并未增加,銷售較為艱難。為增加經濟收入來源,很多糖廠便開發其他業務,執行轉移銷售政策,如蔗農用肥基本由糖廠配送,蔗農收獲的甘蔗再由糖廠收購。這樣一來,甘蔗用肥80%-90%被糖廠壟斷,使得專注于甘蔗用肥的經銷商銷量下滑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