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中國氮肥、甲醇技術大會上,與會代表們表示,近年來,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農業用肥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種植經濟作物、中藥材、特種蔬菜等需要專用肥和新型肥料,而隨著測土配方施肥的不斷深入,農民科學施肥的觀念也在不斷增強,因此,為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氮肥行業在搞好單質基礎肥料生產的同時,要圍繞提高化肥產品的科技含量和提高化肥產品與土壤的適配性開展創新工作,加大用肥知識宣傳及對農民特別是農技帶頭人培訓力度。提高農民對基礎肥料作用的認識,在促進農民增收節支的同時,將肥料使用的話語權從復合肥企業中奪回來。
調結構成氮肥發展新引擎是會上達成的共識,代表們一致認為,氮肥企業應當以提高氮肥利用率為目標,大力調整肥料產品結構。重點發展一批可大規模生產、適用大田作物施用的新肥料品種,主要包括增效氮肥、尿素硝酸銨溶液、硝基復合肥、水溶肥、高效液體肥、硝酸銨鈣、硝酸磷肥等。以提高企業效益為目標,積極調整化工產品結構,以市場為導向,以煤氣化為龍頭,以一氧化碳、氫氣、合成氨、硝酸、尿素等為主要原料,努力發展原料適宜、技術先進、符合區域特點的多聯產化工產品和下游高附加值產品,實現差異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