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6日第十七屆國產高濃度磷復合肥產銷會議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全國有240多個廠家參加,400多個展位。展廳內除了傳統的磷復合肥,還有好多企業展現了他們的新型肥料,如水溶肥、有機肥等。開幕式上還指出未來企業正在逐步向著肥料多元化發展,肥料精細化發展。新型肥料將會逐步發展擴大。那么作為化肥的源頭合成氨行業后期將如何發展呢?金銀島小編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合成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復合肥料,是我國五大重點行業之一,占我國化學工業能源消費總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是國家節能減排工作重點關注的領域。國家已經明確規定,原則上不再新建以無煙塊煤和天然氣為原料的合成氨裝置,合成氨未來發展將從自身改革創新開始。
目前液氨和尿素配套的企業,多數只是在調整尿素產量和液氨外銷量的比例上做文章,但是已經有部分企業開始,延伸產業鏈。通過生產含氮的新型肥料,增加贏利點,減少企業虧損。由此看出,后期合成氨發展不僅僅著眼于改善自身生產裝置,降低能耗,還要著眼于延伸產業鏈,特別是新型肥料的開發。在磷復合肥展銷會上了解到,目前肥料分類較為精細,有按照作物種類分為蔬菜肥和糧食肥,有根據不同作物習性分類的各種新型肥料。
就目前形勢來看,液氨過剩率在30%,解決過剩問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淘汰落后產能,增加單套年產能量;另一方面,延伸產業鏈,開發新型肥料,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由此看出,隨著含氮新型肥料的逐步發展壯大,合成氨在肥料方面需求占據的比例將不會快速下滑。若新型肥料持續發展,勢必會使得尿素和液氨配套的裝置,液氨外銷量將有所減少。液氨外銷量減少,而未來新增產能受限,液氨需求存有向好可能。
綜上所述,國內合成氨行業要走向美好,去產能和延伸產業鏈是后期行情持續向好發展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