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13日消息(記者韓曉)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農藥是夏種農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近期記者走訪市場卻發現,農藥市場進入了淡季。不僅價格出現了普遍下滑,而且走貨情況也不理想。
目前,全國各地的夏種已經全面鋪開,農資市場又迎來了一輪銷售小高峰。記者看到,市場里,種子和化肥的價格全部開始上漲,唯獨農藥價格出現了普遍下滑。
銷售商楊帆:比如除草劑,以往的價格都在3塊每瓶左右,但是今年降低了,今年在2塊5每瓶左右。
據了解,近期農藥主流品種的價格均呈現不漲反跌的現象。比如草甘膦、吡蟲啉、殺菌劑等,都處于穩中有降的態勢。卓創分析師牛偉娜告訴記者,別看現在是夏種季節,但實際上是農藥市場的銷售淡季。春節前后才是工廠開工的旺季,也是農藥銷售的旺季。
分析師牛偉娜:2017年年初,企業開始恢復開工,春節前后一段時間,企業環保的壓力都比較小,基本上處于高負荷開工的階段,現在開工率在慢慢的降下來。現在草甘膦基本上是在2萬到2萬5每噸的價位。現在企業開工還是比較穩的。
由此可見,夏種所要用到的農藥春節前后已經備齊。再加上工廠旺季生產的貨沒有賣完,雙重因素導致農藥庫存處于高位,市場銷售供大于求。
分析師牛偉娜:因為前期的存貨還比較多,現在處于供應略大于需求的狀態。一是前期供應比較足,二是現在需求訂單減下來了,庫存是在慢慢的積累。從5月份需求就已經開始減弱了,到現在需求已經是處于低位的。
銷售商楊帆告訴記者,除了供過于求導致價格下降,近兩年,農業種植規模和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也使得農藥市場越來越不景氣。
首先是種地的農民少了,導致前來購買農藥的客戶變少。另外綠色農業的發展,也使得農藥的使用量越來越少。
銷售商楊帆:現在因為政府在大力提倡種植規模變化,單用的農戶比較少,所以說種植比較少了,買農藥的也比較少。
另外一名農藥銷售商馮勝無奈地告訴記者,因為怕失去顧客,現在,就算農藥的進價有所上漲,他們的零售價也不敢往上提了。
銷售商馮勝:成本肯(ken)定(ding)增高了(le)但是不(bu)敢往上(shang)漲,你前面把貨放好了(le),給別人報了(le)價格,突然之間(jian)長了(le)別人肯(ken)定(ding)不(bu)愿意,我們就只(zhi)能在(zai)理論上(shang)少取一點,把客戶維(wei)護好。
那么,下半年農藥的價格是否會一直維持低位呢?對此,分析師牛偉娜給出了一個期限。
分(fen)析師牛偉娜:后(hou)期(qi)還(huan)(huan)會再降(jiang)一部分(fen),至少(shao)六月底之前,會到一個19900到19500每(mei)噸的價位,在后(hou)期(qi)還(huan)(huan)要(yao)看(kan)廠家開工的狀(zhuang)態,但畢竟需求(qiu)還(huan)(huan)是淡季,所以(yi)價格(ge)沒有(you)回漲的可能(neng)。從8月底之后(hou),下游(you)企(qi)業(ye)開始補貨訂單(dan),這個時候就(jiu)慢慢有(you)需求(qiu)了(le),如果需求(qiu)回暖,價格(ge)有(you)可能(neng)就(jiu)會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