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的華東氯化銨會議之后,當地部分廠家氯化銨的低端報價有所上調,如江蘇、安徽地區多數廠家濕銨、干銨主流出廠報價上調10-20元/噸至320-350元/噸左右、440-460元/噸左右,這令業內人士比較歡喜,但結果卻未盡如人意,經過了1-2周時間,氯化銨成交價格普遍沒有得以真正的上漲,也就是依舊維持原價,廠家對后期走勢表示擔憂的同時,認為穩價保證出貨也是退而求其次的結果,所以多數廠商還是保持著理智的態度。
多種因素表示氯化銨此次喊漲炒漲的成分較大,喊漲只是“一頭熱”,從當下的行情來看,確實如此,不過有一點還是利好的,就是廠家普遍取消保底政策,這也不失為一種漲價形式。目前國內氯化銨市場弱勢運行,行情不溫不火,雖然多數生產廠家的庫存普遍較6月份相比已有所降低,但除了局部復合肥企業提前采購外,氯化銨廠家的訂單可執行至7下旬,仍有一定庫存壓力,加之下游市場實際需求跟進并不足,不溫不火的行情著實令廠家頭痛,若預收訂單執行完畢,局部價格可能有承壓下行的風險。
氯化銨漲價成為一頭熱的局面,由兩方面因素導致。一是供應,據中國化肥網統計截目前聯堿企業的整體行業開工率在80%左右,處在稍高位,且近期個別檢修的聯堿廠家將恢復生產,不過也有個別大廠計劃短期停檢,所以7月份開工率還應是高位震蕩為主,而進入8月份,國家環保局進駐四川地區,屆時當地的氯化銨開工率將會有所降低,當然也不排除其上下游的一些廠家會同時降低生產負荷。另外,目前純堿行情顯得被動,多數地區的輕質堿出廠價在1600-1650元/噸左右,但企業的開工率不會立即降下來,因此氯化銨的供應量減少的可能性也不大,隨著預收訂單的陸續執行完畢,加之部分企業前期的庫存(或長久積壓的庫存),市場上的流動貨源量仍十分充足。
第二方面則是需求,秋季小麥肥生產在即,部分復合肥大廠的開工率也回升至約53%,但同時多數企業對終端的秋季需求持較悲觀的態度,小麥肥需求量不大,且用肥時間不長,下半年高磷肥較含氮元素的肥料需求多,復合肥廠家定價也較謹慎;一些地區如東北地區無論是擠壓顆粒氯化銨還是生產摻混肥的原料粉銨均已結束,雖有冬儲,但操作量并不大;據了解西南局部8月面臨著環保(bao)檢(jian)查,復(fu)合肥(fei)提前(qian)生(sheng)產,原(yuan)料陸續采購(gou)且即(ji)將(jiang)結束,行(xing)情(qing)被提前(qian)透支(zhi),長遠看整個市(shi)場的(de)(de)(de)(de)原(yuan)料需求將(jiang)很難集中進(jin)行(xing);不過氯化(hua)(hua)銨(an)的(de)(de)(de)(de)出(chu)口(kou)還是可(ke)期的(de)(de)(de)(de),近(jin)兩年(nian)海關數據(ju)顯示,上(shang)半(ban)(ban)年(nian)肥(fei)料用氯化(hua)(hua)銨(an)出(chu)口(kou)總量不相(xiang)上(shang)下,下半(ban)(ban)年(nian)出(chu)口(kou)總量多于上(shang)半(ban)(ban)年(nian)的(de)(de)(de)(de)情(qing)況(kuang)較多,而且今(jin)年(nian)出(chu)口(kou)關稅取消,所(suo)以今(jin)年(nian)下半(ban)(ban)年(nian)廠家將(jiang)重心(xin)轉(zhuan)戰(zhan)至國際的(de)(de)(de)(de)可(ke)能性有增無減。
綜合來看,下游對于氯化銨漲價的接受程度不高,復合肥等成品肥種價格短期難漲,其需求跟進也不足,氯化銨漲價的阻力仍較多,暫時的局部拉漲成為“一頭熱”的可能性大,預計7月下半(ban)月價格還是弱勢(shi)穩定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