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前后,上市肥企陸續發布2017年1~6月業績預告或業績預告修正公告。與2016年上半年相比,絕大多數上市肥企業績同比增長,呈現減虧、扭虧為盈甚至大幅盈利的良好勢頭。現實情況表明,在大環境不景氣、行業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上市肥企的搶眼業績是肥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動能得到增強、運行質量得到改善的結果。
建峰化工上半年虧損8340萬元,而上年同期虧損3.1億元。實現減虧的主要原因是主產品尿素和聚四氫呋喃市場回暖、銷售價格上升以及提升管理使成本同比下降。實現扭虧為盈的滄州大化上半年凈利潤為6.56億左右,上年同期則虧損2262.56萬元。蘭花科創預計凈利潤為4.9億~5.2億元,上年同期則虧損1.82億元。蘭花科創的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抓住主導產品煤炭、尿素價格回升的時機開拓市場,持續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實現了經營業績的大幅回升。
業績同樣搶眼的四川美豐,上半年盈利8400萬~9200萬元,而上年同期虧損4501.76萬元。興發集團預計上半年利潤同比增加200%~250%,原因之一是子公司宜都興發化工有限公司10萬噸/年濕法磷酸精制項目開車率大幅提升,且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產品市場行情較去年同期有所回暖。瀘天化盡管預計上半年依然虧損3000萬~6000萬元,但與上年同期虧損1.83億元相比實現了減虧。
行業轉型升級一直走在前列的心連心,預計上半年集團凈利潤同比增長100%以上,報告顯示,由于一批小規模、高成本的化肥生產商關閉加速了行業整合,使公司主打產品尿素、甲醇及液氨平均售價上升。云圖控股上半年盈利7147.80萬~8797.30萬元。史丹利預計上半年盈利1.89億~2.64億元,據了解是與他們努力進行營銷創新,加大營銷力度、拓展銷售渠道分不開的。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鉀肥巨頭鹽湖股份上半年凈利潤預計虧損4.47億~6.7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達到3.29億元。虧損原因之一是主打產品氯化鉀銷量下降62.67萬噸,這是鉀肥目前面臨著發展新挑戰的具體體現。
仍未發布半年業績報表的上市企業按第一季度情況來看:金正大凈利潤4.15億元,同比增加2.63%;魯西化工盈利2.40億元,同比增長14.27倍;湖北宜化盈利6401.49萬,增長3.78倍;華昌化工盈利5001.92萬元,增長11.35倍;華魯恒升盈利3.14億元,增長41.61%。這些企業的半年業績預計也應該搶眼。
業內專家認為,氮肥、磷肥、復合肥行業在產能過剩的倒逼下深度調整,并逐漸找到新的增長點。而鉀肥行業在產品升級、服務創新等方面的轉型升級已刻不容緩。